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求贤令
高览内心一片心灰意冷。
自己拼死效力的主公就这样弃自己如弃棋,这让他难以接受,他跑回了厅院之中,拿起自己的大斧就对着陆丰每天练习枪法的沉木木人就是一顿乱劈,发泄着自己内心的不平与愤怒。
陆丰的这些木人全部是利用铁木铸造而成,论坚硬程度已经不亚于精铁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在高览狂怒的斧头下,还是有九个木人被直接劈得破碎。
当高览发泄得差不多的时候,回过头才发现陆丰在树下的案桌上等待着了,看样子是一直在看他发泄。
“过来喝一杯吗?”
陆丰举起手中的五坛美酒。
酒才是最好消愁的东西。
高览有些歉意地看着满地的狼藉,挠着脑袋走了过去。
“尝尝吧,东郡有名的特产酒。”
高览接过陆丰递给他的酒坛,直接就往口中倒,一坛子美酒在他那里就像开水一样,不一会儿就直接见底了。
“啪……”
高览直接将酒坛摔到地面,瓦片四射。
“啊!”
高览愤怒地咆哮一声。
待高览的情绪平缓下来后陆丰才说,“高将军让为袁绍的为人如何?”
“袁绍对内治政宽猛有方,对贤才也能重视任用,也不失为一位明主。”
“这些固然是有的,但是将军也亲身感受到了袁绍的门第观,太注重世家和身份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最致命的缺点。”
陆丰将瓷碗中的美酒灌下,辛辣的感觉从喉咙中传来,让他感觉精神一振。
袁绍对外宽厚对内却异常顾忌,为人好谋却对自己的决定下不了决心,经常被他人的想法干扰了自己的决定,麾下有众多有才能的人才而不能重视重用。”
陆丰若有所之地看了一下高览。
“袁绍对于谋士的建议和请求很在意却不去采纳,”
陆丰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袁绍这么看重自己麾下将领的身份,才能不是掂量一个将领好劣的标准吗?
“而且袁绍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我想将军也见识过吧,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看起来对人宽厚实际上却经常怀疑不信任麾下的将领,任人而疑其心。”
袁绍的疑心重这个路人皆知,奈何袁绍袁家的招牌太亮,士子文人都纷纷向袁绍靠拢。
“那与我何干?反正我是不会自己回去他那里了,除非他自己派人来。”
高览怒气冲冲。
这件事情隔谁身上都难以接受,毕竟自己为袁绍出生入死,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样遭遗弃,自己的武者之心也不允许自己再厚着脸皮回去,除非袁绍自己派遣使者过来让自己回去。
“那将军认为车骑将军会派人过来让你回去吗?”
“这个……”
高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直接就添满一碗酒,大口大口地灌了起来,现在看来,只是自己在奢望,或许袁绍根本就没有把出身低微的自己放在眼中。
想到这里高览的眼中便流露出了一股悲哀之色。
“高将军的忠义我们是知道的,现在是袁绍不义而不是将军不忠。”
“他人弃你如弃靴,我待将军如国士,高将军,他袁绍不愿意让你回去,不如你就留下来助我如何?”
陆丰的真诚以待让高览有些意外。
“陆太守,我只是一名弃卒,又有什么资格让你这样放下姿态来招揽?”
“不不不,高将军此言差矣,袁绍心疼他那一千匹战马,可是我觉得如果让我来的话,我愿意用五千赤焰骑兵来换将军一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赤焰骑兵在东郡已经属于是东郡中最让人尊敬的军队,每个赤焰骑兵都以自己的身份而自豪,而每一个焱军士卒都向往能进入赤焰军。
而五千赤焰骑兵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是一股大战力。
高览想想自己在袁绍帐下受到的排挤和不公,更何况自己已经不能回到冀州了,隐隐有些心动,与其在一个不得重用的地方郁郁寡欢,不如在这里能够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抱负。
“高将军还在担忧什么?”
陆丰看出了高览眼中的坚定与心动,但是也捕捉到了一丝担心。
“在下的妻儿老小还在冀州,以车骑将军的性子,要是得知我已经投入陆太守的帐下,怕他们会人头落地。”
高览有些无奈,如果是这样他只能拒绝陆丰的招揽。
“这个请高将军放心,不出三天,我就会把他们毫发无损地带到你面前,可以吗?”
陆丰相信猎鹰团的能力,可以不用惊呆袁绍的情况下把高览的家属都安全带回东郡。
“那就谢谢陆太守了。”
陆丰那颗提着的心放下了一些,高览没有改口称他为主公是因为缺少一个锲机,就是当他的家属安全到东郡的时候。
…………
太守府中,鲁肃、徐庶、石韬和陆丰望着桌面上的一份文书。
文书上赫然写着“招贤令”三个大字。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而这份文书很快在东郡中传遍,甚至往东郡之外传播。
历史之上的曹操,最为令人瞩目一个政策就是招贤令了,因为这个招贤令,打破了自西汉建立以来,上层人士只有世家出身才能担任的情况,而且也是因为招贤令的存在,使得曹魏势力,不管是前期、中期、后期,其内部人才的出现都远远要比其他的势力要多的多。
而招贤令在经过时间的改变之下,最终则是催生出了科举制,彻底的打破了以往的权利金字塔,从此之后,寒门出身之人,同样也能因此当上高官,为国效力,可以说,招贤令的影响是深远的。
只要是人才,有治国用兵之术,来到这里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能,这着实让刚刚打了一场胜利的东郡商会的商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直接声援支持东郡太守府的求贤令,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子女能够入仕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而那些寒门学子听到这些消息后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收拾东西赶往东郡濮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