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第102部分
县的这段任职履历更让他增添了镀金色彩,现在的这个副团长更只是过渡而已。
他想得果然不错,还没到杭州他就已经从龙枪营的老人那里获得了自己的人事新任命:“步兵第六十四团团长。”
这是一个新步兵团,而且情况比较特殊,整个步兵团的基干是以太平军东王旧部编成的,而且根据一些龙枪营老人的私下说法,这个团长原本是委任是给何文环的,但是杨娘娘为了照顾自己兄长的旧部,特意专门点了他的名字。
他相信这样的风传,而且也觉得很有合理性,要知道他在黄太平独立营与黄岩知县的任职履历表明了,他冯思贤能同方方面面的人物打交道,而且都能相处得很好,无论是原是清朝降官的台州知府高梁材,还是出边旁系的黄太玉独立营营长施退季,或是其它人,他能相处得很好。
而到了杭州府接任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权力与责任比原来想象的还要重。
原来负责杭州府治安的是教导团,但是教导团团部与主力都已经转移至湖州府,在杭州府只留下了一个加强营。
除了这个加强营之外,整个杭州府可靠的治安力量只有一个老的独立营,以及杭州府城内形形色色的几十个独立单位,有卫生队、辎重营、教导队、军校……但大部分都是不是他能任意调动的。
除此之外的力量,就是新成立的步兵六十四团与一个大营,但是由于是新成立的单位,大部分人都不大放心。
而冯思贤这个步兵第六十四团的团长,也顺理成了整个杭州府的警备司令官,负责担当着整个杭州府的警备任务,并指挥配属给他的三个步兵团,同时杭州府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独立单位,理论上也要服从他的指挥。
但是冯思贤看得更远一些:“我六十四团的主要使命是支援嘉兴府与湖州府!”
第387章 胎动
“团长,你的心思也太宽广了些吧!”说话的是冯思贤的副手,楚南华副团长。
他是杨秀清旧部,但是天国之中也是就是一个小小的旅帅,平时只能统带百八十人,到了杭州府之后,由于韦辉昌的杀戮过份,已经找不出比他更高的军官,所以才让他这个旅帅担当副团长。
他对自己的职务很满意,而且三五天相处下来,也知道冯思贤这个团长很好说话,因此他很直接地说道:“现在杭州府的部队,除了府城那些不归我们建制也不归我们配属的大小单位,满打满算也就是六个营而已,城外土匪、团练、土匪数目甚多,我们分兵维持治安尚无余力,更不要说支援湖州府与嘉兴府了!”
但是冯思贤的想法却不一样,他告诉楚南华:“别看杭州府兵力不强,但是在府城之内,已经有几千人,虽然都是独立单位,但是府城有这几千人不成问题,至于府城之外,虽有土匪、团练,但也不敢闹得太大,何况当初我虹军取台州府的时候,也不过是三个步兵营而已!”
他的说法很明显,那就是维持整个杭州府的治安,至少在最低限度的治安,那三个步兵营已经足够了,那样的话,整个第六十四团就能解放出来。
“何况杭州有这么多士绅,他们也不愿意地方变乱,有他们帮忙,我们出动主力扫荡几回,大股的流匪、团勇肯定很快就消失了!”冯思贤对于治安战很有经验。
他知道杭州府是和平接收过来,除了满城发生战斗之外,几乎都是和平接收,而士绅,特别是农村士绅和豪强对自己的财产是最在意,只要把他们转换为虹军建制内的乡兵、乡官,就把维持最基本的治安--至少不会出现大规模叛乱,前提是虹军在湖州府与嘉兴府都不会打败仗。
楚南华以前只在太平军担当过旅帅,看到冯思贤信心十足地这么一说,当即信了:“那三个营就够了?我们往哪?”
“三个步兵营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治安!”冯思贤却说道:“我们可以向检点申请,把老根据地的部队调一部分出来,比方说台州府那么多独立团、独立营,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让他们来负责杭州府的治安作战,而我们可以伸出手来支援湖州府与嘉兴府!”
