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个久远的故事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官场豪门最新章节!
听着司正平勉励的话,康毅心头的阴云驱散了不少,他一直以为,和司慧珊的关系会遭到司正平强烈的反对,没想到司正平倒是挺开明的。康毅想,如果他反对的话,今天的会面就不会在这么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了。
桌子底下,司慧珊纤纤玉手轻轻握住了康毅的手,美眸含情冲他微微一笑,显然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康毅也展露出灿烂的笑容,用力反握住司慧珊的手,似乎再用这种方式证明着对她的爱。
服务员进来,问司正平要不要上菜,司正平点头应允。
菜很快上齐,酒是茅台十年陈,服务员拧开酒盖,随之,茅台的醇香便溢满了包间。服务员给大家一一倒满,说了声“请慢用”,便退了下去。
岳山端起杯子闻了闻,笑着称赞道:“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司正平笑道:“岳山兄也知道这个典故?”
岳山微微一笑,说道:“略知一二吧,倒让司书记见笑了。”
司正平摆摆手,说道:“早闻岳山兄才华横溢,就不必过谦了吧。”说完,他明亮的眼神往岳鹏翔脸上瞥了下,最后定格在康毅脸上,又说:“现在的年轻人,恐怕知道这个典故的不多了。”
司正平带着考校味道的话让康毅感觉到有些好笑,他低下头掩饰了一下,抬头说道:“司叔叔,要不,我说一下?”
司正平略感诧异地问:“你知道?有意思了,好,说来听听。”
“历史上最早记录赤水河畔酿酒史的,为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公元前130多年,汉武帝刘彻饮到来自夜郎,也就是现在的黔北一带所产的名酒‘枸酱’,情不自禁地赞曰:‘甘美之’。以后便有了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到贵州开辟夷道,专门绕道茅台所在的仁怀的历史,有道是‘汉家枸酱为何物?赚得唐蒙益部来。’茅台古称益部,而枸酱,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带生产的用水果参加食粮经发酵酿制的酒。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请司叔叔指正。”康毅微笑着娓娓道来。
“好小子,这段历史你也熟悉,厉害啊,”司正平称赞了一句后,问道:“说的倒是没错,但我有个疑问,这些历史,都是谁教给你的?”
他这一句话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尉迟文慧更是暗暗吃惊,以她对司正平的了解,自家老头子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某个年轻后辈交口称赞的,今儿真是奇怪了,三番两次的夸赞康毅,言语中全是欣赏。
康毅解释道:“小时候我跟随母亲和外公生活,外公是位饱学之士,对中国古代史有所研究,在他的熏陶下,我慢慢地也对历史有了兴趣,在他的指导下开始读一些史书。”
司正平点着头,又问:“康毅,我冒昧的问一句,你外公的名讳是?”
提起外公,康毅明亮的眼神一下变得黯淡无光,他说道:“外公名叫康思言,是明代文学家、翰林院编修康海的后人。”
司正平感叹道:“难怪,难怪呀,你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早在二十多年前,为响应伟大领袖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我跟随京城选派的一千多名热血青年去了湘南淦州县下乡,到了后,我和六名同学被分配到岭西公社下坝村,你们年轻人大概不知道,岳山兄和博明老弟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肯定知道,上山下乡嘛,说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其实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本质上就是去接受一个非常严酷的锻炼。”
岳山和顾博明点着头,婉茹婉怡姐妹俩也被司正平的话吸引了,望向他的目光带着崇敬,思绪也仿佛随着他的话飘向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康毅心想,下坝村不正是我的邻村吗,原来司正平在下坝村插过队。
喝了口茶,司正平继续说道:“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天不亮就得下地干活,劳作一天后筋疲力竭,倒在床上就不想起来,平日里也没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枯燥无味的日子消磨掉了很多年轻人的理想。打小我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叫闲不住。大概也是因为年轻气盛吧,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后我就四处瞎逛,我记得有一天下午,正在瞎晃悠的我被支部书记刘旺福逮住了,他喊住我,让去隔壁杨柳村他亲戚家送高粱饼子,我左右没事,索性就替他跑一趟吧。”
