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趁胜追击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安王微微蹙眉,举起右手制止了众将的议论,正想吩咐将升州送炮竹的人带过来问一下,这时有另一名侍卫进来禀告,颍州军马副都统李云龙带了千名矿工从颍州赶过来,此刻正在门外求见。
安王忙传他进来,李云龙见了礼便将甄宝人亲笔信呈上。
打开信笺看到熟悉的花笺和甄宝人秀丽的字迹,安王心里一热,等他细细读完,忍不住拍案叫了声“好”,一时又惊又喜。
惊的当然是甄宝人之智慧,一个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居然将火药用的如此灵活机变,甚至远胜在军中任职数十年的幕僚和谋士。
喜的当然是能尽快攻下宿州,还有无言的骄傲。
安王柴思铭少年从军,直到今日成长为一代战神,已有近十年的戎马生涯,不仅实战经验丰富,而且他天分极高,对各种攻防武器的性能无不了如指掌,使用自如。
轰天雷并不稀奇,他自然早就见过,也使用过,但之前因为都是单个使用,威力实在有限,所以从未想过将它发展成为军中常备的一种火器。
此次颍州解围之后,也听说甄宝人利用轰天雷才将西戎的攻城足足拖了一个月之久,也认识到轰天雷在未来的战争中会大有用处。
这次攻打宿州,他没有考虑这个办法,也是有原因的,作为一种战时用的武器,按照甄宝人的办法,轰天雷必须得有足够多的数量,才能显现出威力。
可之前由于轰天雷并不属于军中常备武器,民间多采取小作坊式的生产,规模都不大,一时半会儿根本不可能造出来那么多。
甄宝人的办法就是采用炮竹芯里的火药来代替轰天雷,虽然炮竹的威力比轰天雷还要小,但是这么多炮竹,只要使用得当,而且是出其不意地用一下,威力并不小。
当晚,趁着夜色漆黑,安王吩咐矿工们开始挖地道。
这地道入口从宿州城十里外开始挖起,工人们日夜无休,费时七天,一直挖到南面城墙附近,此后将爆竹里拆出来的火药一筐一筐地运进地道,做好防潮的措施,并牵出长长的引线。
等到地道大功告成那日,正好是除夕之夜,安王亲手点燃引线,登上高高的指挥台,负手看着宿州城灰扑扑的高墙。
随行的许文儒及各位将领、侍卫都凝神屏息,时间走得异常缓慢,就在大家怀疑是不是引线出了问题,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忽然遥遥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得大家纷纷掩住耳朵。
安王精神一振,双拳狠狠砸在桌案上,眸光暴涨。
瞬时似乎天摇地动,前方的尘土扬起百米高。
等到尘埃散尽,将士们一看,宿州城南面城墙缺了一大口,惊惶过度的西戎士兵正蝗虫似的来回奔跑。
安王手中长剑往空中一指,旗官打出旗语,号兵吹响号角,大周的将士们在盾牌的掩护下有条不絮地朝宿州城前进。
西戎人一向游牧为生,本就不擅长守城,更何况这城还是个破的;双方在缺口处交战半日,蓟英烈一看己方伤亡太厉害,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宿州,带着六万人马退守凉州。
退败的这一夜,蓟英烈懊丧之余,将这场战争从头至尾仔细反思,最终还是认为颍州城久攻不下,给了安王返程的宝贵时间,才是战争的转折点,从这一战开始,他才逐渐丧失一片大好的局面。
他这一次没有败在强敌柴思铭的手下,反倒折戟在一个小女子的石榴裙下,被一个小小的轰天雷打败了。
蓟英烈一念及此,立刻派出探子,扮成普通的百姓,秘密潜回颍州城,探听甄宝人的下落。
“此女绝非常人,即使这一次我不得不退回西戎,但凡有任何一个机会,也要将她带回西戎,有了她,何愁不能灭掉大周?”蓟英烈恨恨地想。
安王率众将士在一个本应举国喜庆的日子,一举夺回了堪称大周重镇的宿州,对于十字军的将士来说,无异于一个天赐的吉兆,似乎夺回京城是指日可待的事儿,一时士气格外高涨。
安王决定乘胜追击,令东路军继续追击蓟英烈,防止他回来偷袭大军的背后,自己则亲率中路军星夜赶往京城。
回到京城的这一路,安王眼都没合一下,离开京城的那一天,做梦也想不到会以这种心情踏上归途,心如油煎,恨不得一步就赶到京城,光复朝廷。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晌午,安王的中路军便开始攻打京城,与诚王的卫戍部队开始了正面的交战。
诚王并没有料到安王会如此快速地拿下宿州,再加上恰逢新年,城防松懈,守军仓促应战,很快便频频告急。
蓟英烈一泻千里的溃败,安王如此迅速的回师勤王,都是诚王和魏贵妃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他们一直希望安王败于蓟英烈之手,即使牺牲土地和百姓来换取和平,与蓟英烈依据淮河分城而治,至少保住了皇位,以后缓过劲儿来可以徐徐图之,也比安王今日兵临城下的境况要好。
安王在大周的威信不是一朝一夕间建立的,迄今已是如日中天,他的“安”字帅旗一出现,京城的百姓纷纷响应,原本那些受了诚王谎言蒙蔽的战士心里更长了草,哪里还有勇气死守京城,效忠这个伪朝廷?
因此这场勤王的战斗仅持续了二个多时辰,一小队守城将士便打开西城门请降,安王率大军一拥而入。
诚王早在安王抵达京城的同时,便进宫劝说魏贵妃带着小皇帝和自己一起逃走,另立朝廷,继续和西戎联手对抗安王。
犹豫再三,魏贵妃只同意他带走西贝大皇子,自己死也不肯离开京城。
眼瞅着京城守不住,诚王只能带着小皇帝、康王、怀孕已近八月的四姑娘及家眷,打开东城门仓皇逃往山东,欲图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