这是老成之见,楚南华又问道:“那我们支援嘉兴府为主还是湖州府为主?”
“湖州!”冯思贤不假思索,直接就回答:“把团的主力集中在湖州方向!”
“为什么?”又有干部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主要支援湖州方向!”
“原因很简单,现在包美英支队长在嘉兴府有四个步兵营,加上地方上的乡兵,维持整个嘉兴府应当足够,加上上海又是弱敌……”
他指着地图说道:“湖州府不一样,这次北进之后,整个湖州府的兵力是龙枪师一个步兵营,新成立的一个步兵营,以及教导团主力,虽然也是四个步兵营,但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就大得多!”
他把手指指向了北方,那是安徽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宁德府与广德州,这些地方的清军实际是江南大营的属下。
在过去,何桂清一直主张宁防为重,企图通过宁防隔绝太平军于浙江境外,因此宁国府驻兵多达一万七千之多,甚至派邓绍良等猛将驻守,但这些兵员大部分都是从江南大营借来的客兵,并不归属于浙江管辖,浙江只有财政上的义务而已。
但是虹军起事之后,宁国府的清军失去了浙江的财政支援,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他们又面对着太平军的攻势,因此无力顾及浙江。
在历史上的咸丰六年,宁国府曾落入太平军之后,但是此后江南大营又趁着天京事变后的变乱,重新收复了宁国府,但是在这个时空,现在宁国府依然在清军江南大营之手,并驻兵万余人。
“我军兵进苏常之后,江南大营必然意图自宁国、广德来攻,袭我侧背,驻湖州之教导团,也就是步兵第二团,向来习惯于治安作战,不长于野战攻城,当此大敌,稍嫌不足,非我六十四团驰援不可!”
这话说得有些过份了,不管怎么样六十四团都是新单位,而第二团则是虹军最老的单位之一,只是他们在建德出的丑事让整个虹军都记忆深刻,因此冯思贤就抱定主意驰援湖州:“那时候我亦在敌侧翼杀出,自可大挫清妖!”
yuedu_text_c();
楚南华当即赞同:“好主意,好主意!这一仗必定是咱们六十四团的开门红!”
……
而伴随着时间的飞速流逝,第一师各部队已经有了对抗清军骑兵的初步经验,甚至连新成立的第六十三团都能在数百马队的冲击下毫不慌张,从容列阵。
虽然这只是演习场上的经验,与真实的战场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这已经让柳畅兵进苏常的决心,因此在他抵达湖州的第十四天,一八五六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整个湖州都处于浓烈的战争气氛之中。
一个个步兵营、步兵连集结起来,炮兵、辎重、工兵、骑兵夹杂在步兵的队列之中,柳畅已经在同各个单位的军官们对着表:“现在是下午二时二十分整,各单位力必于明天清晨之前运动到位,就按照预定计划向江苏进军,明白没有!”
“明白了!”
“明白!”
“坚决服从命令!”
柳畅看了一眼他的干部,发现朱九妹正低头看在自己的本子上用铅笔写着什么,他当即追问了一句:“太湖水师准备得怎么样?”
朱九妹抬起头答道:“报告检点,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船队随时可以参加战斗,甚至连蒸汽战船都已经提前下水了,如果顺利的话,五月份您将看到我们的蒸汽战舰在太湖上行驶!”
“动力煤准备了没有?”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朱九妹回答道:“我等这次战役的开始已经很久了!”
不是等这次战役的结束吗?柳畅的心底有一点惆怅,但是他很快把情绪缓和下来:“好,诸位……国家能否立国于东南,就看明日一役了,待诸位得胜归来,我为大家庆功,诸位都是开国元勋!”
“好!”林梦楚已经开口说道:“检点,到时候大家就等着喝您的庆功酒,这一仗我不多说什么,我只说一句话,我们步兵六十一团什么时候都是检点的长城!”
军官们情绪很热烈,纷纷叫道:“一战定江山!”
“一战定江山!”
……
“好一个刘长祐,不简单啊!”
