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离人心
!
早在交州战事还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司马炎就已经发现单单靠武力,是很难平定东吴的,如果东吴上下一心,又有长江天险做依靠,那么想要正视东吴,都是十分困难的。自从曹操开始,对东吴已经发动过好几次大规模的进攻,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历次的失败,让司马炎决定换一种对抗思路。
所以在军事压制的同时,司马炎决定运用政治招降的手段,分化、离间东吴帝国的高级将领。
司马炎采用四川人文立的建议,开始大量任命因为蜀国灭亡之后逃到各地的、原来蜀国大臣的后代当官,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幸存的孙子诸葛京。在灭蜀战争中英勇战死的蜀将傅佥幸存的儿子傅著、傅募,因为是罪犯家属,被西晋罚做苦役,司马炎也赦免了他们,恢复他们的平民身份。
司马炎这一系列善待前蜀国地区官员后代的善举,使得当时四川地区的人们对西晋十分的感恩戴德,当然,司马炎的这个善举,可是另有目的,这是做给东吴看的。司马炎就是要告诉东吴的官员们:我们西晋是不计前嫌的,只要你投奔到我们这里来,优待绝对大大地。
那么这招真的管用吗?
自从登基以后,孙皓越来越禽兽,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拼命的虐待他的大臣和百姓,凡是历代残暴荒淫的帝王做过的恶行,孙皓都要努力的学着做一遍。在屠杀亲人、残害大臣、横征暴敛之外,孙皓还开始任用一些来历非常低微的小人物,然后对他们委以重任,放任他们作威作福、危害人间。
在刚登基的这几年里,孙皓最信任的一个亲信就是何定。
何定本来在孙权跟前当差,但是只是个小杂役之类的人物,估计孙权对他根本没有什么印象。等到孙皓即位的时候,何定就给孙皓写了封信,说自己是皇帝身边的旧臣,希望能够继续给当今皇帝继续当差。也不知道是何定的信写得太让人感动,还是孙皓突发奇想,还是两人早就有旧关系,总之是何定一下子就被任命为楼下都尉(楼下禁卫军司令),主管东吴帝国所有的采购任务。
在那个士族掌权的年代,出身低微的何定如此咸鱼翻身,本来就招致东吴士族的集体不满,可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像孙皓一样,何定也在中了大奖之后,也忘了自己姓什么,好像整个东吴就孙皓老大他老二了,顿时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而且不断在孙皓面前得罪过他的大臣,孙皓也就真的力挺何定,只要何定说谁坏话,他一定会让谁遭殃,很多大臣没有任何罪过,就被全家流放,甚至是全家灭族。
东吴的大臣已经都不敢把孙皓看成凡人,而是魔鬼。在孙皓的统治下,作为东吴帝国支柱的士族阶层,已经对他们的这位皇帝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东吴皇族内部。孙皓发起飙来,连亲弟弟都敢杀,而且一杀就是两个,本来应该最拥护孙皓的东吴皇族,现在一提起孙皓就吓得屁滚尿流。
孙皓有个同族的兄弟叫孙秀,他的爷爷叫孙匡,是孙权的亲弟弟,从血缘角度来说,孙皓和孙秀有着共同的太爷爷——孙坚。
孙秀防守在夏口(湖北武汉),这个地方,东连着首都建业,西连着进入四川的三峡。如果把建业和西陵比作东吴长江防线的两个鹰爪,夏口正好就是中间突出的鹰头。
按说孙秀是孙皓的堂弟,守卫的也是数一数二重要的军事重地,这么看的话,孙皓应该是挺器重孙秀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有小道儿消息说,孙皓特别讨厌孙休,总有一天会对他下手,孙秀虽然搞不懂自己为什么这么招孙皓不待见,可是又不能去问孙皓,只好整天生活在噩梦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就在孙休本来就万分忐忑的时候,公元270年年末,孙皓指派他的红人何定带着五千人来孙秀这里打猎,孙秀一想,打猎用得着带五千人么,摆明了就是来抓我的,现在不走,以后就走不了了。于是,在听到何定到来消息的当天夜里,孙秀就带着老婆孩子和几百个亲信卫士逃出了夏口,投奔了西晋。
司马炎对东吴皇族孙秀的投靠,十分重视,马上任命孙秀做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司马炎政治招降的措施刚刚实行,就取得了重大成功。
孙秀是东吴帝国第一个出逃的皇族将领,这么重要的军事将领,只是见到孙皓的红人,就怕的连夜逃到了西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东吴大臣此时对无人性孙皓已经害怕到了什么程度。而且最糟糕的是,孙秀是孙皓的堂弟,和孙皓是一个祖宗,孙秀的出逃给了司马炎这样一个信号:孙皓已经众叛亲离,东吴帝国这个西晋最强大敌人的末日,看来真的要到来了。
万事开头难,凡事只要有带头的,就有跟班的。
孙秀投奔了西晋并受到大大的优待,给了众多的东吴官员一个重要启示:伺候不了孙皓,还有司马炎啊,干嘛非要一颗树上吊死?
