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现在的熊孩子
泰妍到底还是把衣服给换了,说是换倒不如说是又买了一套,上次泰妍只选自己喜欢了忘了这世界上有合适不合适这码事了,泰妍还给小凤换了一套,反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用不着穿舞蹈服了,也不急于一时。
买完衣服先把郑秀妍送回了家,泰妍这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一时冲动后泰妍又后悔了,她不该为了面子就花钱又买了套舞蹈服,一下子又一千多万出去了,泰妍可不想给小凤留下败家的影响,虽然败家的事她还真没少做,例如装了满满一柜子的各种手机,小凤觉得泰妍的那些藏品完全可以诠释下近些年手机的发展史。
当时泰妍还特别庆幸小凤不知道有些古董机的价值很高,例如苹果的前几代不怎么成功发行量很小的手机,当时泰妍就决定再也不败家了,结果今天脑袋一热就忘了。
泰妍在那思考该如何挽回形象,小凤则是不想主动找话题,泰妍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小凤可不想成为玩火自/焚的人。
一路无话夫妻二人很快就到了家,小凤不得不承认职业司机就是职业司机,开得又快又稳,怪不得少时都喜欢让保姆车接送,小凤觉得少时当初买车绝对是一时冲动,泰妍那两辆车都放在哪里落了好久的灰了。
坐电梯上楼,刚出电梯门就有一个人影向小凤冲了过来,冲过来的时候还大喊着“舅舅!”
“智浩啊,你这是要干嘛?”小凤一把接住了小智浩,看到收拾的挺整齐身上还背了一个小书包的小智浩小凤有点疑惑,是放学了家里没人,不应该啊,姐姐应该在家啊。
“舅妈好,我要离家出走。”虽然一脸愤慨,但是小智浩还是先跟泰妍打了个招呼才回答小凤的问题,不得不说罗静恩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不但把刘在石的父母照顾的很好,也把小智浩教育的很好,如果泰妍能成为罗静恩那样的女人就真的是完美了。
“我没听错吧,你要离家出走?”小凤一脸惊愕的说道,虽然到了小智浩这个年纪的小男孩都很皮很淘,但是也不至于玩离家出走吧。
“没错!”小智浩绷着小脸回答道,他想以此来表达自己态度的强硬。
小凤真有点不理解这么大点的熊孩子闹什么离家出走,小凤只能看向打开门往这边偷瞄的罗静恩,小凤觉得这个时候罗静恩这个当妈的应该站出来解释一下了。
小凤万万没想到的是罗静恩只给他打了一个让他过去的手势就把门给关上了,那样子就像是默认了小智浩离家出走的行为,这可真是亲妈,小凤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孤陋寡闻了,现在的韩国家长都用这么新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了?
“那你能告诉舅舅你离家出走去哪吗?你知道离家出走想很容易,但是做就难了,首先你有钱吗?没有钱的话有谋生手段也可以,遗憾的是像你这大连打工都不行,没钱就没吃的住的地方,还要担心会不会被坏人带走,智浩啊,你还想离家出走吗?”身为舅舅在亲爹亲妈不给力的情况下小凤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小智浩打消这么危险的念头,虽然小凤在对付熊孩子方面没什么经验,但是连哄再骗配合适当的威吓效果应该不错。
“舅舅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所以我选择离家走出到舅舅家,这样就不用担心那些问题了,舅舅不会把我卖点吧,更不会逼着我去上街行乞吧。”小智浩送给小凤一个鄙视的小眼神,他是小没错,但是不代表他傻啊,他离家走出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找罪受的。