与湖州府的热血沸腾不同,霍虬现在就感到了相当的压力,他朝着自己的两员虎将喝道:“这一仗可是让咱们的楠溪双云都丢脸了!”
陆子云辩白道:“这一仗我们算是小胜清妖,刘长祐没占去大便宜!”
“可是他也没输了什么!”霍虬气愤不平地说道:“现在一个刘长祐已经是大麻烦了,听说曾国藩又要从湖北调精锐霆军三千人过来,咱们可不能丢了我们楠溪旅头等主力的名头!”
算起来,这次楠溪旅入赣也是势如破竹,先是攻占了石达开故意放弃的五座县城,然后又连取五城,可以说在江西已经有了一府之地。
但是攻占的这十座县城却要楠溪旅有足够的兵力驻守,每县少则一个连,多则一个加强营,让霍虬手上的机动兵力又恢复到牛刀团归还建制之前。
虽然现在已经把步兵第六十二团的架子搭起来,但是这个步兵团也只是一个架子团而起,实际的兵力不过是一个加强营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刘长祐集中万余湘军配合数千团练、营勇对楠溪旅打了一次突袭,虽然最后楠溪旅小胜刘长祐,但是对于霍虬和整个楠溪旅都敲响了警钟。
天京事变之后,整个江西战场的清军已经转守为攻,而且还有湘鄂两省源源不断的援兵接济,更不要说现在韦俊韦十二困守武昌,随时都有可能失守。
如果武昌失守的话,那湘鄂两省的支援可能全压到江西一省身上,因此霍虬才有这般动气:“咱们不挫一挫刘长祐的锐气,恐怕江西通省,都以为我楠溪旅无人,更不要提林启容会收回前议!”
林启荣?
别说这两个团长都是吃了一惊,那边省长石景芬都是坐不住了,他连声问道:“什么,九江林启容?是九江那个林启容!”
他可知道这个林启容在太平军之中的份量,更知道九江在整个江西全局中的份量,如果九江能入虹军之手的话,那整个江西全局就等于是活了。
yuedu_text_c();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林启荣在九江易帜,那么虹军可以在整个江西战场转守为攻,因此石景芬才会这般震动,而霍虬也是十分郑重地说道:“这件事,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绝不许第五个人知晓!”
“九江守将,天国殿右十二检点林启容前面给我来了一封信,说他是杨秀清旧属,东王虽然升天,但是他的心还是向着东王!”霍虬说道:“向着我们检点身边的杨娘娘,因此清妖曾妖头虽然来书劝降,他还是有意易帜!”
第388章 滆湖
这才是霍虬之所以着急上火的原因,这位殿右十二检点,这个时候还没有后来的名气,要知道曾国藩曾经赞他“林启容之坚忍,吾辈不及也”,但是他虽然是广西老弟兄,但咸丰三年到达南京的时候,他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圣兵而已。
但是在咸丰三年之后,林启荣可以说是火箭般崛起,到了咸丰五年他已经是殿右十二检点,而咸丰六年的夏天,按照历史的轨迹他应当升为丞相,到了咸丰七年更是直接封侯--那个时候整个天国除了翼王尚存外,封侯者不过数人而已。
但他是杨秀清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甚至可以说是杨秀清的基本班底,但历史上从咸丰六年到咸丰八年,清军都始终用这个原因来引导林启容投降,但是林启容却是坚贞不屈,始终没有背叛天国,直到与九江同殉。
但是在这个时空之中,他却暴露出自己是杨秀清基本干部这个事实,甚至派人与霍虬通信表达了投靠的意愿,而霍虬也因此着急上火。
手握万余重兵的天国大将林启荣刚刚有投诚的意愿,而后头自己就与刘长祐打了一个平手,更不要说武昌失守是迟早注定的一件事,九江要面临着湖北胡林翼源源不断的水陆大军攻击,那样的话,林启荣的设诚意愿能不能落到实处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实。
石景芬也同意他的观点:“林启荣镇守九江,向来是极好,五年他与石达开联手,挫湘军于九江湖口之间,我军若与林启荣联成一气,江西可定也!”
