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带着空间回到70年 > 第52章

第52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每年年前, 闺女们都会带一些东西,去一趟娘家, 这是北方的习俗,今年也不例外, 方雪琴平时都是带着叶姿去娘家, 今年本来也想带上小闺女的, 可是她又给闺女接了几件做新衣裳的活,小闺女根本走不开, 方雪琴只好临时改变主意, 打算带着叶婷回娘家一趟。

方雪琴早已备好了去娘家该带的东西。

天还没亮, 她起床, 去了房里把叶婷喊醒, “老二,你醒醒,”

叶婷迷迷糊糊的瞥了一眼方雪琴,翻了个身子,想要继续睡。

不耐烦的嘟囔了一句,“妈”“很烦啊,这么早起来干嘛呀!让我再睡会。”

方雪琴深呼一口气, 尽量不让自己生气, 把盖在她身上的被子, 掀开, “老二, 你要是再不起来, 我今天就不带你去你姥姥家了。”

叶婷顿时睡意全无,腾的一下坐起来,下铺睡觉的她一下子磕了头,顾不上疼,下床穿上鞋子。

叶婷惊喜的看着方雪琴,“妈,你真的要带我去姥姥家呀!”

方雪琴见她嘴角上扬,很开心的样子,乐呵呵的说:“当然是真的了,我还能骗你不成。”

“动作快点,别墨迹。”

叶婷欢快的应了一声,麻利的洗漱了一番。

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去过姥姥家呢,这时听妈说要带着她去姥姥家,心里美滋滋的。

叶姿在方雪琴进屋的那一刻已经醒了,她再无睡意,揉了揉睡意朦胧的眼睛,“妈你们咋这么早就走,外面的天好像还没亮呢。”

她看了眼玻璃窗外,上面还结这一层薄薄的冰霜,冬天的天,七点钟了还是有一点黑,最起码得到了七点半才能完全亮。

方雪琴见她把被子裹得紧紧地,在她身上搭了一件衣裳,回复道:“不早了,你姥姥家离城里四十多里地呢,得早点走,要不然黑夜赶不回来了。”

顺便跟叶姿说了一下,“你再睡一会,锅里有山药蛋粥,两个玉米窝窝,你将就着吃点。”

叶姿心中却疑惑,不禁问出声:“妈”“我之前领了那么多细粮,为啥还要吃粗粮啊!爹的胃口不太好,你就给家里改善改善,用细粮蒸些馒头吃呗。”

她回到家里几天了,一次都没见妈蒸过馒头,每天都是用窝窝面或者玉米面做一些锅贴或者窝窝头啃,一次两次还可以,毕竟新鲜吗,每天如此,她还真受不了。

不是她矫情,她一个在现代长大的人,从来没愁过吃喝,每当喝稀饭的时候,喝不完的黄米,每天都会剩一些在碗里,来到这里,一碗米汤米粒都能数见,更加接受不了难以下咽的粗粮。

方雪琴一想起这事儿,她就忍不住愧疚。

小闺女爱吃细粮,不爱吃那些卡嗓子的粗粮,她比谁都清楚,可是她又不能天天做细粮给她吃。

就算闺女之前领的粮食管够她一个人吃,但是,那些粮食她已经挖了一些给老二家,二儿媳妇儿怀了娃,胃口不大好,孕吐的厉害。

家里有细粮,她不忍心看着儿媳妇怀着娃还要吃粗粮,儿媳妇儿,上门次数多,一来二去,给她时不时挖一些,粮袋子里的粮食,已经挖的所剩不多,这件事一直瞒着小闺女。

今天又挖了一些,想给爹娘带回去让他们尝一尝细粮的味道。

方雪琴不敢直视叶姿那双清澈的眼睛,没有底气的回道:“今天没做,你爹也要跟着一起去你姥姥家,你就将就的吃点算了,我回来再给你蒸馒头。

叶姿对此一无所知,应了一声,“知道了,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晚上早点回来。”

方雪琴应了一声。

方雪琴走出去,又折回来,补充道:“我把昨天拿回来的布料放客厅了,纸上有尺寸跟想做的样式,你吃完饭记得把新衣裳做完。”

叶姿......放假了都不能悠闲一刻。

叶姿目送他们离开,微微叹了一口气,妈最近这是怎么了,突然变得这么乐于助人,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还总是往回拿邻居的布,平时跟邻居们也没这么好啊,只是表面走个过场。

之前还特意跟她强调过,不准她随便答应邻居,给他们缝补衣裳,这下倒好,变的可快了,她还没答应呢,妈自己就揽活回家。

还是在自己最闲的时候,好好的一个假期,自从妈拿布料回家的那一刻,她的日子变的比平时上班的时候还要忙碌。

方雪琴跟叶建华带上叶婷,去了一趟娘家。

天气教冷,路途还遥远,多亏口前面的车筐,要不然,大冷天的大包小包的还得拿手拎着。

两点多的时候,三人才赶到杨家村。

村头坐着老少爷们唠嗑,远远的望到了两辆自行车进村,纷纷好奇的打量着他们。

有人认出了方雪琴,你是村尾,老方家姑娘?

