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英雄无双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乱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2月19日,为了避免使旧蜀国地区再重演地方割据的事件,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颁布命令,把益州(四川东部、重庆)的南郑、阘中、奉节、重庆、西阳、遂宁、梓潼、广汉分出,成立梁州,省会就设在南郑。12月24日,司马昭以皇帝名义,给此次灭蜀的总指挥钟会、邓艾升官加爵,钟会升为司徒,增加一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升为太尉、增加两万户人家的赋税。邓艾和钟会,都进入了大臣的最高行列,成为三公之一。

于是,在司马昭的一手领导下,蜀汉帝国灭亡,自从刘备占据四川,实际上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三国鼎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司马家族的手中,整个中国,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司马家族的时代。然而,蜀汉帝国虽然灭亡,但是那里并不太平,十多万远征军,还呆在成都,而傻老汉邓艾已经得意忘形,野心家钟会的眼睛,已经把眼瞄向了整个四川。

这时候,曹魏帝国的女王郭太后停止了呼吸,结束了自己近半辈子的参政生涯。

取得了灭蜀第一功的邓艾,得意洋洋的驻扎在成都。现在的邓艾,骄傲的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这样骄傲的结果,会让人得上一种严重的心里疾病——大头症。邓艾对已经投降的前蜀国大臣们说:“你们幸好是遇到我邓艾,如果遇到喜欢屠城的将军,恐怕诸位早已经血流成河啦!”邓艾刚进入成都的时候,曾经代表曹魏帝国接受了蜀国君臣的投降,并且以曹魏帝国皇帝的名义,对蜀国皇帝和主要大臣进行了封赏,同时对跟随自己的将领们也重新进行了任命,最为重要的是,邓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请示司马昭。不过那个时候,蜀国刚刚投降,面对非常形势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司马昭也是会谅解的,可是邓艾却错把临时权力当成了永久权力。

在成都形势已经大体安定的情况下,邓艾做事仍然独断专行,他公开给司马昭写信说:“兵家讲究先树立声威,尔后才真正以实力进攻。今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正是席卷天下的有利时机。但是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劳,不能轻易动兵,暂且缓缓再说,先留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事和农业作准备,同时建造船只,事先准备日后沿江讨伐东吴的事宜。做完此事后,布告天下,让东吴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局势,明白利害关系,吴国一定归顺。这样,就不用征讨而可以平定东吴了。而今当厚待刘禅,以便招致吴景帝孙休归顺;安抚士卒平民用来招致远方的人。如果将刘禅送到京城,东吴的人认为这是软禁流放,这对于劝他们归附之事实在不利。应当暂且留下刘禅,等待明年秋冬,到时东吴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资财,派人服侍,让他享受。郡内有董卓坞作为他的宫室。封赐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为食邑,用以显示归顺朝廷所获得的恩宠。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待吴主孙休投降。那样,东吴就会畏惧威德,望风归顺了。”一是劝司马昭把灭蜀远征军留下一部分,为将来灭亡东吴做准备;二是建议司马昭把刘禅封为“扶风王”,把刘禅的儿子也都封成公爵或者侯爵,就连刘禅的住处和封地都替司马昭想好了,建议让刘禅一家子就住在当年董卓在扶风郡(陕西兴平)修建的城堡——郿坞;第三个建议就更加具有超前性了,建议司马昭把广陵郡(江苏清江)、城阳郡(山东莒县)改成封国,专门等东吴皇帝投降以后来安置他。

看到邓艾的信,司马昭不禁狠狠的出了一口气,邓艾得意洋洋的样子,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为了让这个一朝得势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老汉放规矩点儿,司马昭立刻给卫瓘写信通知邓艾:“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请示,不能擅自做主。”而得到司马昭警告的邓艾,仍然继续公开给司马昭写信,邓艾的再次上言,说:“我受命征讨,有皇帝的符策。敌人首领既然已经投降,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他们,这是符合时宜的。而今蜀国全部归顺,我们的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费不少时日。《春秋》有这样的话,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而今东吴未平,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失去时机。《孙子兵法》说道:‘前进不是为了名誉,后退不怕罪责。’我邓艾虽没有古贤人的风范,但还是想不自我嫌弃以损害国家的利誉。”

邓艾驻扎在成都,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国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邓艾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这样做成为了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司马昭发现邓艾已经开始不听从他的话了。邓艾的表现给钟会原本就骚动的心打了一针兴奋剂,司马昭对邓艾的鞭长莫及给了他莫大的提示。而目光敏锐的人不只有钟会,已经投降钟会的前蜀汉帝国大将军姜维,也发现了钟会那颗骚动的心。姜维对钟会说:“我听别人说,钟将军您自从诸葛诞事变以来,出谋划策没有一次失败过,司马昭大人能够成就今天的伟业,可都是您的功劳。您如今已经削平了蜀国,威震天下,可是已经功高盖主,在这种情况下,您还不考虑考虑退休吗?”钟会就打哈哈:“您说的有点儿太崇高了,我办不到。现在时代不同了,是不是能有别的办法呢?”