下面两个团长也明白了霍虬发火的缘故,陆子云就直接说道:“只是以一个步兵旅的力量,暂时还不能在江西打开战局,恐怕非得请援兵不可,哪怕是一个步兵营也好!”
初入江西的时候,他们可以说是攻无不胜,战无不胜,但是现在受了挫折,完全是占领地盘太多,暂时消化不了,只时分兵把守的缘故,而霍虬告诉他们:“一个团!一个团完全不够,要克复江西全省,至少再有三个团的力量不可!”
以区区六个团的力量收复整个江西省,这是老成持重之见,但是云天纵直接说了:“那不好办啊,现在我们虹军正全力实施苏南战役,第一师与第三旅都无法分兵江西,即使他们结束了苏南战役,但是杭嘉湖加上苏常两府,估计要用的部队太多,能派一个团过来就不错,唯一可以仰仗的是福建建宁府的石支队和瞿支队!”
这两支武力,都是属于虹军之中的旁系武力,但是在苏南战役占用太多兵力的情况下,云天纵觉得只能利用这两支武力了。
“嗯!”霍虬同意这样的判断:“我们江西福建两省经略部队不多,是应当联起手来,天纵,你好好联络一番石云庆,还有……”
“接下去,我们不能这么被动下去,要打上一两场鼓动人心的胜仗,改变整个江西战场的局面……”
……
与江西战场上的僵持不同,苏南战局那可以说势如破竹来形容,清军虽然在苏州府与常州府有一些绿营驻军,但是这些绿营驻军哪里是虹军的对手。
一天下来,虹军至少能歼灭数百名,事实上有些时候,清军的损失数字要比虹军的战果大得多,往往是无声无息之中,数百名绿营甚至上千名绿营兵就在枪声中溃散了,有些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有和虹军交上一枪。
这也难怪他们,他们一听到柳绝户,一听到数万虹军如同潮水而来的消息已经慌了神,哪有抵抗的本事,能拉出去放几枪然后跑散了,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而作为清军核心力量的团练,在苏南地区经营得也很不象话,事实上在另一个时空的咸丰十年,江南大营被击破之后,清军在苏常地区尚有大量江南大营溃勇的情况,尚且被太平军迅速击破,一路直取苏常两府,更不要说在本时空了。
虽然其间有几次比较激烈的抵抗,但是总体形势一直是高歌猛进,骑兵的先锋甚至到了无锡附近,第一师与第三旅两个部队可以说是沿着太湖赛跑,随时准备在太湖北岸会师。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水面,虽然虹军的太湖水师作好一切准备,但是战斗的激烈程度仍然超出意料之外,个别战斗之中双方都有若干艘战船损失,只是最后获胜的还是太湖水师,清军已经被迫准备将金陵附近的红单船调一部分过来支援。
而朱九妹这边也是把希望放在了新建造的蒸汽战船,他们甚至已经下水了第二艘内湖用蒸汽明轮炮船,准备以这两艘蒸汽明轮船来重建水上的力量秩序。
在常州府方面的战斗显得特别顺利,虹军在那里不仅投入了第一师全部,而且还把虹军司令部直属的炮兵、骑兵、辎重兵、卫生队几乎都投入进去了。
因此他们并没有象江西战场上出现占领地盘之后兵力不足的缘故,在后方的县城他们基本来说留下了加强过的半个步兵连或是一个副营长带领的加强连。
这显然是基于建德战场上的教训,事实证明,虽然虹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一个加强排要对抗清军的大军攻击是有所欠缺的,最低程度需要加强火炮的半个步兵连。
而虹军如同潮水的攻势正在僧格林沁的意料之外,他已经在地图上看了两眼:“红贼已经到了哪里?”
他旁边的张国梁说道:“僧王,红贼攻势极为迅猛,根据奏报,十九日才开始攻击,现在前锋马队甚至已经前出至无锡附近!但是红贼大队尚在宜兴附近。”
“好快啊!”僧王也赞叹了一声:“只是红贼此次攻击,龙枪一股攻太湖以西,磐石一股攻太湖以东,两路分兵,败局已定!”
