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雨大宋 > 第85章 幽州是灾区

第85章 幽州是灾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讨论过战事,杜中宵道:“最近这些日子,幽州百姓哭诉,求朝廷多收签军降军。那些人多是本地百姓的父兄,被契丹强征入军,并不是甘愿助契丹人作战。此事依情理来讲,有其合理之处。只是战阵之上,许多事情没那么简单。契丹军中的十八万签军,只要不主动来投,也很难保全。”

韩琦道:“签军与契丹人住在一起吗?若不在一起,还可想想办法。”

杜中宵道:“我们能想到的,契丹人自然早就已经想到了。签军从入军起,就怕他们逃亡,一向都看得紧。现在是分散在契丹军营,为其余契丹人做杂事,并不单独成军。若是单独成军,他们早就投降过来了。接下来的几天,最关键的就是这些人。”

赵祯点了点头,问杜中宵道:“此事太尉以为该如何处置?”

杜中宵道:“战阵之上,只有敌我,不可存妇人之仁,避免为敌所乘。若有签军来投,或者战阵上俘虏了,可以另外照顾。但两军交战,切不可疏忽。”

宋庠道:“太尉,既然知道签军是被迫才当兵,纵然战阵上也不必太苛待他们就是。”

杜中宵摇头:“太尉,且不说若如此,可能会有契丹人假扮签军。就单说战阵上,人其实跟平时相比,是不那么理智的。对于士卒下的命令,越简单越好,不要让士卒去做判断。我们善待签军,战阵上签军可未必也会这么想。战前战后,若是问起他们,他们都不想打。但战阵上生死相对,士卒哪里还会分得那么清楚?会令我军犹豫,会令敌军疯狂,这种事情不能做。”

韩琦点了点头:“太尉的意思我明白,战阵上拿起刀枪就是敌人,将士不能犹豫。”

杜中宵道:“不错,正是如此。上阵就是杀敌,不要多想其他的事情。当然,不是战阵上,要对这些签军手下留情些。若是有人来投,多加照顾就是。说起来,还是钱粮。现在前线有五十余万大军,还有运粮的约三十万人之数。八十万人的钱粮,朝廷供得起。可再加上投来的签军,加上幽州百姓,供应就有些难了。若若人人有饭吃,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赵祯道:“中书说中原粮草不缺,养起来又有何难?”

韩琦忙道:“陛下,中原虽然粮草不缺,要养这么多人却不容易。幽州过百万口,若是全靠运粮过来,中原也无法支撑。说到底,朝廷只能够救急而已,要靠他们自己。”

怎么靠自己?韩琦没有说。也不必说,面对这种人祸,比天灾更加厉害,只能靠幽州的百姓自己扛过去。只要活到下年,等到收了粮食,一切好说。如果扛不过去,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

幽州近两百万人口,经过了契丹这一番折腾,人口去了接近一半,也还有一百几十万张口。全靠中原运粮怎么可能?军队的八十万人,已经是倾国之力了。宋朝只能够提供些粮食,让城市里的人口不会饿死,乡下的就顾不上了。春天再提供种子,让他们能下种而已。

这一战,契丹几乎把幽云十六州的潜力榨干,宋朝收回来,要花大力气,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宋庠叹了口气:“可惜了这些百姓。契丹大军南下,却是他们受苦。”

杜中宵微摇了摇头。幽州正是战区,当然最倒霉的是这里的百姓。耶律洪基以这里为基地,跟耶律重元争立五年,已经油尽灯枯。接着被强行签军,强征粮草,还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感叹了一会,杜中宵对赵祯道:“陛下去幽州,随军要多带些粮食。沿途必设粥棚,让百姓能够裹腹。此是圣德,让他们知道,从此之后不是契丹人,而是宋人了。”

宋庠道:“这又有何难?便如到灾区去体察民情一般,让百姓感恩就是了。”

杜中宵笑道:“大致相差不多吧。说实话,现在的幽州,确实跟灾区相差不多。几座大城,这些日子都设了粥棚,聚集了不少人。”

赵祯道:“若是如此,便就在幽州招些人为厢兵,朝廷供给衣食,岂不是好?”

杜中宵一时怔住。这个宋朝的习惯,自己到现在还不习惯。有了灾民,救灾就是了,动不动招入军中做什么。参军总是要占名额的,军队员额又不是无限膨胀,到了最后全是灾民,真正要打仗做事的军人哪里去找呢?只是摇了摇头,不同意如此。

议罢了战事,赵祯先离去,杜中宵和韩琦、宋庠和富弼坐在那里,说些闲话。

韩琦道:“适才听太尉的意思,幽州现在情况很惨。此次契丹南下,对民间破坏这么重吗?”

杜中宵道:“四十万大军,加上四十万签军,八十万张口,幽州怎么够吃?很早之前,幽州的百姓连粮种都被收走了。大军北上,听说许多地方的百姓,已经一个月没有粮食到肚里了。看不过眼,用军粮煮了些弱发给他们,许多人在那里哭泣,感念朝廷圣德。”

韩琦摇了摇头:“百姓如此难挨,契丹还要兴大军南下,最后成了这个样子,图个什么?”

杜中宵道:“对契丹皇帝来讲,这些百姓,只是提供赋税而已。他们到底什么样子,怎么会放在心上?而且他们没有想到,本朝会坚壁清野,一粒粮食都抢不到。”

富弼道:“契丹人抢不粮食,就只能饿肚子了。草族来的军队,可不习惯运军粮,一向都是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我们坚壁清野,幽州人就倒霉。”

宋庠听了叹气:“说到底,征战还是百姓受苦。契丹国主只要头脑清醒一些,如何会南下!”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参政,契丹人眼里,南人懦弱,打仗不行的。一不遂他们心意,就要兴兵马南下。我们不给,他们自己来抢。胡人畏威而不怀德,不把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是不会老实的。此次南下是必然,并不是契丹国主心血来潮之举。”

“畏威而不怀德,是啊,真是没有办法的事。”韩琦叹了口气。“好好对他们,他们就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来抢。非要动刀枪,伤人命,他们才会听我们说的话。何苦来哉!”

富弼道:“没有办法,到了最后只能这样,把他们的军队全部消灭掉。没有了人,还怎么抢?经过这种一战,契丹败亡,草原的格局必然大变。自契丹强盛,草原部族皆臣服其下。契丹人没有了大军,其他部族还怎么会老实听话?接下来,契丹人的麻烦还多着呢。”

杜中宵看着北方,道:“不错,正是如此。现在东北女真部已经起兵,攻略州县。北边草原的鞑靼部、党项人、吐谷浑诸多部族,只怕很快就要混战了。”

幽云地区残破至此,宋朝需要时间,重新发展这两地。修好道路,民间安定,才能够从这里出发北进。短时间内,只有燕山附近的地区,会在宋朝控制之下,其他地方,其他民族难免会争夺。

五六年之后,宋朝稳定了幽云地区,北进不知道面临的是一堆打在一起的小部族,还是重新又出现大部族。北方的大草原,实在充满变数。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