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极度敏锐
要说王平安的固执也不是没有道理:“家母与凝思,非但无怨无仇,甚至待她一贯宽厚,凝思不可能自生恶意谋害家母及庶母,甚至还要牵连上三妹,她必定是受人指使,也只有郑氏,同家母同庶母两皆结怨。”
不过春归也确信自己的判断,认定郑氏做不成这幕后真凶:“先,论仇怨,郑氏和令堂、白氏之间并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算是论利害,也远不至于;再者,要若郑氏当真是收买凝思的人,就不会散布传言,企图坐实凝思是听令堂之令行事,毒害白氏,因为郑氏若早知令堂会被毒杀,又何必多此一举,往令堂身上泼污水呢?”
凶犯的目的很明确,这就是先害白氏,再害周氏,坐实三姑娘为母报仇毒害嫡母的罪行。
虽说凶犯为了让人相信三姑娘有足够的动机,少不得嫁祸周氏毒害白氏此一过程,可这个嫁祸的人,当然不能是凶犯自己,否则周氏身亡之后,惊动了官衙审讯,把涉案人员统统鞠问,假设郑氏是真凶,她哪来的自信凝思及她自己定然挨得过刑问?而且就算郑氏坚信自己能够挨过刑审,逃脱杀人的指控,但却有犯诋毁周氏间接导致周氏死亡的罪过,律法上周氏为妻郑氏为妾,虽说郑氏没有直接杀害周氏,但追究起来也逃不过刑责。
杀敌一千自损五百,郑氏要真如此蠢笨,又是哪来的手段策划这起迂回的毒杀案呢?
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王平安好不容易明白过来,勉强接受郑氏“清白无辜”的说法,却又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中:“可要是真凶并非郑氏,恕在下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会如此仇恨家母。”
关于这一疑问,春归也暂时无解,她只建议道:“要想察明真相,唯有引蛇出洞。”
而需要紧盯密防的人,当然就是最大的嫌犯凝思。
春归好不容易才和王平安达成共识,却又疑惑兰庭太过平静了些,直觉兰庭的察探要比她有更大的进展,难道他已经锁定了幕后真凶?脑海里这想法刚刚掠过,春归的好奇心就再难抑制了,虽说她也有好胜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察明真相,不过这个案件实在太多匪夷所思的地方,让春归疑惑不已,她迫切的想要得知兰庭的见解。
但兰庭这回却把高深卖弄到底的模样,只敷衍道:“我若把见解相告,岂不太没趣了?辉辉还是废些思量才好,毕竟,也拿不准那凶犯究竟要等多久才会动手。”
于是春归只好作罢,想着静待毒蛇出洞,抓个罪证确凿,不料这一日傍晚,负责盯梢珍姨娘的渠出却有了重大现。
说来渠出对这回的差使,起初实在没有放在心上,是因她根本就不认为珍姨娘能够指使得动看上去确然像是个死心眼的凝思,在渠出看来,指不定凝思就是个被愚忠思想侵蚀得魔障了的蠢人,不愤白氏掌家而主人周氏倒手无权柄,才自作主张害杀白氏,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幕后真凶。
于是当几日下来,渠出觉珍姨娘和凝思确实楚河汉界,毫无瓜葛的时候,就越来越三心二意,不屑春归这回的失算犯傻,硬要把简单的案情想得无比复杂,怎么就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愚蠢极端的仆婢呢?
不过渠出到底还是个机智的魂灵,不屑归不屑,却真让她现了珍姨娘的一点异常。
那就是珍姨娘的感观也异常敏锐,和顾门宗家的吴氏有得一拼。
表现为只要渠出和珍姨娘共处一室,珍姨娘都会警觉,推开窗户往外窥望,分明是疑心有人在监视着她。
又说周氏自从病重,连王久贵都时常过来看望,为了表示对嫡母尚且不失孝敬之心,王三爷也只好日日过来露上一面,谁让他可以轻视出身贫贱的嫡母,却不敢不敬一家之主的父亲呢?要是激怒了王久贵,他们家虽然只是一介商贾,却在迹后也是备制了一根极为结实的“家法”的。
便是这日,王三爷前来问候嫡母的途中,迎面便见珍姨娘从廊庑的另一头过来,他立即拉扯了嘴角,把双原就细长的眼角笑得像一条线缝,偏那目光似带钩子一般,往珍姨娘的身上刮蹭着。
原本心不在焉远远坠在珍姨娘身后的渠出,窥见和珍姨娘在僻静之处“狭路相逢”的王三爷竟然是副这样的神色,立时警觉起来,飘得老高直接跨越了珍姨娘的头上,落在王三爷的方向,她便惊见寻常在周氏院中,对王三爷不搭不理的珍姨娘,此时竟然也是一副双目含情的模样。
有奸情,必须有奸情!!!
有此现的渠出极为雀跃,也顾不得是否触珍姨娘的警觉了,因为她隔得太远,根本听不清两人间的交谈,眼看着“干柴烈火”就要遇上,渠出只能靠近。
她立即便见珍姨娘的步子一顿,神色忽而端凝,只这回却没有东张西望,但俨然从一枝探出墙头的红杏,变换成一窝风吹不动的芦荟,要多一本正经有多一本正经。
只是论得珍姨娘的感知多么敏锐,也不可能看见渠出的魂影,她纠正了神态,并用语言提醒王三莫太失格:“三爷这是前往看望太太?婢妾是往内厨,看一看晚餐有没准备那道当归獐肉,这些天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