胜保大声说道:“那也未必,但是红贼攻克了无锡,两股红贼联成一气,那时候就不易收拾了!”
yuedu_text_c();
“所以要兵贵神速!”僧王早有筹划:“现在正是天赐良机,我马步大军四万席卷南下,直出金坛,然后沿滆湖南进!”
“妙!”张国梁虽然是降将,但是他天生聪慧,一听说僧王:“滆湖是苏南一大湖,恰位于宜兴之间,红贼龙枪一股沿太湖以东进,如分兵沿滆湖东进,则其兵马为滆湖所阻断,我马步四万有奇,足以破贼!”
“没错!如果贼不分滆湖,直取武进无锡!”现在胜保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那大军沿滆湖直取宜兴,抄贼后路!”
现在清军主力屯积在镇江、丹阳一带,从丹阳南下金坛,然后沿滆湖展开攻势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僧王遗憾地说道:“只是苏常两府实不堪战,见贼如羊群遇狼,望风而溃,不然大兵若能在无锡武进苏州与敌相持,则是我兵大胜之捷……”
张国梁却说道:“沿滆湖南下,我军如若遇敌,至多二三千人,必能大破!”
僧王却说道:“虽然少了苏常两府驻军相助,但是我军在宁国、广德尚驻大兵万余,可令周天受出贼侧背,击其湖州后路,还有,你们对福济怎么看?”
福济是现任安徽巡抚,又是满人,因此胜保当即答道:“福济福中丞入皖之后,皖局为之一变,取六安,收英山、霍山,克庐州,今庐江、巢县、无为亦被相继克复,不若请其分兵一路,接应苏浙。”
张国梁却是知道福济的底细:“福济之所以克复郡县,和春之功逾半也,今有周天受在宁国、广德,何必请兵他人?何况他麾下尽是团练土匪,实无兵可派!”
僧王却说道:“不然不然,和钦差你怎么看?”
和钦差就是张国梁那位“和春之功逾半也”的和春,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先任江南提督,后以钦差大臣督办军务,他笑道:“福济福中丞谋算太深,恐怕是不愿意为我等火中取粟,但他谋算太深,恐怕说不定会分一支兵出来,这也是意外之喜!”
“谋算太深”,这四个字已经说尽了福济其人的特色,实非折冲御侮之大帅,但是他心机太深,说不定会真会派一支偏师出来。
“那好!”僧格林沁已经决定:“和春军门这般说法,我就写信给福济福福抚,告诉他江浙危及,速派一员得力干将支援,至于援苏援浙,可以任由选择!”
他又说了一句:“张军门,我大兵南下之后,这金陵、镇江就交给您了,万万不可有失,此次若能破贼,绝不忘军门大功!”
张国梁当即跪在地上:“谢僧王大恩,某愿肝脑涂地!”
僧王又说道:“我马步四万有奇,南下金坛、宜兴,如山如海,必破一战破敌,诸位,我大清两百年的江山,就看这一役了!”
胜保与和春这两个满人都是精神一振,胜保大着嗓门说道:“我与和春军门都是八旗子弟,大清朝的江山自然应当由我们来保,僧王你放心,我与和春军门打死也不退!”
满蒙勋贵武力的中坚支柱,此刻几乎都在僧王的麾下。
第389章 命运的决战
柳畅设在宜兴的一户大户人家家里,原主人是个在城下有着几百亩地的乡绅,到了他这辈力争奋斗,终于成功地在县城扎根立足。
但是虹军进入宜兴县城之外,他主动地换上了一面红旗,同时还把自己在县城的房子让了出来,作为回报,他成功地预订到了一个乡官的位置。
对于他来说可以说是衣锦还乡,而柳畅也进入了他在县城的宅子,这是间三进的大宅子,除了堂屋还有处小花园,而是原来的主人不怎么打点后花园,事实上成了菜园子。
但是柳畅觉得这样不错,因此整个虹军的司令部就设置在这里,整天都能看到成群成群的军官与传令兵来往于司令部门口。
而现在更繁忙,司令部到处是各种比例的地图,铅笔、羽毛笔随处可见,还有参谋军官与后勤军官在那里大声谈论着业务问题。
“检点!六十一团报告,他们已经占领了潥阳县城!”
