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谁与渡山河 > 第168节

第16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辛鸾的身体骤然弓紧,像是痛楚到了极点,邹吾眼见他不对就要后退,辛鸾却用力地抱过来,贴着他的脸颊问:“……紧不紧?”

风毛陷入他的手掌里,他抓住他,动作凶狠得指尖都在发白,脸上却有极其动人的笑,一字一句地问,“我下面,紧不紧?”

他的爱就像是黑夜里湍急的河流,汹涌得甚至有些盲目,只记得山高水长,要赴汤蹈火,其他的,都顾不得了。

雪花卷着风声,那寒冷,玉山上千万年的寒气反复钻凿岩隙,石头都要炸裂开,他们躲在山洞里,呼呼喘着气,彼此都吐出浓重的白雾……

辛鸾十指反手扣着地,让自己尽量不被邹吾顶出去,他越来越冷,越来越冷,呼出来的水汽都结着白茫茫的冰,或许是欲望,或许是寒冷,他的脚趾开始蜷缩,眼神开始泛混,他喃喃,迷离中却仍是一双毫无怨尤的眼睛,邹吾激动得不断喘息,他在那喘息声中小声地说,“邹吾,我不后悔的,我不后悔的……”

二百余个日月,三千余里绝地,他几次从千军万马之中救下他,从天衍的最东走到最西,其间千难万险,风霜刀剑,他不能跟他走,可若老天安排,他愿意死在这玉山上……

他不后悔的。

可辛鸾也没有冻死在那个晚上。

他在一片雪白宽阔的背脊上苏醒,才发现邹吾已经稳稳地驮着他翻过玉山,走过骨路,越过金水,褶皱不平的山脉上,残雪连绵,苍冷的土地被点活,茂密地开着一丛又一丛耐寒的蓝紫色龙胆花。

“到西南境内了罢。”

辛鸾伸手抓了一把龙胆,知道这种花唯西南特有。

邹吾察觉到他醒了,化身为人,站起身体,辛鸾伸展四肢,依依不舍地从他背上跳下来,一手摸着腰间的刀,一边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冠发。

邹吾举目向南,指给他看:“越过那条小溪,就是西南的地界了。”

辛鸾:“嗯。”

深绿无际的草坪上,一条银带似的婉转河流,粼粼有光,他已经能看到溪流这边等候在那里的人影了,三百步远,朦朦胧胧,能看到巢瑞、何方归、徐斌、徐守文,好像还有陶滦将军,甚至还有千寻征、红窃脂、仇英,正凑在一起说着什么,应该是在迎他……

邹吾说:“就到这里了,我就不现身了。”

辛鸾回头,迟钝得像个孩子,只笨拙地看着他,呆呆的一个:“嗯。”

邹吾没给他犹豫的机会,两指撮唇,忽然就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那一簇人从交谈中抬起头来,仇英反应最快,也打了个呼哨,送回一声惊喜的回应,紧接着一群人呼啦啦动起来,快步朝这边迎了过来——

“邹吾!”

辛鸾急了,顾不得身后赶来的臣属,追着心上人的脚步就要跟他走回路。

天色将晚,山峦苍茫。

邹吾闻声停下脚步,转身,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发,“好好的,我师父他们会帮你的。”

“……我走了。”

三字轻柔,辛鸾却浑身一颤。

山峦层叠,容色悠远,远处的天,是凝而不发的铅灰色,辛鸾眼睁睁地站在原地,看着邹吾化身为虎,飞快地纵跃而出,直奔着远处的雪山,飞速跑远……

临歧而别,辛鸾茫然不知所措,他喉咙发酸,想哭,想喊,可是他最终都没有,他抽出腰间那柄刀,忽地席地而坐,击柱而歌。

玉山苍茫,草甸如茵,身后是奔来的群臣,眼前是渐行渐远的爱人,辛鸾选的是古调,接天引地,凤凰啼鸣,送别有如深秋般高爽——

山河不动兮,云飞扬。

鼓角刀光兮,斩天狼。

红巾翠袖兮,道兴亡。

目离人远游兮,望还乡。

第199章 别离(14)