“说实在的,我愿意去也是看在高粱饼子的份儿上,整整十个高粱饼子啊,在那个按人头定粮的年代,高粱饼子的诱惑力比漂亮女人大得多。”
大家被司正平的俏皮话逗得哈哈笑了起来,尉迟文慧则哭笑不得的瞪了司正平一眼,似乎是嫌弃他这话说的太过分了。
“这一点我同意,那个年代里,能吃饱饭就不易了,谁眼里还有漂亮姑娘啊。”顾博明附和道。
苏婉怡听了他的话,悄无声息的在下面掐了他的腿一下,顾博明哎呦一声,又引得大家笑了起来。
司正平说道:“看我,光顾着说话了,倒是怠慢了大家。来,我提一杯酒吧,这第一杯,为了我们共同经历过的美好岁月干杯。”
大家纷纷响应,站起身高举酒杯,凑在中央碰了一下,饮下了杯中酒。
放下酒杯,岳山笑着说:“司书记,你继续啊,我们正听得入迷呢。”
司正平哈哈一笑,夹了块鱼放进岳山面前的餐盘中,说道:“你老兄吃着,我继续说,这十个高粱饼子到了我手里,我心想雁过拔毛是咱新时代知识青年的优良传统啊,怎么着咱也得克扣下两个吧,于是我边走边吃,到了杨柳村刘旺福亲戚家,十个饼子就剩下六个了,跟他们当家的一说刘支书打发我过来送六个饼子,当时心里还挺忐忑的,没想到人家欢天喜地的接下来,临走时还一个劲儿道谢,我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回去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个手拿线装书的老先生坐在村口的石头上认真读着,心里好奇,便凑过去搭腔。”
“老先生很和气,笑着跟我说:你也喜欢读书?瞧你这娃子怪面生的,不是杨柳村的知青吧?我也笑了,说:我是隔壁下坝村的,奉了支书的命令来给他亲戚送高粱饼子。老先生从口袋里掏出方手帕递给我说:娃子,快擦擦嘴上的碎末末,回去后让你们支书看出来你半路上偷吃了他的饼子,不踹你两脚才怪。就这样,我和老先生结识了,后来知道他是从湘南省城下放到淦州五七干校学习改造的,下放之前是省里的教员,就更对他佩服不已了,老先生爱读书,我也是个好书之人,跟他认识后我三天两头就往杨柳村跑,来往频繁了,我就和老先生成了忘年之交。”
“我记得,老先生藏书无数,屋子里一个简易书架上大多数是历史类书籍,他那个屋子一般人别想进去,对我却全程开放,书架上的书我随便翻,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史记》,在我离开淦州回京之前,我把老先生的藏书全翻了个遍。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时候读书忘了吃饭,老先生就把他仅有的口粮拿出来,下到锅里煮成糊糊让我果腹,要知道老先生老伴没得早,还有个一儿两女三个孩子跟在他身边,虽说三孩子都大了,可以干活挣工分帮助老先生养家,可是在那个年代里,挣的工分根本没办法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老先生如此待我,实在是让我永生难忘啊。”
听到这里,康毅基本上弄清了事情的脉络,他禁不住出言问道:“司叔叔,您说的老先生,不会就是我外公吧?”
大家也都愣住了,实在没想到,司正平跟康毅外公还有这么一段渊源。
尉迟文慧插言道:“没错,这位老先生就是康毅的外公康思言,不怕大家笑话,我和正平,也是在那个年代相识相爱的,因为经常陪着正平去杨柳村,我也对康先生记忆犹新。”
司慧珊惊诧地呀了一声,咯咯笑道:“这段历史怎么从来没听你们提起过呢?”
尉迟文慧笑着剜了司慧珊一眼,说道:“多少年的事情了,跟你这个小丫头说什么。”
司慧珊又笑了起来,看向康毅的目光中尽是温柔。
司正平感叹道:“说起来,康先生算是我的授业恩师,没有他的教导,我也不会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学。”端起杯子又跟大家喝了杯酒,司正平问康毅:“小子,老人家现在……”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陡然明白了苏衍之那个混蛋辜负的就是康先生的大女儿,也就是康毅的妈妈,双眼中放射出愤怒的光芒,拳头也紧紧握了起来,怪不得苏家当年把康毅从湘南接到京城后遮遮掩掩的,原来真相竟是如此。
婉茹、婉怡看到司正平突然间变了脸色,就知道他的猜测接近事实了,坐在那里一时有些尴尬起来,心中也对苏衍之当年抛妻弃子的做法深感不满。
康毅明白司正平的意思,司正平刚才的一番话也勾起了康毅对往事的回忆,抬起头,眼眶中闪着晶莹的泪花,他说道:“外公在我九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一年后,母亲也离开了我,后面的事情,司叔叔您应该都清楚。”
ps:这章写得非常用心,以至于心情有些沉重,我歇一会儿,缓缓,然后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