潥阳县城属于镇江府,但是占领潥阳县城是在虹军预定的计划之内,只有占领了潥阳县城,虹军才能在常州府站稳了脚跟。
要知道苏州的第三旅只需要收拾清军的绿营团勇就可以了,第一师这边却承担着整个江南大营与僧王胜保军的压力,柳畅在地图上瞄了一眼,问道:“潥阳守军是一个半加强连吧?”
“龙枪团半个加强步兵连,六十一团一个加强步兵连,由六十一团二营营长林梦楚负责!”
之所以把龙枪团这个步兵连派到潥阳县城,主要是基于军纪的考虑,六十一团这批兰溪新兵什么都不错,就是军纪弱了些,因此才把堪称全军军纪第一的龙枪团半个步兵连调过去。
又一个作战参谋补充了一句:“共有三百二十人,火炮两门,还可以继续增援!”
“够了!”柳畅又询问了一句:“第三旅到哪里了?”
yuedu_text_c();
有参谋军官回答道:“现在有不明确的消息说,右翼方面,已经攻占了苏州府城了,但是是什么部队攻占,是否已经明确攻占,尚不能确定!”
又有参谋军官告诉柳畅:“有的消息说,攻占苏州府的不是磐石旅,而是嘉兴支队包支队长的部队!”
“包美英?”柳畅小吃了一惊,她想起了那个美丽的少女来:“嘉兴支队长前出得这么快?”
“她们有两个骑兵连,前进应当很快!”
可是柳畅却叹了一口气:“两个骑兵连就能占领嘉兴城这样的名城,看来大清朝是要灭亡了!”
虽然这是不是事实并不能确定,但是如果两个骑兵连就能攻占苏州府城这样的大城市,那只能说大清朝气数已尽了。
而又有人报告刚刚获得的报告:“步兵第六十四团冯团长报告,第六十四团业已组建完毕,并初步形成战斗力,鉴于战斗形势之变化,建议该团向湖州府机动。”
听到这个消息,柳畅当即笑了笑:“瞿杰,听到没有,这就是我们龙枪营的老干部,友军一有危难,就星夜驰援,马上回复冯思贤,我同意了!”
瞿杰也觉得也有光彩,他笑道:“是啊,我们龙枪营出来的干部,都是靠得住的,对了,检点,现在符闻道在哪里?”
一说起符闻道这个犯过组织问题的龙枪营老干部,柳畅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当即回答道:“应当还在玉环县当知县吧?”
瞿杰倒是愿意替自己的老部下争取一下:“那可惜了,那可是个能打的干部,如果能调回我们第一师就好了!”
“好歹也是个知县!”柳畅没正面回复:“下次考虑这个问题吧,现在武进与无锡的情况怎么样?”
“武进的清妖已经跑了,地方上成立了维持会,就看着我们与清妖的援军谁更先进城了!”周秀英在那边回答道:“不过我们在那边只有一个骑兵排,清妖的大兵来了,就得退出来!”
对于以机动性著称的骑兵,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浪费这样无意义的坚守战斗之中,而周秀英继续说道:“无锡的清妖倒是作好了坚守的准备,如果我军抵达城下的话,怎么也能守几个小时!”
守几个小时这个评语充分说明那里防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准备,但那总体上还是很松懈的,因此柳畅答道:“看来,这次的问题,还是在于两个湖啊!”
两个湖,当然是指太湖与滆湖,事实在滆湖的北面还有一个长荡,也是一个大湖,但是这暂时与虹军的军事部署无关,因此柳畅与干部们都暂时没把长荡考虑进去。
但是滆湖与太湖却是虹军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太湖已经把整个虹军分割成东西之间相互不能接应的两支,而滆湖继续分割虹军,因此有参谋就建议:“不如派一个步兵营轻兵直入武进,以武进为基点对抗南下的清妖,主力直取无锡!”
