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
何盛忠指着放在台面上的多台体型庞大的机械设备道:“陛下,这就是我们研发出来的无线电发射机组!”
随后又指着另外一边的好几台机械设备道:“这是我们的无线电接受机组!”
说着,他还亲自上前试验操作道:“和有线电报一样,我们把文字转为编码,然后通过这个发报机发送编码信号!”
“信号将会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接收机通过接受电磁信号,然后转化为信息编码,解读过后就能够得到消息!”
“整套系统的原理,一大部分是和有线电报相通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信号传播渠道,我们用电磁波直接取代电信号!”
李轩看着眼前的这两大套体型庞大的机组,莫名其妙让他想起了后世的原始计算机,似乎也是超级庞大的。
他能理解为什么要做的这么庞大,无非就是技术还不过关,但是又要搞出无线电报来。
不过体型庞大并不重要,这只是第一代的试验样机而已,只要基本设计原理搞出来了,能够造出来了,那么后续自然能够持续发展,进而缩小体积和重量。
更何况,现在的体型庞大,也只是相对于后世而言,对这个时代而言,几百公斤的重量算个屁!
这玩意现在就算是用,那也是固定安装在某个地方,或者干脆就是安装到战舰上,几百公斤甚至几千公斤都无所谓,关键的是要能用。
所以他直接问道:“之前你们已经试验过了,结果如何?信号能够传输多远?”
何盛忠道:“之前我们进行测试的时候,已经是取得了试验的成功,我们成功的发射了电磁型号,并由接收机接受。下一步我们将会进行距离测试,根据我们的的计算,现在的这台原型机的信息传输距离至少能够达到二十公里,甚至更远一些,不过具体能够到多远,具体要看地形。”
“毕竟地球是圆的,信号传递的过程里会受到曲率以及地形的极大影响,导致信号不断的衰弱!”
“不过我们之前已经是知道了大气层能够反射电磁波,目前我们正在针对大气层的电磁波反射现象进行研究,以确定电磁波的波长,最后进行超远距离的信号传递试验!”
“不过具体情况,还需要等相关的试验完成之后,才能够制造下一代的无线电报机进行相关的测试。”
李轩听罢微微点头,无线电报这才刚搞出来,能够进行信号传递已经很不错了,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能够搞出来能够进行越洋信号传递。
而且这玩意的技术跃升并不大,只要开了头,那么后续就简单了!
当即李轩道:“现在这机器能测试一二吗?”
何盛忠道:“可以的,我们在学院东部的实验室里还有一台同样的信号接收机,可以直接发送信号!”
李轩道:“那就试一试吧!”
说着,他还指着身后的一群文武要员道:“他们一个个都等着看呢!”
无线电报的重要性,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甭管是内阁官员还是那些武将们,一个个对无线电报机都是翘首以盼呢。
因为帝国的重臣们认为,无线电报机这样的通讯系统,能够有效的加强帝国对全球领地的统治,进一步扼制海外领地叛变的可能性。
及时通畅的信息传递,一直都是大唐帝国极为重视的,甚至都是大唐帝国统治的基础。
这一点,也不是大唐帝国特有的,实际上华夏王朝一直都很重视信息传递。
以前的王朝搞驿站体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大唐帝国以前也是大力发展驿站体系,每一天都有无数的驿站骏马飞奔在道路上传递各种军情公文,后来海军还专门搞出来了飞剪船充当通讯舰呢。
再后来高压蒸汽机出现后,火车出现了,蒸汽轮船出来了,那么相应的火车以及蒸汽轮船也是成为了信息传递在主要手段。
哪怕是现在,很多火车班次都是充当着邮政火车的使命,火车除了运输旅客和货物外,还会同步运输大量的信件。
而海军也是同步发展了采用蒸汽机的快速通讯舰,航速飙到飞快往来全球各处海域传递信息。
再后来,有线电报发明出来后,大唐电报公司瞬间就成立然后短短几年内就是把电报线路沿着铁路线架设了起来。
顿时就让大唐本土进入了电报时代。
有电报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另外一边同样有电报的地方很快就能知道。
由此可见大唐帝国对通讯的重视。
而现在的无线电报能够让大唐帝国的通讯体系更进一步,更加完善,这些帝国重臣们自然是重视无比。
这都可他们是不是重视科学都没关系了,他们只是单纯的重视信息传递速度,帝国的统治而已。
李轩下令进行测试,而皇家理工学院这边也都是早就准备妥当了,今天的视察里本来就有试验这一环节。
一番准备后,何盛忠上前道:“陛下,准备好了!”
李轩道:“那就开始吧!”
何盛忠道:“那发什么内容?”
李轩道:“随意,就发今天的日期吧!”
什么内容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发出去,能接到!
很快,电报机上的研究人员就是开始工作了起来,只不过这操作似乎很简单,和寻常的有线电报发报没啥区别,都是一个电报员在那里滴滴的按着按钮!
按完后,何盛忠就上前道:“陛下,信号已经发送完毕!”
李轩微微点头,这信号发送出去之后,这实验室内的另外一台接收机也是接受到了信号。
那台无线电报接收机已经是开始工作了起来,并很快就是翻译出来了电文,上面正是发送的日期。
不过人们还是等着,他们等着一公里外实验室里的那台接收机的信息。
不用多久,外头就是传来了马蹄声,很快就有一名翰林院的电讯秘书下马,随后向李轩呈递了电文,同时道:“启禀陛下,这是臣亲手接受的电文!”
李轩接过来一看,正是他让发出去的电文“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