我们前面说过,东吴有三个最要害的军事重地:首都建业(南京)、夏口(湖北武昌)和西陵(湖北宜昌),建业和西陵好像两个鹰爪,夏口好像鹰头,保护着东吴帝国的整个长江防线。
夏口的孙秀刚刚投奔西晋,另一个重镇西陵的将领就又投靠了西晋。更要命的是,孙秀只不过带着几百人出逃,这一位叫步阐的仁兄可是直接带兵反水,把西陵献给了西晋。
说起来这位步阐叛变的原因,其实和孙秀简直如出一辙。
步阐老爸步骘(治),是孙权的铁杆儿,他从孙权刚刚掌权不久就已经侍奉孙家,后来接连当上了东吴的交州(广东广西)刺史、丞相。步骘在当交州刺史的时候,干了一件对我们中国意义十分重大的事:重新建造了原先被毁的现代广州城的前身——番禹。步骘后来开始负责守卫西陵,步骘去世以后,按照东吴当时的世袭领兵制度,步骘的长子步协继续守卫西陵,步协死后,他的亲弟弟,也就是步阐,继续担任西陵督(西陵守卫司令)。
272年8月,步阐接到孙皓的命令,让他到首都去。
步阐守卫着步家守了四十多年的西陵,应该说是比较兢兢业业,在任内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接到孙皓去建业的命令,心里就开始哆嗦:这是我犯了什么错了,还是有人在无人性面前说我坏话呢?总之,现在的孙皓在东吴大臣的眼中简直就是人间阎王,被他叫去死掉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活着回来的可能性。步阐觉得现在不应该去见阎王,所以在9月,他命令西陵全城戒备,派侄子到洛阳去当人质,宣布投降西晋。
听到这个消息的司马炎,简直感觉像天上掉下馅儿饼,东吴如此重要的西大门,竟然就这样被打开,司马炎立刻给步阐来了个火箭式升迁:任命步阐都督西陵军事、卫将军、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广州刺史,封宜都公。同时,司马炎命令荆州刺史杨肇(照)领兵直插西陵去救助步阐守卫的西陵;同时命令车骑将军羊祜统率主力部队进攻江陵,来牵制东吴军队;巴东(四川奉节)监军(军队监察长)徐胤率水军沿长江东进,去攻打距离西陵相当近便的建平郡(湖北秭归)——三路部队,同时出动。
东吴这边,也很快得到了步阐叛变的消息,孙皓一听守卫西陵四十多年的步家人居然也背叛了自己,狠的牙根都要碎了,马上命令陆抗去平定叛乱。
陆逊的两个儿子一个文,一个武,长子陆凯成为了丞相,次子陆抗成为了大将军,陆抗正在与羊枯打交道时候,听到步阐背叛的消息,马上派将军左奕(义)、吾彦去进攻步阐。同时,他命令军队没日没夜的建造坚固高大的围墙,把西陵团团包围了起来。
阱抗白天黑夜地催促建造进度,好像西晋军队明天就要来到眼前似的。东吴的士兵每天起的比公鸡早,睡的比猫头鹰晚,成天净干一些扛沙子垒土墙的活儿,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就找上级将领求情,希望不要这么白费功夫。将领们其实也觉得光这么造墙是浪费时间,就都劝陆抗:“目前我们的军队刚刚到达,士气正旺,应该趁着这个时机马上去打步阐。这样西晋的援军还没到,我们就应该能攻下步阐,何必去做没用功,在城外再造围墙。这样下去,恐怕晋军没来,我们自己倒先累垮了。”陆抗说:“西陵地势十分稳固,武器弹药和存量都很充足,我以前就守过西陵,了解这个地方的布局,我肯定一时半会儿我们攻打不下来。到时候晋兵打过来我们又没有防备,内外受敌,靠什么来防御?”
不过,陆抗看出来将领们还是不服气,就命令他们试着进攻一次西陵,果然没有占到便宜,还死了不少人,将领们这才服气,齐心协力建造包围墙。
与此同时,都督荆州军事(湖北军区司令)的羊祜,已经带领主力五万人到达江陵城外,想要切断陆抗的退路,配合杨肇给陆抗来个两头夹攻。东吴的将领们都认为应该赶紧救援江陵,防止被切断后路。但是陆抗认为,江陵城有重兵防守,城防又十分坚固,不会被轻易打下来。即使丢掉江陵,也没多大关系。因为当时东吴的江陵城在长江南岸,四面地势比较平坦,即使晋兵攻下了江陵,也不容易防守;如果晋兵占据了西陵,东吴的西大门就会大开,西晋军队就可以乘船顺着长江直插湖北湖南。将领们都被陆抗缜密的分析折服,于是就跟着陆抗继续进攻西陵。
当初,陆抗因为江陵以北的道路平坦开阔,曾命令江陵守将张咸修筑大水坝截流,使河水漫上平地,这样既可以阻止敌人从水路入侵,又可以防止叛乱者出逃。羊祜军团到达江陵北岸以后,故意散布消息说要破坏大坝,让自己的步兵通过。陆抗听到这个消息,反而命令张咸迅速拆除大坝,将领们都迷惑不解,问陆抗:“干嘛要拆掉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大坝,这不是正好让羊祜把步兵送过长江吗?”陆抗说:“江陵城坚固,兵员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假如敌人得到了江陵,必然守不住,我们的损失小。如果晋兵占据了西陵,那么南山的众多夷人都会骚乱动摇,这样的话,祸患就不可估量了!”