但是柳畅却认为这种观点与战场实际脱离:“此次僧王与胜保南下,至少有三万马队,同时携来洋枪洋炮,以武进一个步兵营抵挡敌军,影响甚大!”
他说“影响甚大”,事实上就是不看好,而那边瞿杰则是提出了建议:“那可以派我们一团一营过去,楠溪旅一个营能办到的事情,我们龙枪营同样能办到!”
第一团第一营就是赫赫有名的龙枪营,虹军真正的起家本钱,但是柳畅却是摇摇头:“问题僧王如不攻武进,转由滆湖南下,那怎么办?我们不可以在宜兴再留一个一团一营。”
正说着,那边已经有了最新的情况:“清妖僧王、胜保、虎嵩林等部,已经从丹阳向金坛南下!”
瞿杰已经看了一眼地图,他是这次到善叶军校学习,才学会怎么样看军用地图,因此脱口而出:“果然是滆湖!”
没错,就是滆湖,现在战场的关健已经转移到滆湖上,连瞿杰都能看得出,在场的军官更是明白僧王的企图:“检点说的没错!就是滆湖,他们想抄袭我军后路!”
有的军官建议:“不如我们也了抄他的后路,怎么样?”
“那就要放弃现在的战役企图!僧王、胜保加上江南大营,至少有三万人啊!”
“如果歼灭或是重创其一部,自然可以立国东南了!”
“检点,你怎么看?”
柳畅当即站了起来,朝着瞿杰问道:“打僧王,你有信心没有?”
“有信心,有绝对信心!”瞿杰回答得很干脆:“检点,你是说!”
“既然僧王要决心沿滆湖南下,那很简单,你要战,我便打,我军主力亦沿滆湖以西北上,决一胜负!”
yuedu_text_c();
整个司令部里的人一下子站了起来,柳畅说得很简单,但是大家都清楚得知道这样的决心是多么艰难。
整个房间里前一刻还是十分热闹,但是现在所有的军官都因为柳畅的决心而沉默了。
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可是决定两个民族命运的决战。
要知道此次南进的僧王、胜保部兵力远较第一师为多,更有较周秀英骑兵团多上数倍的马队,更不若说这可以说是整个东南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清军。
但是下一刻朱顿的表态打破了整个会议室的宁静:“检点,第一团绝对没问题!我们是开路先锋,不管马队还是步队,都让我们砸个稀烂!”
“六十一团也没问题!”
“六十三团更没问题了!”
朱海兰的表态让柳畅笑了笑,他说道:“什么叫更没问题了!朱团长,要稍稍虚心一些,僧格林沁要与南下抄袭我的后路,那我虹军就与他决一胜负,哪怕他有两万马队,也不过我虹军枪下游魂而已!”
柳畅的话已经定下了整场决战的基调,军官们立即握紧了拳头,不管战役进行得怎么样,但是这就是龙枪营的气质:“不管怎么样,我们龙枪营都靠得住!”
没错,龙枪营的气质就是这样,不管多艰难的战役,龙枪营都应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接下去哪怕敌军有绝对优势的马队,虹军也有信心在野战中将其全部歼灭。
正如成吉思汗说的那样:“你要战,我便战!”这就是龙枪营应当有的信心!
瞿杰已经激动地说道:“检点,您留在宜兴,这一仗交给我们第一师就可以了!”
“不,我来指挥!”柳畅笑了:“打仗,我比你更在行!”
“检点,您还是留下来了!”瞿杰还是劝道:“有我们在,一定可以全胜!”
“有什么好怕的!”柳畅大声笑道:“不过一年多之前,我还是赤手空拳一文不值的穷书生而已,这一点家业都是我带着诸位兄弟打拼下来了,如今不过重作冯妇而已,我要亲手摘下僧格林沁的首级!”
