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再嫁为妃,硕王纵妻无度 > 章节193

章节19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常用的小厮,许德令就将最小的义子推荐上去。

许德令毕竟是在宫里当过差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极懂规矩、礼数,硕王挺满意许树的表现,便将他留在了身边。此次北行也将人带了出来。

不一会儿,门板被轻轻敲响,门外许树禀报人已带到。

顾衡让他们进来,碧珠打开门。

一个穿着青灰衣衫的年轻男子和许树走了进来,向硕王与硕王妃行了礼。

“小人许圃,参见王爷、王妃。”许圃恭敬地道。

许圃来之前,顾衡已经将许德令收三个义子的事告诉了段玉苒,还说明许圃是被先派到沣城租宅子、打理宅子的人。

“宅邸那边都安排好了?”顾衡威严十足地问许圃。

“回王爷,都已经安排好了。小人已经带人彻底查过宅邸各处,将疑似危险之处都已做了处置。只等王爷与王妃入住即可。”许圃道。

顾衡点点头,他还是很相信许德令带出来的人的。

“现在事情有变,那幢宅子暂时只有王妃和刘嬷嬷等人住在里面,本王要住在驿馆里。”顾衡道。

屋里人俱是一愣!王爷要住驿馆?

段玉苒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顾衡的苦心。若是只有自己住进那幢宅子里,而硕王留下与随行人员同住驿馆,这样既不会让人说出什么来。只是夫妻在同一座城里,却要分两处而居,不免心中失落。可她知道顾衡不会让她住在驿馆里。

“王爷……这是为何?”许圃不明白。

“就按本王说的去做即可!”顾衡沉声地道,“柳战会跟随王妃一起去宅邸,保护王妃的安全。”

硕王下了命令,下人们也不敢违抗,都低头称是。

段玉苒心中不舍,却也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她站起身微微一福道:“王爷,那妾身这就随许管事去宅子了。”

刚到驿馆,顾衡还有很多事情要与随行的人商议与安排,她在这里只会令他分心,不如早些去宅子里安顿好,待明日再过来看他。

顾衡握着段玉苒的手扶住她,俯身贴在她耳边低声道:“待入了夜,这边无事,我便过去。”

段玉苒娇嗔地瞥了他一眼,然后由碧珠扶着出了驿馆。刘嬷嬷早就得了通知,所以并没有命人卸马车上的东西,而是奉王妃之命去看随行人员安顿得如何。

顾衡站在驿馆门口,目送妻子乘坐的马车驶到街对面的胡同拐了进去,才打起精神重回驿馆。

许圃早在一个月前就到沣城开始寻找合适的房子了,这幢租下来的宅邸并不大,只是座小三进的宅子,并没有什么花园、楼阁之类的景致与建筑,与普通富裕些的百姓人家所住的院落一样。但为了美化宅子,许圃购置了很多鲜花和盆栽摆在院子两侧,这样就不显得宅子没有生机了。

段玉苒很满意这个宅子,毕竟是暂时居住的地方,真没必要太豪华。

“王妃,厨下已经烧好了热水,小人这就命人给您送水过来。”许圃躬身道。

“好。”段玉苒也很满意许圃这个临时管事。

刘嬷嬷在外面指挥许圃从王府带过来的两个仆役从马车上搬东西,碧珠则服侍段玉苒进屋子暂作休息。

正忙碌间,门外便有人求见。仆役请来许圃,一问才知是应国公在沣城宅邸的下人奉应国公夫人之命来给硕王妃送拜帖。

“这么快?”段玉苒拿到帖子时一愣。

他们也是今天刚刚进沣城而已,应国公夫人就知道这座宅子里住的是什么人,还将帖子送到这儿来了?

-本章完结-

☆、193二色

沣州府地处边境,所以分为府、兵双权治理。

府,自然是指知府,以维护地方治安、收取赋税,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

兵,是指驻扎边境、防异族进犯、掌握兵权的应国公。

但凡路过或到沣州府来的官员与京中世家族人,大多都会递帖拜访应国公及其夫人,以示敬重。

顾衡与段玉苒身份特殊,收到应国公府递来的帖子倒也不稀奇,只是刚到沣城还未安定下来便收到帖子,这等神速令人有诧异些而已。

看了一眼帖子上邀请的时间,是明日的晚宴。

段玉苒想到郑老太太托自己带给应国公夫妇的东西,正好趁此机会送过去。她命人应了应国公夫人的邀约,说明日会准时赴宴。

仆役们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行李,刘嬷嬷请来颜大夫为段玉苒请了脉,听到王妃身体无恙后才放下心来,又匆匆去厨房吩咐厨娘准备晚膳。人手不足便是这般的不方便,很多事以前安排个小丫头跑腿就行,但现在就得她这个嬷嬷亲力亲为了!

