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_200
帮三日就(暗暗的)瞧不上分舵主,刚有了自己的势力就(默默的)看帮主不顺眼。
成亲后,待一切渐渐安定,顾廷烨把原先留在江淮和川蜀的几笔产业慢慢收回,明兰手上拿着田契铺子和银票,才知道他在江湖上已混的风生水起,积攒下不少家底。
虽说他对自己白手起家能混出的这般名堂颇有几分得意,但这些到底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下九流行当,不比商贾之流高明多少;便是对着公孙白石,他也从不多说。
如今总算有个忠实听众,新娶的老婆既知书达理,又没沾上读书人的迂腐酸气,为人开朗豁达,听他说起过往的经历时,常是满脸兴味。
在明兰看来,‘老天是公平的’这句话在顾廷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虽然命运叫他幼年失母,老爹正方向不给力,继母和叔伯兄弟在反方向又太给力,一路成长坎坷不断,但却也赋予了他极优越的天赋;他不但获得了父系勇武善战的优良基因,还神奇的遗传了外祖父的精明能干。
据说当年白家老太公就是从底层起奋斗,黑的白的都捞过,眼光独到,能算敢想,空手挣下丰厚的家产(一百万两呀一百万两,明兰一直耿耿于怀)。
顾廷烨也看的出来,妻子是真的感兴趣,而非为了给男人面子而装出来的,听他讲时,她还时不时击节赞叹,一脸恨不能身在其时的模样,他倾诉的更加畅怀了。
夫妻俩越说越投机,志同道合,心领神会,这样的婚姻是让人愉快的,也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人在身畔,如沐春风。所以说,为着娶个好老婆而小小使一把阴招,实在必要。
顾廷烨觉着自己当初委实英明的很。
“位子和本事并不能一概而论;这世上且还有走运和凑巧一说。”顾廷烨皱眉道。
明兰小心翼翼的试探:“要说今上也是福泽深厚之人,是以……”新能坐帝上江山,并非运筹帷幄的成果,有七八成是老天爷帮的忙,上头几个位兄长都挂了,才轮到了他。
“非也。陛下之能,如潜龙入海,不见赫赫,然功成卓著。”顾廷烨摇头反驳,“若非陛下自皇子时便谦恭仁厚,先帝也不会以江山委之。”
明兰点点头,排行老五的荆王就是太奢靡高调了,屡次惹的先帝不喜,所以才被排行第八的今上截了糊。(荆王很冤:我怎么知道上头两个兄长这么不着调,双双把自己玩死了,既然皇位无望,自得趁着老爹还活着,多捞些好处了。)
“……且陛下礼贤下士,颇有古君子孟尝之风,不计潜邸时如何落寞,财帛也不甚宽裕,却总愿倾心结交山野高士。”顾廷烨缓缓回忆着。
明兰继续点头。事实证明,潜邸里养的那帮幕僚还是很管用的,八王爷刚进京册封储君前后的那几招玩的极妙。
“自然,能爬上那个位置的,必有过人之处。但若因此只知盲从,便是愚蠢。”顾廷烨面容冷峻,嘴角噙着一丝讥讽,“且不论以前有能耐的,现在未必如此……”
明兰加倍点头。例如甘老将军,曾经也是尸山血海里拼杀出来的悍将,如今老了却愈发颟顸。
“再说了,一个差事能做好,未必旁的也成。”
明兰愈发点头如捣蒜。
可怜的老耿同志,当年在潜邸时也是智勇双全,蜀南闻名的一条好汉,谁知水涨船高之后,反倒时时倒霉。原本皇帝属意他去宣大当总兵,镇守边关,却至今下不了决心——连在天子脚下的绊子都应付不了,若是到了北境当了土皇帝,还不知如何呢。
套句彭德怀的话(纯属听说):他胡宗南(集团军长),也就是个当团长的料。有些人不是不行,而是能力有局限性,只适合某些岗位。
“一将功成万骨枯,最终能出头必然是极少数。”顾廷烨最后重重叹息。
明兰云山雾罩。听这家伙口气,俨然一个怀疑论者,着和她从外头听来的全然不同。
都说顾二郎豪气干云,尸堆里敢捞人,千军万马甘冒刀矢,待同袍如兄弟,待兵士如子侄,忠勇仁厚,义薄云天,据说还有‘武鲁肃’之称(他装呢吧)。