天衍十六年,九月,神京。

又是秋天,天高气爽,波澜不惊,阳光金灿灿地照满开阔潇洒的城池,好似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月初一日,公子襄封章华太子,国本已定,南地、中地各职司官员相继赴任,神京也开始筹备起一年一度的神京比武。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好似乏善可陈得与上一个秋天无异,威严的帝国正无声地巩固起他的权利,任何想要颠覆它的叛乱分子皆以落败收场,纵观天下,再无人可以将它撼动。

此时,铁狱通天牢外,庄珺须发皆白,缓慢而伸展地,伸了个懒腰。

距离三月二十二日华容道捕杀已过去半年,狱中无日月,老人身处其中却似乎并未受其影响,大袖一展,气度依旧辽阔,目光锐利,甚至满面红光。

“老朋友邀我去西境一游,此去路远。”他举目看了看这无双的秋日风景,恋恋不舍道,“这神京,老夫怕是要再过个六七年,才能回来了。”

说罢,他飘飘洒洒地侧身:“小子,你囚老夫数月,让老夫替你做了那么多的亏心事,老夫要走了,临走前,送件礼物罢,也算作筹资。”

在他身后,齐二贴着墙根站在阴影中,尚在白日却还是披着一件黑沉沉的兜帽斗篷,怕见光一般,将全身上下罩得是严严实实。

一开口,声音有如刀锋磨在石头上,嘶哑阴沉:“知道先生中意那小子,为您备着呢。”

说罢,他摆了下头,台阶下当即另有人赶着辆囚车缓缓行来,那囚车形制比寻常押运凡人的要打出一倍,外面罩着深黑的毡布,隔着二十步外亦能听见从里面传来的咆哮、呜呼,仿佛里面囚的不是人,而是什么被勒住嘴巴的可怖的野兽。

庄珺见怪不怪地走下台阶去,撩开那毡布探进去去看,确定无误后回身满意一笑:“成,那老夫便走了!后生你且好自为之!”说着他解下腰间的铃铛挂在囚车上,自顾自地爬上早为他准备好的马车,当即便毫不留恋地下令出发,头也不回地朝着西城门而去——

神京的秋季天空高远,那囚车上的铃铛摇摆不止,叮铃叮铃,久久地回荡在宽敞的大道上,一路西去——

而于此同时,穿过神京横平竖直的街道廊铺,穿过昂扬开阔的中央城楼,穿过王庭宫墙,琉璃檐瓦,鸾乌殿深深的寝宫里,也有同样的声响……

阿芙蓉的烟气香意缭绕,弥漫整个寝宫一股奇异的芬芳,汗水从辛远声的脸上一点点地汇聚下来。

……

……

这王庭在先帝和先太子去后便再不一样了,辛涧父子冰冷威严,王庭也再不复之前的鸟语花香,随和宽容,骇人听闻的宫廷丑闻风一般地在他们这些下等人的耳边辗转传播,让他们心惊胆战,而新任的太子殿下在前几日遇到这个花一样娇柔的少年后,已经是三日不曾出寝宫一步。

没有人说得清这个少年哪里来的,他身形柔弱,会哭,会笑,会甜甜地说话,太子妃见了他也只是笑着略点了点头,毫不干涉,可他们这些在宫中伺候的老人,一眼便看得出,这个少年到底像谁。

(……)

·

“父王,您找儿妾。”

王庭的另一侧,清凉殿重地。西旻一身淡黄色宫装,由辛涧心腹引着,在一排排厚重的架阁中穿行,踽踽细步。她有自知之明,这里机要繁多,不是她可以放肆之地,内室的层层竹简黄纸散发着浓郁的墨香,她垂着眼睛,一眼也不敢多看。

“来啦。”

帝王闲雅地靠着坐床,一方小窗下,正独臂举着书本翻看,听到她的声音,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他四十五岁了,虽然断了一只手臂,却仍然是姿容甚伟,气宇不凡:“寡人近日政务太忙了,一直没得空见你。”辛涧口气不明,目光黏在书本上一直没有离开:“过来。”

西旻温驯,盈盈拜倒,膝行着靠近几步。

辛涧垂目从书上移开,忽地啧了一声,放下书,大袖一展,俯身扯住她的手臂,直接把人拎上坐床!

“父王!”