碧珠先服侍段玉苒去卧室休息,然后命仆役抬浴桶和水进来。

沐浴更衣之后,晚膳也都备好了,段玉苒着实有乏累,吃了几口便有些吃不下。

碧珠将晚膳撤了下去,刘嬷嬷便开口请示道:“王妃,奴婢觉着这宅子里下人实在是少。您是有孕之身,身边离不得人,除了奴婢与碧珠外,怎么也该再配两个小丫头子随时在院子里待命,有什么事也好派她们去跑个腿、传个话儿。”

许圃带来的是两个男仆役,只能在外院忙活,还得拨一个侍候住在外院的颜大夫。厨房里厨娘是从王府带过来的,也雇了一个当地妇人打下手。

段玉苒原以为自己并没有那么娇贵,出个门就得前呼后拥的。以前三房在平城的宅子里时,也没有那么多下人服侍。但刘嬷嬷的考虑也不无道理,自己有孕需要人照顾,刘嬷嬷的身份虽是仆婢,却也不能真的当婆子、嬷嬷使唤!碧珠是自己信任的丫鬟,轻易不能离身……

“那便听嬷嬷的建议,雇两个当地的小姑娘暂作婢女吧。”段玉苒道。

“王妃,这近身服侍的婢女可是雇不得,必须得找人牙子买了签死契的丫头才成。”刘嬷嬷道,“像厨房、外院打扫那些雇人还可,内院却是不行。若是雇来的人动了什么坏心思,可就不好了。”

人牙子手里卖的丫头、小子都是有身契、身世可查的,握了他们的身契就相当于握住了他们的生死!雇来的临时下人就比较自由,出身也很难调查出真假,不想做了、或有什么事了辞工不做说走就走不说,万一生了什么坏心思,偷了主家的东西再奔逃,也是有的!

段玉苒皱眉想了想,她是想如果在这里买了两个丫头,回程的时候就得带上,到时路上又多了人。

“王妃,奴婢看着王府里不少丫头都到了该婚嫁的年纪,府里早晚也是要买新婢补上来,不如在此地买两个年纪小些的先服侍着您,待回去填了空缺也可啊。”刘嬷嬷道。

“也好,年纪不要挑太大的,九岁、十岁左右就行。”段玉苒道。

刘嬷嬷福身应下,退出去找许圃商议买丫头的事儿。

碧珠在服侍段玉苒休息时笑道:“早知道要在这里买丫头,还不如将年糕带来了,她一个顶两个!”

段玉苒笑了笑,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一路上虽然有顾衡的细心安排,段玉苒并没有吃多少苦,可到底是折腾了二十来天。住在驿馆里就跟住在旅馆里似的,没有家的感觉,怎么休息也是缓不过来疲劳。这座宅子虽不是硕王府,但也比驿馆有“家”的感觉。

段玉苒这一觉竟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杆!自然醒的睁开眼睛时,段玉苒觉得浑身轻松不少,碧珠一撩床帐子她才发现阳光都洒满了屋子!

“我竟睡了这么久?”段玉苒还挺惊讶的,昨晚她睡得也不晚,相当于是睡了十多个小时啊!

“是啊,王爷担心得不得了,还请颜大夫过来给您请过脉呢。”碧珠边服侍段玉苒穿衣服边道。

“王爷回来了?”她竟不知道?颜大夫给自己把脉也不知道?这睡得是有多死啊!

