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令人费解
“为什么呀?”沈世华又是不解,又是担忧,“伯母,你们在这儿,一没可以投奔的亲戚,二没合适稳定的营生,日子过得相当不易。与其留在这儿受苦,还不如随着咱们一起去府城呢!”
林氏目光微闪,支支吾吾了半天,勉强给出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咱们一家人之所以离开府城,是因为得罪了知府家的表少爷,不得不离家避难。这才过了不到两个月,料想知府家的表少爷气还没消呢,咱就这么回去了,不就相当于自投罗网么?不妥不妥,慎重起见,咱这回就不跟你们一起了,等过一段时间,风声过去了,到时候再回府城也不迟。”
“伯母,倘若你们直接回家,确实有可能自投罗网,这样确实不妥。”沈世华劝道,“那你们就别回家了,直接去咱们那儿住呗!不瞒你们说,咱们家在府城城东有一家带院子的酒楼,前面是二层酒楼,后面有十几间房子。
“咱们家现在就只有五口人,就算添上小张和他妹妹,满打满算,也才七口人而已,哪里用得着那么许多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索性搬进去,跟咱们做个伴儿,相互间好有个照应。”
苏氏也劝道:“伯母,你们原来的家在城北,咱们那家酒楼在城东,隔着大半个城呢。只要你们不四处走动,知府家的表少爷就算再能耐,也不可能把你们翻出来的。所以呀,你们就别担心了,安安心心的随咱们去府城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林氏依旧不停摆手:“不妥不妥。”
至于到底是哪儿不妥,林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沈采萱见状,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疑惑。
沈寿山一家人……很有些奇怪诶!
他们一家人离家避难,中途又是丢了行李,又是丢了孩子,更要命的是,家中二老还得了重病,差点不治。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家已经陷入了绝境,处于生死关头。
在这种困境下,他们宁愿自己硬扛,也不去投奔亲戚。
这一举动,着实令人解。
明眼人都知道,相比起自己硬扛,投奔亲戚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不去投奔亲戚呢?
难不成是因为害怕吃闭门羹,担心自己会被亲戚拒之门外?
的确,他们家与林氏的娘家和秦长河的本家关系很差,贸然跑去投奔这两户人家,十有八九会吃闭门羹,不如不去。
可他们家并不是只有这两门亲戚呀!
事实上,他们家完全可以去投奔沈家。
尽管沈家的当家人沈寿海偏心又自私,人品很不咋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沈寿山和林氏,沈寿海还是相当敬重的。
要知道,沈寿山夫妇对沈寿海,那可是恩重如山——不仅一手将他抚养长大,还尽心尽力的为他张罗亲事。
倘若沈寿山一家人前去投奔,沈寿海为了报答兄嫂的恩情,一定会留他们,并将他们视为上宾。
即便是一肚子坏水的严氏,也不敢从中作梗,面对沈寿山夫妇时,哪怕心中再不情愿,也必须笑脸相迎。
饶是如此,他们一家人宁死也不去投奔沈家。
这是之前,现如今,明知只要跟随沈采萱家前往府城,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一家人非要留在县城受穷。
为什么?为什么要自讨苦吃?这到底是为什么?
沈采萱百思不得其解。
尽管沈采萱家轮番相劝,可沈寿山一家人——主要是林氏比较难搞,其实沈寿山和沈月如口风已经有些松动——还是坚持留在县城。
饶是巧舌如簧的沈采萱,也拿他们没辙。
沈采萱与家人小声商议片刻,看向沈寿山和林氏:“我在府城里的富贵人家里当差的时候,偶然间得了一张制作凉粉的方子。
“那方子好像源自于南方,暂时还没传到咱们这儿来,勉强算是独门秘方了。倘若照着方子做出凉粉,然后拿出去卖,应当是独门生意,不愁销路。
“制作凉粉所需要的食材都可以在县城里找到,而且不贵。换句话说,只需要很少的本钱,就能够在县城里做起凉粉生意。
“既然你们决定留在县城,我就把那方子传授给你们。这样一来,你们就可以支个小摊儿卖凉粉了。靠着这门生意,虽说不可能大富大贵,但足够维持生计了。
“伯祖父,伯祖母,你们看,我这主意还行不?”
沈寿山和林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心动。
沈寿山犹豫片刻,到底有些不好意思,婉拒道:“这可是独门秘方哪,很难得的。要不,就别给咱们了,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做生意用吧?”
“不瞒您说,我手里的独门秘方远不止这一张,还有其他的。咱们家做生意,不缺这么一张方子。”沈采萱很诚恳道,“伯祖父,伯祖母,想当年,你们可没少关照过咱们,对此,咱们一直心存感激。以前是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咱们自然要报答一二。你们就当是给咱们一个报答的机会,下吧,真的,不必觉得不好意思。”
沈世华也劝道:“伯父,伯母,反正你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营生,那就不妨听四娘的话,做凉粉生意吧!如此一来,你们可以安稳度日,咱们也能够放心。否则的话,一想到你们留在了举目无亲的县城里,却连个进项都没有,咱们就揪心。”
沈寿山看向林氏:“要不,咱们就厚着脸皮下了?”
见状,沈采薇忙跑到林氏跟前,拽着袖子撒娇道:“伯祖母,下嘛,你们就下嘛!”
事到如今,沈采薇算是看出来了,沈寿山家真正拿主意的是林氏,有些事情,沈寿山说了不算,得要林氏点头答应才行。
故而,沈采薇直接从林氏身上下手。
立在一旁的沈正榕见状,当即学着沈采薇,踏步上前,拽住林氏的另一只袖子撒娇。
别说林氏本就不是什么心肠刚硬之人,就算她心如钢铁,在侄孙的软语相求下,也成了绕指柔。
林氏看看老伴儿,又看看女儿,再联想起一贫如洗的家境,终于点了点头,接受了沈采萱家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