小智浩的话让小凤无比的郁闷,感情他担心了半天小智浩所有的离家出走就是出走到对面门啊,怪不得姐姐罗静恩一脸的淡定一点都不着急。
熊孩子的话也取悦了泰妍,能让小凤吃瘪的人和事真心不多,泰妍抱着小智浩笑得那叫一个开心,小凤的郁闷瞬间加倍了。
“智浩啊,舅舅收留你没问题,但是总不能让你天天在我家白吃白喝白住吧。”小凤决定给离家出走的熊孩子添添堵。
“可是你是我舅舅啊,难道你还准备管我要钱吗?”小智浩瞪着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问道,小智浩觉得小凤这个舅舅比他爸爸对他都好,要不也不会把小凤的家选做离家出走的目的地。
“提钱多伤感情啊,但是你必须要用劳动换取吃喝住,舅舅请你吃一天饭可以,但是时间长了舅舅就养不起你了。”虽然有段不光明,但是小凤觉得自己这么做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例如吃完饭负责洗碗啊,每天陪囡囡玩一会啊,小凤觉得自己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小智浩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看向泰妍,虽然他跟泰妍这个舅妈接触有限,但是小智浩还是知道拿舅舅没办法的时候可以走舅妈这条路,相比于小凤这个舅舅,泰妍这个舅妈就好对付多了。
泰妍果然就吃这一套,生完女儿没多久的泰妍正处于母爱泛滥的阶段,在小凤看来小智浩的行为是熊,但是在泰妍看来就是可爱啦,舅妈一出舅舅只能妥协,小智浩跟着泰妍进了门,进去前还不忘递给小凤一个得意的小眼神,小凤在心里吐槽了一句熊孩子只能郁闷有泰妍这样的老婆真是一大辛事,动不动就会给他来点“惊喜”或者坑他一下,还时不时的就给他找点事做。
一进门小智浩就把书包一扔,轻车熟路的去厨房给自己和泰妍到了杯果汁,就没小凤的份,熊孩子的报复来的就是那么快。
看到泰妍带着小智浩去看囡囡了,小凤准备去姐姐家一趟,不了解情况就没发言权,在不知道小智浩为什么离家出走的情况下小凤能做的真的有限,看小智浩那别扭的走路动作估计是被打屁屁了,因为什么小凤真的很好奇。
“静恩啊,你就不能过去看看情况吗?你不去,能不能让我去看看。”小凤一进门就听到刘在石在那唠叨,结果小凤很荣幸的第一次看到了狂化版的姐姐。
“呀!刘在石,刚才打孩子的时候可没见你反对,现在知道心疼了啊,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罗静恩的咆哮也没能阻止刘在石的碎碎念,反而是看到小凤了刘在石停了下来。
“凤恩来了啊,智浩在你家了吧?”刘在石的担心都写在了脸上,估计要不是罗静恩拦着刘在石早就冲出去找儿子了。
“姐夫啊,不是我说你,怎么能打孩子呢?特别是像智浩这么大的孩子,你不是最擅长以理服人了吗?怎么处理家事的时候反而动上手了,体罚可解决不了问题。”虽然小凤很赞成用打的方式教训熊孩子,但是身为弟弟他必须要站在亲姐姐这边,必须谴责刘在石这种行为。
“挤什么眼睛啊,别整这些没用的,我必须要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你居然敢打我外甥,姐夫啊有空是不是跟我一起健健身啊,就去钟国哥哪里,我保证下手轻点,就该给打孩子的家长一点教训。”看到刘在石挤眼睛,小凤觉得必须得展示下自己立场的坚定,他要做一个给外甥撑腰的舅舅,可别以为姐姐娘家没人了,他这个娘家人可是很给力的,不但住得近随叫随到而且武力值方面相比于刘在石也是爆表级别的存在。
“弟弟啊,听你的意思你也应该挨打啊。”小凤正在考虑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坚定些,结果背后就传来了罗静恩冷冷的声音,小凤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虽然话里的信息有限,但是小凤还是明白自己会错意了,打小智浩的是罗静恩这个当妈的。