听的昏头昏脑,一觉睡醒后,明兰总结:领导的话要听,但不能全听。人是变化的动物,永远不要用老眼光看人,八王爷很靠得住,未必当皇帝了还靠得住,要谨慎判断,不要盲从。
因如此,同样为未娶的军伍张罗婚嫁,顾廷烨就雷声大雨点小,装的很起劲,一脸忧心持重,其实……明兰又是出悬赏,又是全家脱奴籍的吆喝了半天,也只成了七八对新人。
不过数量虽少,质量却高。
经过廖勇家的精心挑选,专捡那相貌端正,品行温良又有出息的年轻人,两边商量合适,男女双方也隔着帘子瞥上过几眼,小手绢咬过,小脸也红过。明兰再陪上一份嫁妆,以自觉自愿为基础,最后婚嫁,皆大欢喜。
明兰嫁过去的都是体健貌端的粗使丫鬟,作风正派,能干活,好生养,就算到了北疆想来也能生存,一些眼光毒的军户女眷也暗暗点头,比之其他几家强行摊派的婚事强多了。
军眷营里,一边是不情不愿,摔摔打打,整日啼哭,一边是蜜里调油,你侬我侬,关上房门就不想开了;那小日子红火的叫剩下的光棍们眼珠快滴血了。
结果,求顾廷烨做媒的愈发多了,到最后,连几个甲长和管队都扭扭捏捏的托谢昂来说项,求给寻门好亲事。但某人依旧巍然不动,面上瞧不出喜怒。
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姚依依,忍不住指责了他这种行为。
顾廷烨却笑笑,道:“要开拔的大军足有三万上,把已有家室的,能自行婚娶的,还有那儿当地的女子都算上,大约还有五六千的空缺。便是把你身边的桃子李子荔枝一股脑儿都算上,又有几个?满京城又能有几户人家这般?”这个法子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那怎办?”明兰也犯了难。
其实顾廷烨一开始把主意打到了淮中淮南,那儿不是刚战乱过吗?想来有许多流离无庇的妇孺,拉去北疆正好,利国利民。谁知姚阁老(那时还没入阁)在当地施政大半年,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局势。放粮,分地,免租,减税,流民纷纷归乡,重新建设家园。
古代乡土观念极重,但凡有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
接下来,最大的目标就是京城了。偌大的皇宫,只要能裁减两千左右宫女出来,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光棍打着就打着吧。
但这种劝皇帝裁减宫人的事,顾廷烨一个外臣,又是武将(劝谏行仁政通常是文官的活儿,捞过界不好),怎好开口?
理想的法子,就是让沈国舅示意皇后去说,能放些逾龄的低等宫女,还能博个美名。
谁知沈从兴一直不开窍。算了,不过五六千光棍而已,真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比这严重的国政军务堆满了顾廷烨的案头,他也懒得去管了。
几日前,明兰几分忧心的把颐宁宫里的事跟顾廷烨说了,想着是否会招圣德太后嫉恨,谁知顾廷烨却摇头笑道:“太后不顺眼的多了去了,从临门转风向的申老狐狸到张沈郑三家,还轮不上区区你我。且这会儿,太后怕是忙的很……”
大约因醒的太早,明兰吃早饭时一直昏昏沉沉,顾廷烨瞧她似小鸡啄米般点着脑袋,便是给自己布菜时也是迷糊着一双眼睛,红扑扑的小脸,睡眼惺忪的十分可爱。他微微挑眉,忽起顽心,从桌边的一碟酱菜中夹出几条姜丝和尖椒丝,放进她碗里。
明兰搭拉着脑袋,一扒拉筷子,就着粥下了嘴,嘶——好冲!她僵着那里,歪着脖子,吞也不是,咽也不是,手指紧攥筷子,眼眶都冒泪花了。
“快吐了,吐了!”英气勃勃的男人一脸正直,轻责道,“早与你说了,吃饭看着点儿,怎么这般不当心,你又不会吃辣。”
“是…我自己夹的?”明兰呆呆的,低头看了看刚吐出来的东西。她那么不清醒吗?
