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平河第一村 > 第四十章 新店开张

第四十章 新店开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天下午,李中山又与村委几人商量营业执照该用什么名称,不过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几人略加讨论,就确定了公司名称——大石桥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然后到傍晚,李中山又去找开班车的宋师傅,商讨能否帮忙发货的问题,宋师傅也很爽快,同意给黄学武的车费打三折,货物不收费,而且可以按月结算。

李中山对宋师傅表示万分感谢,宋师傅却说因为要跑班车,所以没时间参加修路,希望村里不要对他有意见才好。李中山连说让他放心,各家的情况不同,能出的力也不相同,而且工地上急需什么东西的时候,还往往是宋师傅捎带回去的。

又过几天,因为界山上的施工面越来越小,村委就将村民分成两班,上午一班从早上六点半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一班从十二点到五点半,这样既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白天的时间,又能保证村民们拥有足够的休息和生产时间。

此时西冲界山已被挖掉一半的高度,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李中山在蹲守之余,也一直用相机记录着界山的渐渐变化;而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他的照片中,村民们那奋力开山的身影,山侧那密密麻麻的锄镐印,路上那络绎不绝的斗车,都让他无时不刻地感受着劳动人民的伟大。

有一次,李中山将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古有愚公,欲穷尽子孙之力移王屋太行,那场面虽然宏大,但毕竟是神话;而今有我们大石桥村千百村民,他们以一锄一镐之力挖通出村之路,这工程虽然普通,却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虽然我也佩服愚公的勇气和决心,但我更震撼于大石桥村千百名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持!”

李中山发文不到半天,就有超过一大半的好友纷纷给李中山点赞和评论,评论中大多都是赞美和震撼之辞,但也不缺对大石桥村的美好祝福。

而好友们的回复不仅让李中山感到莫大的温馨和慰藉,也让他对自己身负的工作和使命有了更深的归属。

又过几天,已经是二零一六年了。李中山将一批统计表格送到乡里,并向乡领导汇报一年以来大石桥村的各项工作。

如果只看表格上统计的各项数据,大石桥村依然没有脱贫的迹象,甚至各项指标与往年相比并无多少区别,但乡里的领导却都很清楚,自从李中山被派到大石桥村之后,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而对于大石桥村的村民们来讲,虽然李中山驻村还不到半年,却已经做了几件实实在在的大事,尽管这些事没有让所有人满意,但也让很多人看到他李中山并不是在村里打酱油。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说李中山年轻没经验的人在渐渐变少,与此相反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能力持正面看法。比如随着信号塔的修建以及西冲公路的开工,大部分贫困户们对来年的脱贫项目也有了不一样的期待。

甚至于就连刘木生也自己找到村里,要求加入河滩种瓜项目,这其中固然有老村长劝导的作用,但也从侧面说明李中山逐渐在村民中积累了信任,否则刘木生只需外出打工也照样能挣到钱,又何必厚着脸皮来求一个他一直不想搭理的人?

当然李中山对此当然是一万个欢迎,也几乎就在刘木生表示同意的当天,他就让黄国勇给县农科所联系,要追加订购相应的种子和化肥等东西。

为了支持大石桥村的脱贫项目,八里乡也早就将大石桥村新一年的办公经费和扶贫专项基金拨到账上,其中办公经费是十万元,扶贫专项基金是二十万元,加在一起也就三十万元。但村里光统一购买西瓜种子、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东西就得二十万出头,所以光从这一点来说,大石桥村的脱贫项目就输不起。

李中山和村委几人一方面在创造条件帮助村里脱贫,另一方面也在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条件去增加村民们的收入,比如开网店卖毛竹笋。

毛竹又称楠竹,在以前经济困难的时代曾是战略物资,所以那时候国家才大力号召种植,大石桥村也是在那时响应号召扩大种植的,并最终达到现在几百亩的规模。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钢铁产量的提高,大石桥村的毛竹就渐渐地退出市场,后来以至于连卖出去都难,甚至到最后只剩制作农家工具一个用途了。

所以当村民们一听说毛竹笋也能当蔬菜卖的时候,那是相当意外的;他们当然知道毛竹笋是可以吃的,但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有人愿意花钱买它们。

李中山几人一边给有毛竹园的村民们提前打招呼,让他们做好挖笋的准备,另一边忙着申请营业执照和网店。等到一切都办好之后,又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

这时村委几人除了在界山上轮流值班以外,又都开始忙着往外推销起毛竹笋来。

不过这次唱主角的却不是李中山了,而是黄会计的本家侄子黄学武。因为网店的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市场营销,黄学武就结合以前在网店打工的经验和毛竹笋的特点,特别提出了几个建议。

比如第一个就是可以明确地告诉买家,下单之后才会去挖笋,这样既能完美地掩盖发货速度慢的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竹笋的新鲜度,但最重要的是,买家一般都能接受这个理由。

第二个就是开店的促销活动;在进行多天的市场调查之后,黄学武建议可以按八斤竹笋包邮价五十元做促销活动,这样算下来再扣除物流成本,村民们卖出价就差不多有五元一斤了。

第三个就是发动亲戚朋友们捧场,并在收到货之后给予好评,这样才能将店铺的排名快速提升上去。

所以几乎是网店刚一开张,李中山和黄国勇就开始发动各自的人脉对网店进行宣传和推销。李中山能发动的自然就是父母亲戚和大学高中同学了,尤其是李母,在尝过大石桥村的毛竹笋之后,对推销之事比李中山还要热心。

黄国勇则重点向他那一大帮同学和师兄师姐们推销,他们中间有一些懂行的专家,只凭几张张照片和一些简单的介绍,就能看出毛竹笋背后隐藏的品质,所以黄国勇推销起来也比较容易。

不过黄学武特别提到,在介绍别人下单时不能直接搜索店铺名称,一定要有关键字搜索,否则系统有可能判定网店在刷单,这样反而不利于网店的长远发展。

所以几人经过简单讨论,就把搜索关键字确定为“现挖现卖”和“脆爽可口”,这样别人在搜索这些关键字之后,很容易就能找到大石桥村的店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