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黄巾神将 > 第381章 徐庶归科举在即

第381章 徐庶归科举在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徽终究,还是没能在吕布败逃前,杀进魏郡。

袁绍派去兖州的大军,已经退回冀州。

同时又新招募了三万大军。

如果加上曹操手中的兵力,赵徽在兵力上也没有优势。

虽然如此,但是赵徽并没有马上撤退。

曹操不一定会马上和袁绍联手。

相对于袁绍来说,只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曹操肯定会帮助袁绍,但是在袁绍没有生死危机前,对袁绍的帮助是有限的。

曹操重新夺回兖州,同样需要稳固。将隐患全部清除。

这个时候,他抽不出太多的力量去帮助袁绍。

但是袁绍才帮助过他,曹操也不好意思马上就翻脸不认人。

暂时只派了李典乐进率领三万人,去支援袁绍。

毕竟袁绍现在面对赵徽,虽然压力大,但是还不至于有覆灭之危。

等赵徽的大军快打到邺城的时候,曹操才有可能出动更多兵力支援袁绍。

曹操现在还是要以收拾兖州残局为主。

赵徽的大军在到达界桥后,终于遇到了袁绍的阻拦。

赵徽的战略并没有因为打下常山,而有所改变。

他在常山驻留了一个多月,就是要消除掉各个隐患。

保证自己的后路不会出现问题。

如果战争失利,赵徽也可以直接退回幽州。

大军驻扎在界桥,赵徽和袁军继续对峙,除非有非常好的机会,不然的话,赵徽不会主动去攻打袁军营寨。

最多就是派典韦赵云,到袁军辕门前搦战。

至于颜良,虽然说愿赌服输,他是归降了赵徽,但是现在的状态很不好,不要说上阵杀敌了,赵徽甚至担心他是不是哪一天就直接挂了。

现在的颜良,可没有半点猛将的样子,如同一个废人。

赵徽废了这么大的心力,才让颜良归降自己,他可不想弄来的只是一个没有用的废物。

但是赵云带颜良回来的时候,郭嘉贾诩等人,全都见过颜良,也开导过他,但是颜良并没有改变。

很难说服一个已经在钻牛角尖的人。

按照郭嘉的意思,只能是等颜良自己想明白。

着个时间,可能是三五天,也可能是一个月。

也可能颜良这辈子就这样了。

如行尸走肉一般,过完他后半辈子。

常山一战,赵徽俘虏的三个袁绍高层马仔,现在只有高览在位赵徽做事。

沮授还是宁死不降。

颜良已经半废。

赵徽让人先将沮授送回幽州。

希望沮授在看到幽州和冀州的区别后,态度上会有所改变。

徐庶也跟着一起回去。

赵徽和袁绍之间的战争,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而幽州的第一次科举的时间已经临近。

赵徽是回不去了。

只能让徐庶先回去,全权负责第一届科举的一切事宜。

科举制,赵徽早就和徐庶郭嘉等人进行多次商量。

一切规则都已经订好了。就连考试的题目,赵徽他们也都已经出好。

只是没有公布出去。

题目只有赵徽贾诩徐庶三人知道。

第一次的科举,赵徽认为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

一共是三个科目。

文科,主要考的内容是儒学,以及律法文章等。

数科就是和算数有关的。以实际情况为例,诸如户口统计,田地划分等内容。

武科考的是兵法战阵,以及个人武力。

第一次的科举,不管赵徽和徐庶郭嘉准备的多么充分,真的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问题。

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这第一次,就是要向所有人表明,科举制已经正式推行,谁也无法更改。

赵徽势在必行,同时也在告诉那些世家和寒门子弟,赵徽是认真的,并不是随便说说。

很多寒门子弟,都已经赶到蓟城。

但是当初反对的世家,他们的弟子更多。

一共有一千多人参与,其中寒门子弟不过三百人,剩下七百多人全是各个世家豪族的小辈。

他们反对科举制,因为察举制是在他们控制中,他们想让自己的晚辈成为孝廉,不过就算一句话的事情。

就算这个晚辈是个白痴,什么都不会,他也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官位上。

所有事情,自然会有其他人帮助他完成。

他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

现在换成科举制,世家的人还能不能成为官吏,完全是靠他们自己的知识,他们的家族,给与他们的帮助变得非常有限。

他们比起寒门子弟的优势,就只在于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会更轻松一点。

可以拜名士为师,想要什么书籍,都可以直接花钱购买。

科举制虽然给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条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

但是一切还要靠他们自身的努力。

寒门子弟的七点,还是要比那些世家子弟要低得多。

这一点,赵徽现在还无法改变。

不过任何时代,富裕的人,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比穷苦的人多得多。

并州幽州两州之地只有三百寒门子弟来到蓟城,参加这第一届的科举考试。

凉州之地的寒门子弟,不可能只有这三百人。

只是更多的人,就算想来,他们的经济却不允许。

根本拿不出数千钱,用于路上的花销。

更多的寒门子弟是想来而来不了。

但是更多的世家子弟,不是不能来,而是不想来。

这七百人,不过是世家派来试一下水的。

根据寒门子弟数量,他们派出了两倍的人数。

就算科举制给寒门子弟开了一条希望之路。

这些世家的人,也要把这条给堵住。

就按照赵徽之前说的,只录用前一百名。

按照平均来算,世家的人占七十,寒门占三十。

但是世家的人,一个个都非常骄傲,他们根本就看不起寒门子弟。

不认为前一百名,会是一个均数。

他们不觉得寒门子弟和他们会是一个水平。

既然是公平公正的考试,寒门子弟的成绩肯定不如他们。

就算有几个易数,一百个人中给寒门子弟五个,就已经差不多了。

这是他们这些世家的底气。

他们占据了科举人数的七成但是在录用上,他们的人数要占据九成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