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4章 历史转折
很多人都期待着看到电影最后的精彩部分。
一个战争题材的故事也无可厚非的在等待着吹响冲锋号,打垮敌军,迎来胜利的一刻然后某个司令员做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然后胜利的人民举着枪,山呼“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咔~!这种词能不能换一换,这种场景,以前的老电影出现n次了,能不能换个角度,改个胃口,反复的嚼这个甘蔗有味道么?”
其实,这是我们过去包括现在一些所谓文人的一种病。
喜欢把某个人放在一个需要提升和吹捧的位置上。
这样潜移默化的,就把战争形势变成了政治宣传形式,就像斯大林同志说的:我们苏维埃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其实整个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苏联只是死了数千万年青人,这能叫胜利?还不如叫玉石俱焚
很多人都喜欢看战争片,还特喜欢听到某个领导站在那高处,做个总结的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以前还能背出来这些台词,很多部电影这类的台词,乐此不疲
但是在后来透过硝烟散去的过去和历史,我闻到了尸体的腐烂和曾经的血腥
战争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光荣的死去。
每个牺牲的人民英雄都是在死亡面前面临着生与死的两难选择。
只要是飞来的子弹,打中了自己的身体,贯穿了内脏,倒在了血泊中之后这时的战士,心情才真正的归于了平静。
因为,结果已经出来了,自己牺牲了。
历史上作为勇者的荣耀,一切生命贡献的光芒,在血肉模糊,子弹尖利呼啸穿梭的战场上,在炮弹炸弹爆炸的那一刻,从来不带任何感情
在生命即将离开身体而远去时,这些牺牲的老百姓,人民的子弟,他们为什么还要前仆后继?
难道是无上荣光的信仰?亦或者是更高大上的人生价值观?
其实,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爱人和孩子不受侵略者的屠杀和蹂躏。
仅仅是为了这个,是为了牺牲自己,就能保存他们
但是很多人,死去后都不是很明白,真正的战争实则是绞肉机。它不管你是不是有信仰和奉献精神的,一样的秒杀一切。
战争不管你是十几岁还未尝到人生的真正滋味,它就很快的夺去了里的生命。
所以,荣誉和一切的光环,都弥补不了一个人事实能存在的价值。
为了保家卫国,去牺牲,刻不容缓,毫不犹豫。
但是为了希特勒这样的丧心病狂,柏林快要沦陷时,下令炸毁一切,烧毁一切柏林生活设施和建筑的人,不值得跟他去卖命。
事实就是这样,跟着他们这样一群人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戴着他们颁发的铁十字荣誉勋章,不过是作为一个杀手和帮凶。
自然,他们也鼓吹了一大套所谓的信仰。
他们也是在为了人民,有着《我的奋斗》。
不过,我们能接受这群私人利益集团的鼓吹论么?
话说到这里,有人会质疑,你是个什么人物?敢这样质疑我们伟大的胜利和一些领导人的作为?
我不敢质疑,也不敢妄加评论,只是一直以来把成千上万人民的死,这样的惨痛价值,潜移默化的转移,把一群生命的价值归为少数人英明的领导,我觉得恶心
我心里在问,没有这些人,人民就打不赢战争才奇怪了。
何况他们一直都在战壕之后的遥远的地方这才是最奇怪的。
不要忘记了,罗马的英雄和战神,都是提着刀冲杀在锋线最前列,身后是跟着一群崇拜他的战士。
这样的斗士,我们心里才真正的尊为英雄。
其余的,都还是让到一边去凉快一下
从《角斗士》到《亚瑟王》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用曾经的历史书写一切的战史和辉煌只有他们才堪称勇士。
用嘴来混的,最多是谋士。
那些电影我们喜欢看,是因为他们有血有肉,就是不卖一张嘴。
我们人民是靠双手缔造历史的辉煌,从来不靠嘴巴来指挥所有的一切。
我也是一粒其中的砂砾而已,面对人民的勇士和英雄,唯有心里的敬仰。
“就地维修战车,然后撤离所有军团回蒙古。”
这就是我的最后决定。
而且乌克兰大军就这样在一天夜里突然的顺着铁道线消失了。
隆隆开走远去的货车带走了90万乌克兰自由联盟的战士,带走了两千多辆坦克,数千门大炮,和所有的装备。
剩下的就是武汉战区的战役了。
我以西线的总攻需要乌克兰和波兰军作为东部战区的主力为理由撤走。
后来组织上的人,严重的质疑,我的作为是不是临阵脱逃。
我浅浅的一笑说:“未来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留下我的名字,还是你们的?”
然后我就不再回答这样明显的问题。
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了。
何况历史就是历史,我不想去改变其本质性的一些东西。
再说后来的宣传和教育,那一些的鼓吹也是需要现实材料的。
况且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人家还没说要,我难道就给?
我主要的目的是打到太行山一线,接到自己的女儿,军团就撤离了。
临走时我留下了大量的德式准备和武器,除了坦克和装甲车。火炮我留下一大部分,还有数百吨弹药。
这些东西,足够他们打赢有美式装备的**。
未来的三大战役,我仅仅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战役,北面我已经事实上打下来了,这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他们只要一江奋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行了。
喂人吃饭,最后几口还是得让它自己去吃。
十五天后,在武汉的战役胜利之后,几乎整个侵华日军都被迫投降。
至少七十多万被事实包围的日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围歼。
在武汉被党组织解放的同时,南京也被蒋光头光复。
上海也在陈毅大军的进驻下,真正的进入了人民的怀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