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奋斗1981 > 第271章 想得太简单

第271章 想得太简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离开车辆试验场,李路来到了材料研究所这里。

红星厂的所有研发项目都放在这栋三层小洋楼里,围绕着这栋楼,新建了好几间混凝土结构的平顶二层楼房,用于容纳更多的人员和研究设备。

19标准座中巴车研发项目组在主楼三层右侧,马金涛亲自领衔这个项目组,日以继夜地进行研究。

基于丰田海狮研发中巴车是个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并不只是做一下拉皮手术那么简单。

对于马金涛这些工程师来说,最有利的地方在于——他们有第二代柯斯达作为研发参考对象。

红星厂通过三井公司进口第二代柯斯达,经过“红星式改进”后,命名为红星柯斯达进行销售。

之所以要基于海狮进行研发而不是基于柯斯达,是李路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研发团队可以积累轻型客车的经验,第二,总得有一些自主的东西,一味的“红星式改进”不是长久之计。

听了马金涛的汇报之后,李路一下子就无语了。

马金涛无奈的说道,“我们做了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海狮进行拉伸扩大,很难满足你提出的要求。最多只能做到十九座,可是你要的是十九座至三十座。你要求的时间很紧,因此我只能调整了基础,主要参考柯斯达的底盘来进行开发。”

李路只能无奈的点头,“嗯,咱们的底子太薄,你的决定更符合实际情况。”

“十九座到三十座这样的标准,已经是中型客车的范畴,海狮的底盘再怎样拉伸,也很难符合要求。参考柯斯达的底盘,是更恰当的。咱们有mtu动力公司提供的动力单元,解决了底盘的问题,主要的技术障碍也就解决了。”马金涛说。

底盘多么重要,李路是清楚的。

就算按照他的要求,基于海狮来开发,车是能造出来,但是好不好用,主要是一个耐用度的问题。

因此,经过思考,李路得承认,马金涛的方案才是最好的选择。用柯斯达的底盘作为参考又有什么关系呢,小日本的越野车都是从仿制威利斯开始的。

马金涛取出总体设计图纸铺开,指着图纸介绍道,“这是设计草图,三十二座客车,动力单元使用mtu动力公司提供的200马力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也是他们提供的匹配型号。”

李路微微点头,“这么说,当前最大的技术障碍是底盘系统。”

“嗯,比柯斯达增加了十三个座椅,车身要拉长,宽度要增加一些,相应的底盘要进行重新设计。”马金涛说道,“我打算请一位这方面的专家过来,很有经验的汽车底盘工程师。这个需要你点头。”

李路惊喜地跳了跳眉头,“长春厂的?”

点了点头,马金涛说,“在哈军工的时候,和我是同学。毕业后他到了长春厂,我去了东海钢铁厂研究所。”

“太好了,他们叫什么名字?”李路问道。

马金涛呵呵笑了笑,“毕晓龙,他父亲毕胜是我国第一辆卡车的总设计师。”

“太好了!”李路更激动了,“马工,他有什么条件?要求每年多少研究经费?”

这是李路一早和马金涛商量好的,超过一百万元的,李路拍板决定,一百万元以下的,马金涛自己就有决定权。因此,如果要求每年的研究经费超过了一百万元华夏币的,马金涛就必须要向李路汇报,由李路来定夺。

马金涛手握的这个权力是很大的,体现了李路对他的信任。挖人才,待遇是一方面,充分的研究经费是杀手锏。现在国内许多研究机构都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一个数百人的研究所一年的经费能有个两三百万就是非常不错的。

与马金涛同等级别地位的,一年也没多少万研究经费。

因此,这对很多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非常要命的吸引力。

李路要快速壮大技术力量,没有比砸钱更好的办法。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李路最大的支出就是材料研究所的经费。数以百万计的经费不断的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

他在省城买地,往死里花也花不掉一千万,但他在材料研究所里投入的资金,包括进口的研究设备在内,已经花掉了近两千万。奋远公司那边每个月的分红,基本上都用在了这上面。

李路想办法大肆举债扩大经营规模,也不会动材料研究所的一分钱。首先保障材料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是他的根本原则。

“一个月十万,一年一百二十万。”马金涛说,“他要求有独立的研究团队,因爱一百二十万是团队每年的研究费用。”

李路连声问道,“团队他负责组建吗?他能带多少研究人员过来?”

马金涛笑着说道,“长春厂是不会放人的,他过来,也得放弃那边的工作。他以前的学生,还有一些在其他厂的老同事们,他表示可以联系联系,当然需要红星厂派人出面谈。能谈成几个算几个。”

没有怎么犹豫,李路道,“没问题,这个事情我交代刘贵松来负责。他提出的条件我都答应,成立个底盘技术研究部,暂时放在研究所里,他的研究经费可以独立核算。”

“他没什么不满意的了。”马金涛松了口气,笑道。

李路说道,“毕晓龙先生的待遇标准,参照你的标准,降半格,如何?”

马金涛摆了摆手,说道,“小李啊,你不用顾忌太多。该怎么样怎么样,厂有厂规,我这边不在乎这些,你想得太多了。”

他知道李路是担心他有想法。

李路略显尴尬地说道,“马工,您是研究所所长,又是咱们厂的总工,既是技术总管,也是管理层,和你商量一下,正是出于厂规的考虑。”

“依照我的意思,待遇标准按照最高的走,是最符合情况的。”马金涛说道,“毕晓龙虽说比我年幼几岁,但他的成就绝对不在我之下。”

李路干脆地说道,“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指了指总体设计图草图,李路问道,“马工,这个样车要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马金涛有些无奈地说,“恐怕要两三个月。你要等样车出来作为竞标的条件,恐怕来不及了。但能够在此之前完成基本设计。”

“能完成基本设计也可以。”李路微微点头,“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马金涛笑着说,“可行性研究完成,到基本设计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咱们的技术底子还很薄弱。尽量赶吧。”

李路道,“稳扎稳打,操之过急也不行。技术积累有它的特点,一味追赶时间,回头还要补课,同样节省不了多少时间。”

“是的,我们现在是分成三个班,连续工作。能追赶上一些进度。”马金涛说道。

李路缓缓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