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何处是归途4
对于一个jīng心培养出来的死士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完成任务更加重要的事了。尽管海棠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已经入夜,莫永年府上依然灯火通明,特别是莫永年的睡房更是戒备森严,用五步一哨十步一岗来形容不为过。
能够成为稽查司北司衙门的大都督,莫永年自然有他过人的本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跟他的谨慎小心分不开关系。
别人可能以为京城不会有人敢对稽查司的大都督下手,可偏偏莫永年不这么认为,他是跟着李神通见识过沙场上某些人三军之中拿敌将人头的高手的。
屋内莫永年手中正拿着一小张纸,上面用蝇头小楷写了不少字,纸上的内容看得莫永年大汗淋漓。
这张纸条不知道是谁给他的,他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到过,试想一下,莫永年又怎么能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一个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自己的宅邸,然后放下一张纸条悄然离去,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堂堂稽查司都督的府邸,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只怕所有人都得担心自己活着是不是安全的。
海棠打晕了一个侍女,换上了侍女的衣服,连容貌也变成了那个侍女的模样。
莫永年刚准备睡觉,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听上去这个脚步声十分陌生,可是偏偏麾下的人马却似乎认识那人,并未阻拦来人的去路。
莫永年微微皱眉,走到床边把自己的佩刀给拿到了桌上,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位置,然后重新坐回座位上。
等他的动作刚一完成,立刻就听到门口响起了敲门声:“老爷,夫人让小婢过来给您送红豆沙。”
称呼没有问题,声音也有八九分相似,但是莫永年脸上去浮现出冷笑。
不得不说,这个人伪装得很好,连丫鬟的声音和语气都模仿得十分相似,可是这个人似乎没有注意到一些特征,而莫永年对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却十分熟悉,知道大丫鬟说话喜欢拖音,而这个人,没有任何拖音。
莫永年握住腰刀沉声道:“进来。”
他连头都没抬,手中拿着漠北上好的狼毫制成的毛笔正在纸上写着什么,似乎并未在意进来的这个丫鬟模样的姑娘到底意欲何为。
、
丫鬟进来之后给他桌上放着的茶杯里添了一点热水,随后便放下茶壶走了出去。
殊不知,这个时候莫永年的心情已经紧张到了极点。他的刀就放在手边,只要对方稍微有半点异动,他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抽刀把对方给砍了。
好歹也是跟着李神通经历过无数次大战的悍将,他的功夫只是不显山不露水,没有人知道在偌大一个大齐朝,要论刺杀功夫,无人能出其右。
莫永年能够成为稽查司的都督,并不是光是依靠李神通的关系,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本事的话,李神通也不会放心把这么庞大的一个特务机构交给他来管理。
当海棠乔装而成的丫鬟走出去之后,莫永年嘴角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
一开始他以为这个侍女是来刺杀自己的,府上这些人,有资格进入他书房的侍女屈指可数,他对她们的脚步声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海棠的步伐跟那些侍女的步伐并不一样。一个人经过乔装可以改变自己的容貌,甚至是声音和动作,可是却永远都没法改变脚步声。
海棠并没有刺杀莫永年的打算,她只是来大都督府查探一下消息而已,她也没想着自己这个档次的暗子,能够一举将一个堂堂稽查司都督给弄死。
如果她真的有那个本事,这京城又有哪里是她去不得的地方呢?
离开都督府的时候,海棠的后背已经被汗水给打湿了,她没有想到,只是在莫永年身边走一遭,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快步离开之后,海棠没有看见,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街道的拐角处。
那人深深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然后才一个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夜sè之中。
城西,当年的无法之地,连京中某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都不敢轻易迈入的地方,现如今已经是人cháo涌动。没了几个藏在暗处的势力兴风作浪,老百姓都没有那些顾虑了。
而在这样一条人头攒动的街道,一个看上去身材魁梧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很起眼的江湖汉子,是不会有太多人注意的。
京城乃是天下最为繁华富庶之地,偌大一个大齐国也只有江南的金陵城能够与之比肩,可是要论恢弘壮阔,便是有三个金陵城也不及龙城十一。
一个江湖人士打扮的汉子,相貌不出众,走在大街上,都没有几个人愿意拿正眼看看。
陈华还左顾右盼的,都没有吸引来太多的目光。
一直走到小巷子的尽头,他的去路被人给拦住了。
自从城西彻底改变之后,稽查司金字号的人就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他人要是待在这里可能还会出现些许问题,唯有他们待在这里,没人敢去撩拨他们。
世人皆知稽查司的人不好招惹,原本在西城讨食吃的宵小自然不敢乱来。
就等于是有人坐镇的话,别人就不敢乱来,而稽查司金字号又有陈华这样的菩萨在后面撑腰,更是隶属于稽查司,莫永年也算是他们的后台,寻常人等想要撩拨他们,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这个分量。
拦住陈华去路的就是稽查司金字号的缇骑,因为陈华易容的缘故,他们根本就不认识陈华,其实就算陈华没有易容,他们也未必认得出陈华是谁来。
毕竟稽查司这样一个地方是更新换代很快的地方,可能昨天还是稽查司的缇骑,今天就被换了。
“里面不是你能去的,这位兄弟最好还是不要招惹是非的好。”那缇骑还算是比较客气,毕竟现在京城是多事之秋,能够不惹事最好还是不要惹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