要说这聪明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一点就透,钟会从此和姜维成天混在一起,专心致志的琢磨该怎么自己单干。而聪明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自以为别人没有自己聪明,钟会一心认为姜维和自己心心相印,而姜维这边已经开始和前蜀国皇帝刘禅取得联系,准备在钟会控制四川之后再干掉钟会,光复蜀汉帝国。

毫不知情的钟会还在和他的智多星姜维日夜谋划,根据邓艾的表现,钟会把和自己一起出征的总监军卫瓘叫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说:“我担心邓艾有谋反之心。”而卫瓘也对邓艾表现出深深的怀疑。于是,钟会联合卫瓘向司马昭发去密报,说邓艾有阴谋叛乱的迹象。不光如此,为了达到使司马昭确信邓艾要叛变的目的,钟会还利用自己精于模仿笔迹的绝技,偷偷的把司马昭和邓艾之间的信件截获掉,改动其中的字句。结果,司马昭看到的来自成都邓艾的信,语气十分嚣张狂妄;而邓艾看到的来自首都司马昭的来信,往往充满着对自己的严厉训斥。最终,司马昭对邓艾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司马昭大怒:“让邓艾来见我!”

灭蜀第二年正月,司马昭以皇帝曹奂的名义下诏,命令钟会马上赶到成都逮捕邓艾。而钟会却另有打算,他知道监军卫瓘手下没有多少人,就叫卫瓘去逮捕邓艾,打算逼邓艾发火杀掉卫瓘,坐实邓艾的谋反罪名,然后自己率领占绝对优势的大军,一举做掉邓艾。这样,监军也死了,邓艾也死了,自己在四川就再也没有任何牵制了。

卫瓘终于弄清楚了钟会的真面目,原来他是想借刀杀人,把自己和邓艾都害死。但是如果不去,钟会必然要收拾到自己头上。卫瓘也不是盖的,知道推不掉,就带着很少的人,一路快马加鞭,乘着晚上大家都快睡觉的时候赶到成都。卫瓘叫人通知邓艾所属的所有将领,对他们说:“我这次来是执行皇帝的命令,只逮捕邓艾一个人,和其他任何人都没牵连。大家在天亮之前到,来我这里集合,来的保你什么事都没有,不来的就灭你们全家。”这里卫瓘也使了个心眼,他怕邓艾知道以后发飙,就没有告诉邓艾司令部的人,在其他将领们在天亮前集合以后,立刻坐着钦差专车,直接进入邓艾的住处,把还睡在屋里没起床的邓艾、邓忠父子就地逮捕,押进囚车就带回了自己的营帐。

邓艾部将一看自己的邓将军劳苦功高,居然还要被逮捕,又气愤又不平,抄起家伙就去找卫瓘算账,想把邓艾再抢回来。卫瓘一看这种情况,知道不能硬来,就去营帐门口迎接各位将领,告诉他们,自己也很为邓艾鸣不平,正在给皇帝写信为邓艾伸冤,证明邓艾绝没有谋反,同时警告将领们不要蛮干,要相信朝廷一定会公正处事。将领们一看卫瓘说的有板有眼,也就相信了卫瓘是个厚道人,带着各自的兵散了。

正月15日,钟会到达成都,看到完好无损的卫瓘,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心想卫瓘这兄弟还真有两下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不过,既然邓艾已经被逮捕,近二十万人的军队,仍然按照预想的那样,掌握在了钟会一个人的手中。

邓艾被捕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钟会说:“司马昭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族出身,我钟会凭什么就要听你的呢?”再也没有任何牵制的钟会,终于决心叛变,并和姜维制定出了独立方案:1.由姜维率领5万人当先锋,从秦岭山路突袭长安,自己同时率领主力北进;2.占领长安后,骑兵走陆路、步兵从渭河坐船进入黄河,5天之后,在河南孟津会师;3.一举攻下首都洛阳,推翻司马昭,平定天下。

然而钟会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自己一统天下的漫漫征途上,他的老上司司马昭会怎么应对呢?

司马昭早就意识到钟会有不可因素,在邓艾被抓后,钟会赶赴成都时候,司马昭立即下令;“贾充你速带兵马进入秦岭。”司马昭自己也带着皇帝曹奂,领兵进驻长安。在司马昭出兵之前,邵悌又找到司马昭说:“钟会手下的部队比邓艾多出五六倍,只要让他逮捕邓艾就行了,您何必亲自出征呢?”司马昭说:“你以前不是劝我提防钟会吗?怎么又劝我不要出征了呢?虽然这样,我还是一片诚心待人,认为别人也不会辜负我,怎么能先怀疑别人呢?我派贾充走的时候,贾充问我是不是有点儿怀疑钟会?我就告诉他,现在我派你出征,是不是也怀疑你呢?他不能回答我,等我到了长安,自会妥善处理。”

在成都做着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的钟会,收到了司马昭的亲笔信。司马昭在信里十分和蔼的说:“怕邓艾违抗逮捕,特别派贾充带着一万人进入秦岭驻防汉中,自己也亲率主力部队十万人,驻扎在长安来声援钟会……”末了,司马昭还满怀思念的告诉钟会,希望尽快见到他这个老朋友。

钟会现在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着一个最关键的分岔口。我个人认为,司马昭的来信,可以说是又有警告又有安抚,因为现在钟会并没有真正发动叛乱,除了姜维等极少数人,也没有人知道他将要发动叛乱,最关键的是,司马昭也并不肯定钟会一定会发动叛乱,而且从他一直重用钟会这么多年可以看出,他对钟会的信任可是大大多于怀疑,如果当初就怀疑钟会会叛乱,傻子才会把他放出去统领军队。钟会只要乖乖的回到司马昭身边,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反而会被当做功臣更加宠信。

荀勖对司马昭说:“钟会虽然受了您的恩惠,但此人不能看作是得恩而思义的人,应该早作戒备。”司马昭立即出镇长安,。主簿郭奕、参军王深认为荀勖是钟会的从外甥,幼年在舅家长大,劝司马昭将荀勖贬出去。司马昭不听,并且使荀勖与自己同车陪坐,像原来一样对待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