“当然了,有句俗语叫棍棒底下出孝子,特别是小智浩这个年龄的小男孩,不用打给他张长记性根本就记不住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动手的是罗静恩那么就绝对不是什么小事了,虽然小凤想不到小智浩这熊孩子到底做了什么让罗静恩这么生气,但是支持姐姐是必须的。
还好罗静恩没难为小凤的意思,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罗静恩已经后悔了,但是她现在不能表现出来。
“这句话说的好,要不是你姐姐动作比我快,我也绝对会动手。”刘在石也选择了支持罗静恩,之前罗静恩打小智浩那阵刘在石是想把女子单打变成男女混合双打的,但是他抢不到出手的机会啊,而且他也被暴怒的罗静恩吓到了,从结婚到现在罗静恩还是第一次这么生气。
“你不跟这添乱就不错了。”罗静恩白了刘在石一眼,然后就让小凤坐了下来,打也打了,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收场了。
听罗静恩介绍刘在石在一旁补充,小凤才了解到了事情的始末,今天是发期中成绩单的日子,一贯成绩十分不错的小智浩居然考了三个零分,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一贯动口的罗静恩动手,在询问考出这样成绩因为什么的时候,小智浩给了一个无比强大让人感到蛋疼的回答。
范甘迪一言不发,胡思乱想着,杨瑞又开口了。“杰夫,别犹豫了,想进攻好没第二条路可走,只能改变首发阵容。控卫得换,4号位更得换。”
“你不会又想说让查尔斯替补吧?”范甘迪摇了摇头。奥克利是尼克斯强硬的象征,是他最喜欢的球员之一。
“没错,他打替补,两套阵容都有好处。”
“我们首发防守强度会降,季前赛他们没有拼尽全力,进了常规赛我们能赢。”范甘迪有点不高兴了。
“或许能赢,但赢的不容易,你不该把赢球希望寄托在老将的拼搏精神上,帕特里克35岁,查尔斯今年34岁,巴克快38岁了,内线在老化。你让他们去和年轻人拼肌肉,能保证赛季中不受伤吗?”杨瑞据理力争,语气也冷了下来。
他最担心的始终是伤病。球员常规赛发挥再猛,伤了进季后赛也是送菜的,因为球星受伤季后赛陪跑的事例数不胜数,这是最让人郁闷的出局方式。
范甘迪问:“如果减少老将出场时间,常规赛成绩怎么保证?”
“打强队的时候上球星,打弱队轮换锻炼新人,我认为尤因出场30分钟左右,保证效率就足够了。”杨瑞觉得很简单,仿照马刺。
在他前世,马刺自从1997年选中了状元蒂姆-邓肯,到邓肯退役都没缺席过季后赛。
邓肯2000年膝盖就遭遇过严重伤病,打到退役依旧效率很高,马刺的强大靠的就是阵容轮换,波波维奇发挥每个球员特长,保证核心的体力充沛。
吉诺比利生涯从来不曾场均得分20+,场均最高出场时间31.1分钟。如果换支球队,他数据肯定更好,但很难做到40岁依旧在联盟征战。
姚名呢?31岁就退役了,和没有数据大爆发过的吉诺比利相比,谁混的更成功,你能说是姚名吗?
范甘迪又摇了摇头。“这样帕特里克不会答应的,出场时间特别短,他会得到什么数据?没数据怎么证明自己是巨星?”
杨瑞正色道:“我可以和帕特里克聊,让他用另一种方式打球,好数据不见得非的得分吧?抢篮板,策应进攻,照样有数据。杰夫,我觉得你该说服其他人减少出场时间,保证效率。如果效率降了,打的久未必是好事,尤其拉里。”
范甘迪笑了。“那你为什么执着的让查尔斯替补?让拉里替补不行吗?”
杨瑞解释:“因为拉里打4号位效率要比打3号位高得多,他的速度防小前锋不够快,打大前锋则有优势,力量强能抗住人,对上大个子能突破,能拉出去投篮,我们应该利用他的特长。”范甘迪下不了决心,看向另外两个助教,都没有开口的意思。
这不是奉承主教练的时候,他俩都觉得杨瑞说的有道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