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一行字出自《道德经》,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天与地是不仁慈的,他们把天下的万物多当做了是祭祀用的草扎的狗了。
可实质上,联系全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似乎为反问句比较妥当。
若天地不仁,则天地更无道无德,天无道无德则万物无生。所以天地不会视万物为刍狗,因为万事万物在其眼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的;而圣人也不会视百姓为刍狗,只会以百姓心为己心,所有人在其眼中并无差别。
这一段内容,元清微在这十多年里,早已不知读过了多少遍,也有着自己的领悟。
在他看来,这一段话,于人而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本质上是虚无缥缈的天地大道,可以作为心灵一时的寄托,却不能整天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其无私无情,
而人这一生所做的所有取舍和得失,其实都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变化的源头在于自己本身。
就仿佛天地一般,自身亘古不变,而万物自然却在不停变化,仿佛一个巨大的风箱,万物都生活在风箱之中,静止不动便毫无变化,一旦动了起来便是变化无常,再无停歇之日。
生活在这个大风箱里,我们每个人却要去适应时刻的变化,这便是作为人的生存之道。
而你若是想要以此作为根基,超脱天地,那莫过于是学习圣人之心,正所谓“圣人行天之道,至善如水,契道德,其所思所行至诚于道,无不道,无不仁”。
简而言之,想契道,先有德,想有德,先修思;至善至诚,方能得道。
也正是元清微对于这段话的了解,以及对于《道德》真经的熟悉,他才更清楚,战神殿内,这一段话中蕴含着同《道德》真经上一般无二的气息。
元清微闭了闭眼睛,继续向内看去,这战神殿整体笼罩在一片柔和的青光之下,而光源则是位于殿之中仙人的道场。
虽然同天地也是有何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外界天地想要干涉战神殿内部,其实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因此,元清微在战神殿前,毫不犹豫的惊动魔龙,一方面是为了阻拦宁道奇等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逼迫向雨田,做出选择。
元清微很清楚,已经将分神重新收回的向雨田,必然对自己的来历,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甚至知晓自己不是这个天地的人,也没什么奇怪。
可猜测出这个结果,对于元清微而言,影响也不大,还没有将自身阴神完全融入天地的向雨田,没办法将这些东西告知天地意志。
或者说,告诉天地意志也没有用,经历了这么多世界,元清微对于天地意志的运转规律,也是有了相当系统的了解。
他非常清楚,在战神殿这样的环境下,元清微自身只要没有直接在向雨田面前表现出一些严重“违规”的行为,刺激天地意志。
天地意志八成会选择在元清微出去后慢慢炮制,而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能量,破开战神殿的隔离,对他动手。
这也就迫使面对魔龙的向雨田必须要做出选择。是选择追入殿内,询问元清微的来历,以及可能存在的正确的破碎之法,还是选择将宁道奇等人镇压,种下魔种,方便到时候引导天地意志降临,彻底把元清微留下这里。
他若是选择后者,就必须先解决四个大宗师和一个等同于大宗师的天刀,这对于刚刚和自己分神一战,消耗不小的向雨田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并且,时间一旦拖久,谁也不知道先进去的元清微会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直接离开。
这种可能性或许比较低,但向雨田不愿意冒险,所以他就是选择了前者,而这也是元清微最希望看到的场景,因为这样的向雨田对元清微来讲,也就只是个比较麻烦的存在而已,威胁度直线下降。
甚至,元清微有把握在告知对方破碎虚空的奥秘后,向雨田还非常有可能倒向自己这一边,毕竟战神殿内,就有一个非常完美的例子。
元清微走开两步,向着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的几个大字,向雨田目光跟着变化,就是看到哪里有一个人盘膝面墙而坐,背影魁梧,服饰高古,不类近代。
ps:这章前半段写的略痛苦,然后日常求可怜,求订阅,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