方雪琴点了点头,也认出了跟她说话的人,小时候的邻居,她还常常上他们家找她家闺女儿玩呢。

方雪琴年纪小的时候,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了年纪,便嫁给了叶建华,一年回娘家一两次,跟村里的人们不是很熟,甚至有些人她都叫不来名字。

由于时间的关系,她没有多停留,说了几句话便跟叶建华推着自行车往方家的方向走去。

推着自行车,走了一截路,方雪琴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侧面跟爹好像啊,伸手戳了叶建华几下,“建华,你瞅,那井口挑水的那人,像不像我爹?

叶建华顺着方雪琴的指引,一看,还真是老丈人,“你先推着自行车,那人就是咱爹,我去帮爹挑水。”

方雪琴应了一声,“行,你快去吧。”

心中疑惑,爹娘不是跟着大哥吗,年龄大都这么大了,大哥咋地还敢让老人家出来挑水。

方家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大哥在农村种地,二哥是城里的工人,小妹跟她相差两岁,嫁给了同村后生。

叶建华急忙跑着过去,“爹,你放着,我来挑。”

方严看了一眼叶建华,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嘻嘻的,挤的脸上褶子更加明显。

“建华,你过来了,雪琴呢?

叶建华挑起水,回复道:“雪琴在推着自行车载对面呢。”

“爹”大哥干啥呢,让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挑水。”

方严:“没事,老了就得多锻炼,不然每天躺在炕上,身子骨都酥了,我也不多挑,一旦水肯定挑不动,我都是半桶半桶的挑。

“你大哥现在能接一些私活,给邻里邻居做一些木工活,顾不上做这些小事儿。”

“噢!”原来是这样。”

很快他们便到了方家。

方雪琴跟叶婷把车子放在院子里。

回了屋,方雪琴激动的喊了一声娘,“娘”“我回来看您了。”

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听见耳熟的声音,立即出溜滑下炕,眯着眼睛仔细瞅了瞅方雪琴,“雪琴回来了,我外孙女,叶姿呢?

老太太左看又看,雪琴旁边这个女娃子,长得也不像小外孙女啊。

一下子拉下脸,质问方雪琴,“你这次没带叶姿?

外孙里,她只见过几个小子跟叶姿,每年都会见一次叶姿,今年雪琴没把孩子带来,她心里可不得劲儿了。

方雪琴缓缓地解释,“娘,叶姿她在家有事呢,我今天给您带了另一个外孙女,您还没见过呢。”

老太太一愣,这才凑近了一点,仔细观察着叶婷,这个娃看起来更像闺女。

“这是?

方雪琴看出了娘心中的疑惑不解,解释道:“娘”她就是叶婷。”

老太太惊呼道:“你把她接回来了?

方雪琴点了点头,这事她还没跟娘说过呢,说起来,她这个做闺女的很不称职,足足两年没有回过娘家。

方雪琴有很多话跟娘说,看娘的样子,应该也有好多话要跟她说,叶婷在这里挺碍事的。

方雪琴随便找了个理由“老二,你去你小姨家,把你小姨找来。”

叶婷瞪大眼睛,“妈,我可是第一次来,根本就不认识路,你让我上哪找。”

方雪琴斜了她一眼,“你不认识路,不会问啊,鼻子底下有嘴,你小姨叫方雪艳,你路上问人不就行了。”

叶婷不满的瘪了瘪嘴,“知道了,我这就去。”

眼瞅着叶婷出了大门,娘俩这才唠开。

方雪琴心里着实委屈,忍不住向老太太诉苦,“娘,你知道的,当初根本就不由我。”

老太太多少知道一些,小声的安慰闺女。

当初叶婷一出生还是城里户口,就是当年城里工人太多,正是往乡下赶人的时间段,叶英跟叶婷刚好赶上了那个时候,她们年龄又不够,只能把户口迁回农村,要不然她跟丈夫的工作也会跟着黄了,那么一家几口就得喝西北风了。

往乡下赶人,持续了好几年,那个时后,只有年龄够了十八岁,有能力养活自己,才有资格留在城里,几个儿子有两个是隐瞒了年龄,才能够安稳的留在城里,到了小儿子跟小闺女出生,他们运气比较好,他俩出生的时候,已经过了那个紧张时间断。

大闺女,够年龄能来城里的时候,已经到了出嫁的年岁,所以她一回到城里,便找了个合适的人家便嫁了出去。

直到老二来城里,就坎坷多了,赶上下乡,而且她的实际年龄已经超过十八,户口已经不能再随便变动,如果不改动,只能一辈子待在乡下,当初建华废了好大劲才把她从新弄来城里,光是在村里就跑了几个月,几乎一个礼拜回去一趟,花了很多钱跟时间,好不容易才在村里开了证明,把她的户口签到了城里,当然在年龄上,偷偷的改动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