谜底很快揭晓,原来,羊祜的真实目的是想利用大坝阻住的水流来运送粮草物资,他故意放出掘坝的风,恰恰是怕吴军把大坝给毁了。等羊祜听说大坝已经被毁,不得不佩服吴军的好眼力,只好改用车辆来运粮,效率自然大打折扣,进攻江陵的节奏也就缓了下来。这样,陆抗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最关键的那个敌人——步阐。
11月,陆抗终于等来了西晋负责援助步阐的杨肇兵团。由于杨肇的路途比较远,所以比主力部队羊祜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稍晚一些。按照以前定下的方案,陆抗命令公安守将孙遵率领陆军在长江南岸抵御羊祜,命令水军都督留虑率领水军,遏制住西晋徐胤率领的水军,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凭藉之前抢修的围城抵住了杨肇。
在这个时候,东吴军中又有一名叫俞赞的将领,出逃到了杨肇那里,形势对陆抗更加不利。因为这个俞赞,虽然官衔不高,但他是东吴的老将领,对陆抗军队的底细了解的十分透彻。陆抗当时率领的兵中,因为地域的关系,招了一部分出身湖南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士兵,当时被称作夷兵。可能是因为当时普遍存在的民族歧视等原因吧,夷兵的军事素质比较低下。陆抗料定俞赞投靠杨肇后,一定会指引晋兵先打东吴军队最脆弱的部分——夷兵防守的地方。于是,陆抗连夜换下夷兵,全都用精兵把守围墙防线。
第二天,杨肇按照俞赞的指引,果然集中兵力攻打原来夷兵防守的地方,陆抗在墙上,马上下令反击,箭和石块像下雨一样落下来,杨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变成刺猬和肉泥。
这样,两军相持了一个月,杨肇在围墙外攻不进来,步阐在围墙内又逃不出去,眼看粮草就要耗的干干净净,杨肇无计可施,只得决定放弃救援步阐,带领部队趁着夜里逃走。陆抗在围墙上一看晋军撤退,就想领兵追出去,又担心步阐趁这个时候从西陵城里杀出来,自己的兵力不够分开对付两头,就命令士兵擂鼓呐喊,作出要追赶的样子来。杨肇的部队在寒冬腊月里冻了两个月,又打了败仗,本来就军心不稳,一看吴军这阵势,以为陆抗真的要追击过来,吓的丢盔弃甲、抱头鼠窜。陆抗趁这个机会,派出轻骑兵冲击晋军,杨肇部队大败,损失严重。
杨肇一路被陆抗击败,使得西晋掌握西陵的计划彻底泡汤。还在进攻将领的羊祜和率领水军的徐胤一看这种情况,也只好退兵,十分够意思的把步阐自个儿留在了西陵等死,没过多久,陆抗攻克西陵,杀死步阐和与他同谋的官员共几十人,把这些人的三族,就是爸爸一族、妈妈一族、妻子一族来了个*,把剩下的士兵都赦免了。侍奉了东吴几十年的步家,就此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西陵之战的结果是,东吴陆抗凭借着高超的谋略和大胆的战略,凭借着个人能力避免了东吴整个湖北湖南地区的一次灾难,有效的暂时遏制了东吴大臣叛逃的歪风。而相对的,西晋军队一共三路,再加上西陵步阐的守军,最少在八万人,而东吴陆抗的属军最多超不过三万,别说支援和控制西陵,连步阐本人的身家性命都没能救下来,使得东吴大臣对西晋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大打折扣,以致于此后东吴再也没有发生重大叛变。更糟的是,西晋失去了一次得到整个湖北湖南地区、进而严重打击东吴的大好机会。司马炎对此次战役的结果十分恼怒,把直接负责救援步阐的杨肇一撤到底,让他做了老百姓。
孙皓兴奋了。这么一次严重的叛乱,竟然被自己轻轻松松的就平定了。孙皓让大仙儿给他占卜是否能得到天下,大仙儿掐指一算,说在公元280年的时候,孙皓的车盖会进入洛阳。孙皓一听,这个乐啊,从此以后就一心一意地谋划怎么消灭西晋,继续做着统一全中国的春秋大梦。每次我看书看到这里,总是觉得大仙儿有时候还真有两把刷子,孙皓在280年进入洛阳是没错,不过如果孙皓知道自己去洛阳是因为成了俘虏,他肯定要把大仙儿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而此时的司马炎和他的文武百官,也终于知道了平定东吴的长期性和艰难性,但是这次失败,反而更坚定了西晋消灭东吴的决心。司马炎和他的名将们,开始以更大的精力,去酝酿自己任期内最大的一项长期工程——消灭东吴、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