“做不得……儿媳怀孕了。”

……

少女妩媚动人,这般原因的一求,饶是帝王定力过人,此时也大吃一惊。

他震惶,压低声音:“是谁的?”

西旻闻言拢住衣裳立刻下榻、在他脚边重新跪下:“儿妾请陛下救我——”

辛涧心底猛地窜起一股欣喜,他不及思量,俯下身去扶她,轻抚她的肩膀,“你不必害怕。不管是谁的孩子,寡人都会让他生下来的。你不必害怕。”

西旻被他搀起,却摇头,“禀陛下,儿妾有一事一直未能与您明言。”

“你说。”

西旻眼中闪出恐惧的泪光来:“儿妾与太子殿下,至今未曾行房。”

这短短的句话包含了太多信息,辛涧那点隐秘的喜悦瞬间被打得烟消云散,他先是一怒,怒她没有尽到妻子的本分,紧接着恶寒,背脊猛地滚出冷汗,最后一转念,想到西旻与辛襄的种种,嘴角边只剩一抹冷笑。

“太子妃还是想清楚,再说话罢。”

他面沉如水,松开她,声音已再无怜悯:“四月十五日,太子与你大婚,宫人来报,于那之前太子便宿过你的长春殿,你如何解释?”

他深信小丫头在说谎,辛襄西旻相敬如宾,虽恩爱不足,但默契十足,这半年来对南地主战主和一直夫唱妇随,辛涧不解这小丫头意欲何为,竟要说这拙劣不堪的谎言。怀疑悚人地惊聚着,他一时威势压人,内室骤然间似也跟着冷了几分。

“儿妾没有妄言。”

西旻心头一突,强稳住心神,“陛下说的那是今年三月二十七日,当时太子还是公子,夜有大雨,留宿儿妾的长春殿。”

辛涧抚了下发髻,不再看她,右手信手投书,自顾自翻起折子来,“嗯,偌大寝宫,孤男寡女,你们对夜谈心来着?”

安静得凝固的午后,阴沉沉地结着向晚的暑热,西旻没有缄口,亦没有理会帝王的惫懒漠然,突然间袒怀相见:“夫君心有所属,自然不会碰臣妾。”

辛涧倏地抬了下眼——

“当时殿下与妾订婚未久,受陛下责罚冷落心情不郁,这才会登临臣妾处……”

太大胆了!辛涧倏地皱眉——

可西旻却仿佛不察,自顾自地垂着头,声音因轻描淡写显出惊人的发自肺腑:“那晚雨急风骤,殿下的确来了。可殿下什么也没做,他来找臣妾,就只是抱着臣妾……哭了一宿。”

轻轻的“啪嗒”一声,折子被人撂下——

辛涧紧锁眉头,看着她,忽地露出复杂的表情来——

·

秋色又浓了一些。

七日后,一顶毫不起眼的软轿马车徐徐驶离了神京城池,御车者改头换面只做寻常装扮,若是那守城盘查的卫兵能再仔细一些,便能看出那是城郊司马的百夫长,樊邯。

“陛下,儿妾怀孕了,恐不便留在宫中,您不如许儿妾回乡生子……”

“北地公羊、颛孙作乱,齐大人久久难平,那里臣妾熟识,说不定妾还可以为陛下传传消息、效效劳,一切皆未可知……”

不便为何?自是辛襄。

那天下最有权势的一对父子,有天底下最微妙复杂的关系,帝王说不上是出于歉疚还是忌惮,略想了一下,便同意放她出宫。

神京一路向北,二百五里外便是山隘径口的天险,西旻撩开车帘,极目去眺望那澄湛蓝湛的北方的天空。

北方的秋草此时应该黄了,牧民该打肥羊了,谷源河也快结冰了,她在神京困了一年有余,终于,终于出了这牢笼了,终于,要回家了……

她轻轻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对里面还没有成型的孩子说:“崽,跟着阿娘去见见北地罢。”

她那个不算富饶却狂野强悍的家乡,闾丘家唯一的血脉,回来了。

天衍十五年,以天衍帝宾天为始,至天衍二十三年,昭帝夺位为止,后世称为五王之乱世,常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代指当时五位生前成就、威望震铄四海的王侯。

“青”者,天衍炀帝辛涧;

“黄”者,北境女帝西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