柳畅并不知道,他身上表现的特质,就是太平天国前期首脑都欠缺的特质。
那些太平天国的前期首脑,他们虽然有着惊人的战术天才,但在战略上却欠缺与清军展开的决战的决心,而柳畅已经走出了农民起义军的局限。
这将是中国两种命运的决战!
柳畅大声命令道:“第一师,向北!”
第390章 网不住
“第一师!向北!”
沿着滆湖是虹军第一师和配属给各个战斗与非战斗单位的大队伍,浩浩荡荡,每天停下来要驻满十几个村庄。
漫天遍地都是红色的战旗,都是扎着白色武装带的人群,大炮、辎重车、骡马,还有时不时奔跑冲驰的战马,标志这就是虹军的主力部队。
三个步兵团形成了品字形战斗队形,随时都准备与冲出来的清军的步兵、骑兵、炮兵交战,只是到目前,他们只是遭到了一些绿营汛地、巡检司的抵抗。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第六十一团和第六十三团,收拾这些清军也是易如反掌,轻轻松松,而作为以浙南人为主的第一师,已经望着滆湖惊叹不已。
浙江向来七山二水一分田,而浙南温处台三府又犹为典型,他们惊叹地说道:“又是一个大湖,恐怕有一个县那么大吧?”
“这就是滆湖,也就是西太湖,或是沙子,只比太湖小些!”
“赵翼有诗,扁舟夜泛滆湖东,一片清秋月满空。贪听吴歌忘坐久,满身衣湿露蒙蒙,诸位到了我们常州,这沙子湖不能游啊!”
“这水挺甜!”
一群官兵沿着滆湖东进,时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甚至有时候有个别人离开了自己所在的连队,到湖里去踩下了两脚,喝上一两口湖水。
yuedu_text_c();
他们有时候还谈论这次沿湖北上的行动:“检点可是说了,咱们要加强戒备,清妖可不会坐着等死!”
“是啊!这次我们整个第一师都在这里了,若是再象建德那次受了挫折,咱们没脸再称自己是第一师!”
“对了,老刘,这次我们主力都在这边,那么沿滆湖以西前击的支队有多少兵力?”
“只有一个加强营,准备拿下武进,检点说了,只要能击败僧格林沁,无锡就交给第三旅了!”
“关健时候,还是我们老部队靠得住了,咦?好俏的娘们!”
他旁边的军官骂了一句:“你不要命了,那是骑兵团周团长啊!”
“我当然知道那是周团长,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调戏大刀秀姑娘,我是说他身边的那两个!”
现在周秀英在整个虹军之中都有着惊人的人气,大家提起她就直称她“大刀秀姑娘”,而且这样的称呼是带着极大的敬意。
要知道别看周秀英是个女人,但是虹军起事以来,哪一次战役她表现得象一个娘们,她斩马刀一挥,杀入敌阵有若猛虎扑羊群,有时候一战就亲手斩杀数十清军,这样的战果放在哪个单位都响当当的,更不要说是聚集全军最优秀骨干的骑兵团。
即使是第一师这么骄傲的部队,也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骑兵团是有资格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因此谁敢去调戏周秀英周团长,小心周秀英斩马刀直接砍下来。
现在士兵们谈论的是周秀英身边的两匹马,那是一对真正的姐妹花,相貌相近,年纪约莫二十五六岁,身体挺翘,美得象熟透的水蜜桃一般,马术也不算坏。
别看这对少妇身材绝佳,可是她们的脸上却有解不开的愁云,当即就有好事的一个连长朝着周秀英嚷了一句:“周团长,这两位姑娘面生的很,是新来投军的吗?”
“是啊!”周秀英答道:“是天京城里突围出来的北王旧属,陈氏姐妹,现在没个着落,就来投奔我们了!”
原来是北王韦昌辉的旧属,大家的眼神一下子就不同了,有的以好奇的眼光看着这对陈氏姐妹,有的则是变得冷默起来--那是东王的旧部。
还有的人则是奇怪问道:“是北殿殿前的女承宣吗?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姐妹啊!我们东殿殿前的朱海兰与朱九妹可是鼎鼎有名啊!”
这对姐妹花中的妹妹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