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真正意图
半个月后,秦风接到了施耐德总裁亲自送过来的,经过奥迪总部,乃至背后的大众集团确认的合同书。
从这一刻开始,未来三十年,奥迪在中国的独家经销权属于秦风。无论谁违约,都要支付当年奥迪在华夏销售额的10倍赔偿金。
同时,如果秦风不能保证每年之气7%的销售涨幅,那么秦风旗下的4s店,拿不到一分钱的厂商补贴。
也就是说,这一年就白干。完全帮奥迪白干活一年。
同时,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7%增幅,那么这份合约自动失效,同时秦风还要赔偿奥迪不足营业额的50%损失。
这份合同之苛刻,是让奥迪总部极为满意的。
他们翻遍全球的文案,都找不到如此变态的条款。除了撕毁合同,需要进行天价赔偿外,其余没有任何一条是约束奥迪的。相反,对于秦风则是充满了诸多的约束。
“秦先生,从今天开始,祝愿我们合作愉快!”施耐德总裁一脸满意。
这一份合同的达成,让他也在奥迪总部得到了赏识。过几年,他就可能会调回总部,要么升任总公司副总裁,或者去美国担任总裁。
这无论哪一种,都好过在华夏担任总裁。一年才卖那么一万多辆车,太少了。
这么点销量,相对于美国市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零头都不够。
“合作愉快!不过后续相关的员工培训,还有对奥迪汽车品牌的了解,以及维修人员的学习,就需要施耐德先生多多费心了!”秦风很诚恳说。
这一条,也是合同里规定的。当然,相关的费用,由秦风来承担,奥迪只是提供一个渠道去培训4s店的员工。
“当然,关于这个培训机会,总部都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计划。这就是总部制定的培训计划,秦先生可以看看!”施耐德总裁递给秦风另外一份文件。
秦风看了看计划,一脸惊喜。
这是直接送到德国奥迪总部沃尔夫斯堡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计划。并且,在未来,每年都可以提供三个月的培训。
当然,所有的伙食费,车马费等等,全部由秦风承担。但是如果销量够好的话,也就是如果超越了10%的增幅,那么奥迪公司将会对其培训费进行适当的补贴。销量越高,补贴越多。
如果增幅20%,那么就将补贴除开机票费之外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看到这,秦风非常满意。
“稍后,我就会组织人去进行培训。到时,就拜托施耐德先生了。”秦风致谢。
“客气,客气!对了,不知林小姐去哪了?达成协议,我很想请她吃一顿饭!”施耐德总裁左顾右盼。
“对不起,我姐很忙,暂时没空。下次吧!”秦风不冷不热的回绝了施耐德的邀请。
这个家伙,居然打林筱筱的主意,没门!
这可是我的!秦风已经将其视为自己的禁脔。尤其,自从两人关系有点突破之后。虽然说,双方并没有做什么,但是秦风依然将其视为自己的女人。这一点,是绝不容许任何人戴绿帽的。
“那就很遗憾了,下次吧!”施耐德总裁一脸遗憾,不过并没有过于留恋。毕竟就他的职务来说,在京城,多的是女人。
企业高管,又是老外,还会说国语,别说在如今的华夏,就算是二十年后的华夏,那都是非常吃香的。
秦风拿着合同回去后,再仔细研究了一下,确定没有任何遗漏,尤其在关键处,也就是销售额涨幅上,确定是以去年的14300辆为基础的增幅后,秦风彻底放下心来。
如果至少单纯的以每年的销售额来划定明年的增幅,那秦风就吃大亏了。这前几年没问题,销售额轻易的就能完成。但是这到了瓶颈期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个时候,别说7%,就算是能保持原来的销售额都不容易。毕竟那个时候,竞争力太大。
更何况,秦风还有自己的秦氏重工,还有自己的汽车工厂。从现在开始,秦风就在打造品质,就是为了未来,华夏汽车品质,能够和国际品牌相提并论。而不是,只能沦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
在确定无误之后,秦风给魏建君他们打了电话。
“你们安排好工厂的工作,然后挑选一些技术骨干,到京城来,然后去德国沃尔夫斯堡。”秦风说。
“去德国沃尔夫斯堡?”魏建君三人有点发懵,这突然过去干嘛?
“去奥迪公司进修。不过你们得打着去学习,培训的名号去。我要你们去偷师。当然,你们的德语,最近就要开始抓紧了。这个一定要学会。”秦风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魏建君三人听了,心头一片火热。这种机会,可罕见啊。可以这样说,若不是秦风这份30年的合同砸下来,而且如此优厚,这奥迪公司也不会那么大方,让其去培训。
这种机会,绝不能错过!
“老板,我们明白了。绝不会辜负你的这片苦心!”魏建君三人立下誓言。
没几天,三人就带着一批骨干过来。
“这么快!工厂安排好没有?”秦风问。
“老板,放心吧。工厂里,我们已经委派了原先的车间主任进行管理。只要保持原本的机车生产,是没问题的。尤其,我们已经增派了质检系统,这个,是独立于生产车间之外的。属于单独的系统。就和你说的,跟香江的廉政公署一样。”王传福说。
秦风点头。
“那你们去学习半年,半年后,回来了,再来打造我们全新的汽车工业。”秦风笑说,“不过,这要走,还有段时间,毕竟你们的护照之类的,还要办理。我已经给你们报了个德语班,这段时间,你们就在这学习德语好了。”
“好咧,一切听老板你的安排!”众人兴高采烈,内心充满了期望。
这以前,都是自己摸爬滚打。现在可是去德国学技术,这种技术,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再遇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