碧珠嘻嘻地笑了几声,才道:“王爷昨天半夜回来的,刘嬷嬷原是拦着不让王爷过来打扰您,但王爷说只是看看您。谁知您睡得竟是那般的实在,王爷在床边坐了半天您也没醒。今天早上王爷来看您,见您还没醒就有些急了,请来颜大夫为您把脉,颜大夫说您是太累了,所以才睡得这么沉。王爷现在在外院书房与几位大人商议正事呢……”

段玉苒的脸微红,为自己猪一样的睡眠质量感到不好意思。

“说来,还真得买一两个小丫头才行。”碧珠在屋里忙着准备牙米分等物,嘴里还不停地唠叨道,“像现在您已经醒了,若是有个小丫头子在外面服侍着,奴婢就可以让她去禀报王爷,免得王爷还一直为您担心。”

段玉苒接过碧珠手里的软毛牙刷,沾了铁皮盒子里用绿茶米分末与细盐混合的“牙米分”开始刷牙。

洗漱结束后,段玉苒坐在房里拿起从京城带过来的话本子翻看。

碧珠跑去内外院相接的门口告诉候在那里的小厮许树,王妃已经醒了,又让他去厨房让厨娘将早膳端来。

段玉苒在屋里听到碧珠跑来跑去的声音,心里也想着:是该买两个小丫头。

“刘嬷嬷去哪儿了?”段玉苒看碧珠进来,顺口问了一句。

“人牙子送了几个小丫头过来,刘嬷嬷和许管事正在前院挑选。”碧珠答道。

许圃的办事能力还真是强,这么快就找到人牙子了!

比早膳先到后院的是顾衡,他脚步匆匆地进了屋子,因为门外无人服侍,所以段玉苒和碧珠都是等他进来才知道。

段玉苒赶紧放下话本子欲从贵妃榻上起来相迎,顾衡几个大步就走过来将人轻轻按住,“别起了,我只过来看看便还要去前面处理事情。”

段玉苒顺从地靠回榻上,拉住那只搭在自己肩上的大手嗔道:“怎么到底是到这边来了?”

顾衡在路上被晒成小麦色的俊脸上浮起笑容,反握住段玉苒的小手揉捏了两下道:“驿馆那边有何大人、傅大人坐镇,出不了事。今天晚上不是还要去应国公的宅邸吗。”

这次出行,礼部与工部各派了一位官员随行。

“今天也让那些人好好休息一下,与乌突利部族接洽之事怕是一两日之内办不完。”顾衡怕段玉苒以为是她的原因才令他耽误正事,便解释道,“而且去乌突利时,也需应国公带兵随护才行,所以我便先到这边暂住了。”

段玉苒点点头,明白普通做生意都需要循序渐进、按部步班后才能交易,何况这次采买良驹还有出使的任务在里面。

段玉苒又与顾衡说了在沣城买丫头的事,顾衡只说交给许圃和刘嬷嬷办就行,让她不必操心。

早膳兼午膳端了上来,顾衡便回前院去与两位大臣继续商谈事情。

吃过饭后,刘嬷嬷就带着五个小丫头进了院子,请段玉苒挑选两个留下。

这五个小丫头从八岁到十岁的年纪,收拾得都挺干净。

段玉苒出来站在门口台阶上时,刘嬷嬷上来福了一礼,然后低声道:“这五个孩子都是沣州府出身,父母或家人健在。有的是被父母卖出来的,也有被叔婶、兄嫂卖出来的,契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

大户人家挑买婢女都愿意买外面家人健在的,这样的丫头身家清白,有家人在外面行事会有些顾忌,将来也有些盼头。

段玉苒问了那五个小姑娘一个两个问题,看她们回答时的神态与反应,然后挑了一个九岁、一个十岁的小姑娘留下,其他的便由刘嬷嬷带到外院交给人牙子带回。

两个小姑娘身上穿着带补丁的衣裳,但看着干净整洁。段玉苒挑她们的原因是父母健在、被卖原因是为家人治病和为兄长娶亲筹钱。

段玉苒给十岁的小姑娘取名叫金枝、九岁的小姑娘取名叫银枝,正好与王府里的金桂、银桂相对应。

两个小丫头先交给刘嬷嬷教规矩,段玉苒就和碧珠开始准备去应国公在沣城宅邸时要带的东西。

午后小憩了一会儿,顾衡从驿馆回来更衣,夫妻二人准备去应国公的宅邸。

“听说应国公夫人身体一直不大好,这次上门赴宴,我带了两支百年老参相送,也不知妥不妥当。”段玉苒坐在铜镜前由碧珠服侍着梳头戴首饰,对早已换好衣衫坐在椅子上看书的顾衡道。

顾衡的身子明显的僵硬了一下,隔着挡在脸前的含糊地道:“送什么不重要,心意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