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萧府谋变
嵇道元和萧裕言一道回洛风城萧府,左太冲则一人离去。
分别时,左冲曾分别问萧裕言和嵇道元一个问题。
左太冲问萧裕言的问题是,如果有机会做一国之主,他做还是不做。
当时萧裕言嘻嘻一笑,说有这等好事为什么不做。
左太冲对萧裕言的回答,不置可否。
他问嵇道元的问题是,天下南有大周,北有西楚、后汉、后赵、秦、北燕,他为什么不选择,反而选择了一个洛风城。
嵇道元的回答是,你左太阴阳家不是最懂的气数命运的变化吗,又何须问我。
左太冲当时听后,哈哈大笑,说耍嘴皮子的功夫,他左太冲永远赶不上天下第一读书人。
萧裕言想邀请左太冲一起回洛风城,这可是他见过的比巫长老更厉害的神仙。
左太冲却说,山下世界的谋划是嵇大夫子他们的事,而他左太冲的战场是在世界。
萧裕言听得似懂非懂,也就作罢。
萧裕言回到洛风城后,看到满城疮痍,心里也很震撼,本想去洛风酒馆看看,嵇道元却带直接上了弘义楼。
在弘义楼的一楼,嵇道元对萧裕言说道:“自今日起,接下来一年,你就在这弘义楼里读书,任何情况下,都不准踏出弘义楼一步。”
萧裕言对这位先生奇怪的一课,目瞪口呆,他转头看了看一旁的萧奕,见萧伯也点头赞同,忍不住问道:“那吃饭上茅房呢?”
“也在弘义楼里解决。”嵇道元说道。
萧裕言是见识过这位先生的手段的,嵇道元外表看起谦谦儒雅,可手段高明得很,他是万万反抗不过来的。
没有其它选择了,唯一接受这一条路可走。
“萧伯,我……”萧裕言刚开口却被萧奕打断。
“少主,你就安心跟着嵇先生读书,其它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萧奕说道。
自那天以后,萧奕颁布了一条规定,除了他和嵇道元,以及伺候萧裕言起居的春草秋叶俩丫头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弘义楼。
弘义楼多了朗朗读书声,也多了一些唉声叹气声。
洛风城的恢复工作进行了近一个月,才勉勉强强使得城中居民有了安身之处,萧府为此,又是派人清理救人,又是派送物资。
这之后,城中的居民对萧家更是感恩戴德。
洛风城的清理工作刚刚收尾,萧奕便组织萧府上下所有干吏和领兵的将领“围炉话事”,这“围炉话事”,还是当年赵王镇守朔州时,遗留下来的一种议事形式。
关外塞北,风沙大,气候冷,一到冬天,便只能围坐在火炉边谈事,当时有位行军司马,在议事的记录中,用了“围炉话事”这四个字,赵王看后,很是欣赏,便就叫开了。
萧府这些年,在萧奕的苦心经营下,趁北方连年战乱,收纳了许多流民和散勇,以洛风城为根基,组建了超过一万人的军队,维护这一方的平安。
萧奕坐在主位上,一旁是嵇道元,领兵的将领有司马长空、司马智、萧江淮等人,其他萧府干吏有萧英、长孙文常二人,这几人算是萧府的核心人物了。
萧奕站起来,对着嵇道元施了一礼,说道:“嵇先生愿意来我萧府教导少主,在下替王爷感谢先生。”
其余人也都站起来行礼,口称感谢。
嵇道元站起来,回了一礼,然后说道:“嵇某昔年也曾与赵王爷有过交集,虽然交情不深,但对王爷的为人,深感敬佩。”
萧奕突然对着嵇道元跪下,其余众人也跟着跪下,嵇道元忙去扶萧奕,口中说道:“城主这是为何?有话但说就是。”
萧奕却不起来,眼神坚毅地说道:“时下世道混乱,我萧府也在危乱之中,恳请先生替我萧府谋划。”
“恳请先生替我萧府谋划。”众人跟着说道。
嵇道元看着跪着的萧府六人,眼神坚定,正气凌然,心里顿时感慨,伸手扶起萧奕,同时散发出一股柔和的气机,将众人都托起。
“嵇某来此,一是敬佩赵王爷,二来也是因为小王爷,今日看到众位赤胆忠诚,也坚定了嵇某的决心。”嵇道元说道。
萧奕脸上顿时洋溢着高兴表情,说道:“我替王爷王妃感谢先生。”
这次“围炉话事”商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萧奕宣布了一项规定,从今以后,他只做为萧府的总管,不再是萧府家住和洛风城的城主,萧府的家主和洛风城的城主是赵王之后的萧裕言。
这项宣布,众人都积极拥护,赵王后继有人,众人都很高兴。
第二件事,是关乎萧府的未来的发展的,嵇道元给出了一条谋划,萧府应当趁机南下,越过贺阴山,占据黑水城,然后伺机占领整个黑水平原。
萧奕等众人听后,都陷入深思,他们以前只是依据当年赵王留下的跟脚,努力经营这洛风城这块地,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边塞,条件恶劣,是几国官府都不愿管的地方。
黑水平原南临秦国,东边是后赵,北边是贺阴山,西边则连着化外诸国,他们没有想过要做这么大跨度的改变,但如果真能占据黑水城,甚至是整个黑水平原的话,那对于萧府的发展,意义就大了。
嵇道元的理由是,目前后赵要防着北燕南下,而秦国内乱不止,都无暇顾及黑水平原这一片疆土,现在占据黑水城的,是当年大周王朝的一方郡守,实力一般,如果我们精心谋划,是可以拿下黑水城的。
众人听了嵇道元的话,顿时个个雄心徒长,两眼放光。
萧奕当即决定,着司马长空派人摸清黑水城的所有情况,而司马智和萧江淮则开始整军备战,接下来萧府所有的人都围着这个目标行动。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春天没有在这边塞之地留下多少痕迹。
弘义楼的二楼,萧裕言正拿着一卷书,埋头研读。
半年来,他已经从一楼读到了二楼。
这速度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说来也奇怪,从儒家圣人的微言大义开始读起,到历代的经史典籍、诸子百家,他都很容易领会,遇到些疑难点,经过嵇道元的稍稍点拨,他也便能明了。
嵇道元对此,却是见怪不怪,没有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