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娇娘幽怨
第十四章 娇娘幽怨
也许是经过王婆一番恐吓和调唆,阎婆惜娇怯怯、羞答答地坐到娘亲阎婆身旁,水汪汪的大眼睛不时地朝对面的孝哥儿溜过来,越看越满意,越是不舍得。
在宋时,卖唱的娼妓称为“行院”。阎婆惜从小生活在东京,跟父亲学得了弹唱技艺,曾经常去京城行院人家串门卖唱,个个行院都喜欢她,有几个上行首还找过好几次阎公阎婆,希望能把她过房去做好女儿、好姐妹、好搭档,要不是父母担心无人养老送终而不愿过房,如今她即使不过房给李师师,也成了以色艺冠一时的白秀英、赛观音、孟家蝉、吴怜儿之流的姐妹了,哪会流落异乡受苦受贫呀,唉,我阎婆惜色艺皆不输于人,却命如纸薄,落得今儿这般悲凉田地,真是不甘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俊美人物,如若错过了,岂不痛悔一生!与其嫁给王婆所说的武大那般粗鄙汉子做老婆,不如做眼前这俊秀小官人的小妾!可又不知孝哥儿的心意儿如何,一时又喜又羞,又忧又急,那光洁的额角和精巧的鼻梁上香汗晶莹,一双美眸幽怨地看着孝哥儿,感叹人生无常和身世飘零,无限委屈,楚楚可怜,禁不住侧脸嘤嘤轻泣了起来,我见犹怜。
“咳咳,这个……阎小娘子呀,这亲事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这人不懂风情,也没有什么生活情趣,生怕你这样草率地嫁给我,将来会委屈了你,误了你又误了我,闹不好夫妻做不成还成了生死冤家,这岂不是大大的不妙?不如这样,我先找一处房子把你们娘俩安顿了下来,咱们交往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咱们都能接受得了对方,都喜欢对方,也就是说咱们之间有了感情后,成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好吗?”没有感情的婚姻可是要命的呀,孝哥儿不想像宋三郎那样红杏出墙戴大绿帽还要刺面黥配。
“哟,小官人可真是人小鬼大,老成谋国呀,年纪轻轻就能想得这般周到这般长远的了,先找一处房子让她们娘俩安顿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到时小官人抱得了美娇娘入怀可不要忘记老身这个媒主哩。”王婆道。
“放心吧,王婆,这亲事成与不成都不会少你这份做媒钱的。”孝哥儿洒然一笑道。
“这……这……小官人说得亦有道理,既然小官人如此考虑,老身娘俩就听小官人的安排就是。”阎婆见孝哥儿婉转推托,虽觉得有些遗憾,但人家不仅慷慨解囊帮助安葬丈夫,还答应找房子安顿自己娘俩,已经是够好心的了,如果人家看不上女儿婆惜也只能怪她福薄了。
阎婆惜见这小官人知情识趣,处处体贴自己,十分感动,她原本有才有色,和其他女孩一样,她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美好的梦想,她希望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最好是年少多金,才华横溢又英俊不凡的,无疑,这个小官人的条件是比较合适的,更难得的是他施恩不图报,又能体贴、尊重自己。她心里暗想:这俊哥儿没有马上答应娶了自己做小,虽然有些遗憾,但自己还有希望,只要将来自己主动些温柔些耍些风情手腕,我阎婆惜不信还套不住这俊冤家的心儿。随即,但见她带着些许幽怨和羞涩看着孝哥儿,娇声道:“多谢官人怜惜,奴家……都听官人的……”说到最后,声音竟是低得只有她自己才听到。
孝哥儿见这娘俩说话有气无力的,尤其是那阎婆看着桌上的茶点喉结不住地律动。心想:这娘俩也够可怜的,看来至少两日没吃到东西了,这美人虽然是祸水,但如果让其饿坏了,未免大煞风景,既然让咱孝哥儿遇上了,哪有见死不救的。于是,叫王婆打包一些充饥的糕点给阎婆娘俩带回家吃。饿得一天一夜的娘俩心慌得要命,手脚都快不听使唤了,说实在话,这个时候谁打发她们一碗吃,她们都愿意跟了,要是明儿再找不到吃的,这娘俩连卖身的心都有了。
当王婆打了一大包糕点上来时,阎婆娘俩感动得眼泪簌簌而下,再次拜倒在孝哥儿跟前。人到了走投无路,饿得全身发慌时,一饭之恩却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但愿这娘俩还有些人性,还懂得感恩。孝哥儿忙将这娘俩扶起,并让她们速回房吃些东西。
待阎婆娘俩回房后,孝哥儿这才坐下来品茗吃些北宋的特色果品、小吃、茶点,这味道还真的不错。不知为何,孝哥儿有一种直觉,就是背后有人在窥视自己,不对,应该是在窥视着自己那一大袋银两,有贼!然而,当孝哥儿回头四顾时,却又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光天白日的,难道这清河地面的治安竟是如此乱,还敢明抢了洒家的银子不成。莫非有鬼?也难说,那个被王婆和潘金莲、西门庆联手害死的武大郎就是一个冤魂。可如果是冤魂,他应该去缠那王婆和潘金莲、西门庆呀,但孝哥儿知道这世间哪里会有什么鬼!难道是谁在打西门庆儿子的主意?西门庆的仇人武二此刻应该还在孟州流配,是谁呢,莫非是梁山泊的好汉?孝哥儿留意到,王婆茶坊内,顾客三三两两,大部分都是行商打扮,还有一些清河县本地的老者。除此之外,就是自己那两个新收的跟班牛二和焦大了,还有正在茶局子忙碌着的王婆,那王婆倒是不时看了一下自己,想必是在猜测孝哥儿是清河地面哪个大财主的儿子。
孝哥儿将自己的钱袋移到自己视线之内,并朝牛二和焦大两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打醒精神看护银子。然后,朝王婆道:“王婆呀,你过来一下,本公子要向你打听些事儿。”
“小官人要打听什么掌故呢,噗嗤,小官人是要打听哪家闺女水不水,还是坊间的八卦奇闻呀,不是吹牛的,在清河地面,哪家婆娘偷汉,哪家家公扒灰,哪家汉子得了马上风,哪家闺女没出阁就大肚子,没有俺婆子不知的。”王婆果然是个长舌的老虔婆,她揶揄地逗弄着孝哥儿,坊间丑闻,如数家珍,说到这些时特别来劲,一双桃花眼闪闪烁烁的,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孝哥儿。
“咳咳,这个……王婆呀,不知怎么回事,本公子坐在这个位子总觉得背后冷飕飕的,似乎有人在背后窥视着我,可一回头又没发现什么,感觉怪怪的。”孝哥儿正色道。
“切,童言无忌,这位小官人可别唬咱老婆子呀,咱这茶坊历来干干净净,别疑神疑鬼的了。”王婆虽说嘴硬,但还是发慌地四顾了一下。
“茶坊内的这些顾客你可都认得呀?都是些什么人呀?最近清河地面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盗窃财物的事情呀?”孝哥儿问道。
“这些顾客除了几位行商外,其余的都是咱清河县的街坊熟客,这几天……还真是发生过财物失窃的事情,都是些有钱的大户人家丢了东西,如县前街的乔大户、张大户等,还有周守备、张团练、夏提刑府上都丢了财宝细软。小官人莫非怀疑茶坊内有贼!”王婆下意识地朝自己所住的房间看去,房间内收着她的棺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