“还辣不?来,喝口水漱漱。”男人关怀备至的递茶盏,还走过去轻轻拍着她的背。
明兰双手捧着他的腕子,就着他的手喝水,抬头甜甜笑着,很感动:“多谢了,你真好。”
顾廷烨露出雪白的牙齿,幽深的眸子发亮,低头重重咬了她被辣激成殷红的唇瓣,抬起头,笑的气荡山河,似乎平白年轻了几岁。
门边服侍的夏荷和秦桑面面相觑,然后老实的低下头。
那场唇枪舌战之后,某位龙套狠狠的推动了剧情发展,沈国舅没想到的事叫他妹子想到了,不过,灵感的大门一开,帝后也忽然意识到,机会来了。
157 天下事 家事 国事!
送顾廷烨出门,明兰有一搭没一搭的听几个管事婆子回事:两府之间的赘墙已拆完了,只待木料和砖瓦运到便可起筑了…月钱发下去了,几笔账有些差…棉料布帛已买,采买上的请明兰去抽看货品,针线上的说,明日就可开工给府里做冬衣了…外头工地的伙房来报账…还有例行来要对牌的,拉拉杂杂一大堆,明兰耐着性子一一处置了。
转眼一瞥,却见丹橘正坐在窗边对账,这些年她算盘越打越利索,几笔账目须臾就对完。
廖勇媳妇人头熟,已物色了些可堪婚配的好后生,现也有了眉目:有家境殷实的小富之家,有田产丰足的庄户人家,也有府里的管事给儿子来说亲的,都是嫁过去就有人服侍;待过了年,外头的掌柜也会上京齐聚,到时候瞧瞧可有年轻有为的,或有上进儿子的。
明兰想的头疼,便欲问丹橘几句个人意见,她却羞的满面通红,扭头就走,逮住了好生逼问,她当场就恼了,赌气不肯理人。
“是夫人不对,哪有叫姑娘家的自己发话议论女婿和亲事的。”崔妈妈笑道。
明兰皱着嫩生生的脸颊:“说一下也无妨罢。不然我怎晓得她喜欢哪样的,斯文的,爽气的,沉稳踏实的,还是能说笑会体贴人的。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她害什么臊呀。”
要是婚后性格不合怎么办?呃……会不会是她想太多了。
“当初老太太也是这般忙着替下头人操心,夫人如今学了个十成,这府里的底下人可是有福气了。”崔妈妈目光温柔,瞧着明兰愈发慈爱。明兰没经验,就怕误了丹橘,便请崔妈妈帮着相看筹划,从她给自家几个侄女儿找的亲事来看,还是很靠谱的。
“夫人放心,她和小桃是我看大的,夫人又有嘱托,老婆子自省的。”崔妈妈道。
崔妈妈退出去后,明兰歪在湘妃榻上,用手持诗集的姿势拿着一卷账册,凝着眉头发愣。要说还是秦桑最省心省力。前阵子她家里人大老远的从乡下来了,央求管事给递明兰话,说秦桑年岁到了该嫁了,求主子开恩,想把闺女赎出去。明兰很爽快的叫人进来见。
秦桑的父母和长兄看着都是厚道人,穿戴朴素干净,他们战战兢兢走进屋里,一见了明兰就跪地磕头,痛哭流涕,倒把明兰吓了一跳。
明兰问他们给女儿找的什么人家,得知人品家境无碍,略微放心。
“……老天爷开眼,遇上了贵人;好吃好穿的,还让读书认字。”秦桑的娘被太阳晒的红黑发皱的面孔,满是卑微的感激,质朴纯良,“夫人和盛家老太太的大恩大德,我们家这辈子都记得,下辈子结草衔环也得报答。”
她连连道当初卖了女儿实是没有法子,骨肉分离,也不知女儿会落到哪里,有什么遭遇,一家人心里就跟油煎般的难熬。秦桑的父兄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不大会说话,就一边哭一边磕头,好说歹说才肯起来,缩手缩脚的站到一边。
当明兰说不用赎身银子时,这家三口又哗啦啦的一齐跪下,感激的五体投地,哭着连声道谢,磕头如捣蒜,明兰这辈子都没被人磕这么多头过,只觉得头皮发麻,又说了两句家常,赶紧叫人领他们下去跟女儿说话了。既得了明兰的话,秦桑家人便千恩万谢的的先回去,放心准备秦桑的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