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名人都不知道
张威要带人前往yīn山?
石雄一听,警惕的望着他:“你要前往yīn山做什么?”
常言道:不入虎xué焉得虎子。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当然要亲自过去看看了。
于是张威对石雄道:“将军,当下前往yīn山的办法成了制约我军消灭敌人的瓶颈,如果不亲自走一走,始终是个困难。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亲自走一走为我大军探出一条路来。我就不信,我大**队已经来到yīn山脚下,还消灭不了几个山奚残兵。”
“你亲自去看看?这太冒险了。”石雄一听立即反对道,“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我军的副将,若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节度使大人交代呢?”
时移世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的变化,张威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初在长安的时候,他仅仅是一个寄宿在温庭筠草堂的无业流民,进入长安城之后,他的身份已经是令狐府的幕僚了,现在他已经是大唐幽州军的副将了。
身份变了,价值也随之改变,如果仗还没打,副将就被山奚人给杀了,这事情咋给上面交代呢?咋鼓舞士气呢?
所以说石雄的阻止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
“我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将军尽管放心,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会随机应变,不会有事的。”张威自信的对石雄说道。
“我知道你很聪明,但当下乃是两军交战的敏感时节,你一旦被敌人发现会很危险的。”石雄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道。
“将军放心,这次前往yīn山我带的全部是骑兵,就算是打不过,我们也能够跑得了的。”
既然张威坚持要亲自前往yīn山,为了能够及早消灭敌人,建立功勋,石雄也就不再坚持了,“既然这样,那你就小心点,早去早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第一时间向我告知。”
“末将明白。”张威答道。
带着十来个恒州当地兵,张威一行便开始向更远的西北而去了。
按照**的建制,每十人为一火,设火长一人;每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一人。
为了确保张威的安全,恒州刺史专门安排一名队正跟着张威一起前往yīn山打探情况。
临行前,所有的人都换上了回鹘的衣裳。
一路向西,张威等人沿着山奚西进的方向向着yīn山方向而去。
越往西走,越发的荒凉,石头越多,树木越少,能够遮挡的东西几乎是看不见了。
诚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就算是一只鸟飞过,也会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
但张威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地方sè差很不明显,遍地都是黄sè,人是黄sè的,土是黄sè的,衣服也是黄sè的,基本上是一个颜sè。
一支队伍过去,谁知道你是黄土地还是黄山羊呢?
“队正,过去你们常去yīn山吗?”路上,张威问队正道。
“前些年,我们大唐跟回鹘关系不太好,不太来往;自从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大唐跟回鹘的关系转好,还是有些往来的。”
哦--,有些往来。
张威明白了,自从新皇帝上台之后,回鹘跟大唐的关系应该是缓和了许多。
“这么说我们跟回鹘关系应该是不错了?”张威问队正道。
队正听罢,稍稍想了想道:“也不能说不错,就是双方之间的冲突少了一些而已。都尉你是不知道,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恩威并施,威服四方,突厥等部族感恩不已,甚至称我们大唐的皇帝位‘天可汗’。这些年大唐实力不济,远不如当年。所以周边部族也开始翘尾巴了,时不时给大唐找事。”
欠收拾?
别看这个队正没多少文化,但人家对事物的认识还是蛮到位的。
从古至今,和平都是打出来的。
当唐王朝qiáng盛的时候,采取各种方式跟周边各部族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很是不错,堪称典范。不过当下大唐衰落,双方之间的关系大不如以前了,今天在双方货物贸易中缺斤少两,明天就是欠钱不坏;如果这个时候大唐没有举动,慢慢的他们就开始进行人身攻击,今天打伤一个商人,明天破坏一家店铺;如果大唐还没有反应的话,最后就要占领土地和州县了。
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所以说,作为大唐的皇帝一旦发现敌人稍稍有一点点不敬的苗头,就要立即将其掐灭,不能任其发展下去。
回鹘跟大唐的关系尚可?
从这句话中,张威听出了意思,自言自语似的说道,“只要回鹘跟大唐之间关系尚可就好,这或许是破解难题的一个好办法。”
现在张威已经有想法了,而且思路也开始慢慢的清晰了。
大唐、回鹘、山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大唐跟山奚之间是敌对关系,跟回鹘之间关系尚可,至于这个山奚跟回鹘之间的关系,就难说了。
好还是坏呢?
对于这个名字叫做回鹘的边疆部落,张威不太清楚,毕竟在现实社会他也不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虽然喜欢历史,但也就是喜欢而已,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咋能什么都懂。
但当他来到大唐时代之后,就不能不记住这些名字了。不记住不行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队正,这里距离yīn山还有多远?”骑马行走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张威不仅问道。
“再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就能够到达yīn山南麓。”队正到底是经常生活在这里的人,而且时不时还要跟回鹘之间打交道,当然清楚这里的情况了。
yīn山南麓?
张威听罢道:“你刚才说新天子登基之后,我们大唐还跟回鹘之间有货物往来?”
“对啊,就在山奚西进前一个多月,恒州还跟回鹘在yīn山边上进行过一次贸易。他们用牛羊交换我们的粮食、茶叶、布匹等东西。”队正说道。
“明白了,我明白了。”听到队正的回答,张威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拨云见日,阳光出来了。
“明白了,都尉明白什么了?”队正望着张威道。
张威微微一笑,“命令大家火速前行,今夜务必赶到yīn山。”
“诺--”队正对将士们道:“速速前进,今夜务必赶到yīn山。”
十几个恒州兵打马向前直奔yīn山而去。
当月光洒向yīn山的时候,张威带领的恒州兵也赶到了yīn山地区。
“这里已经是yīn山地带,命令将士们给马嘴里含上木棍。”张威对队正说道。
马嘴里含上木棍?
队正一脸暮气,“将军这是何意?”
“此地已经是yīn山了,马叫声随时都有可能把敌人吸引过来。给马嘴里含上木棍,战马就没有办法嘶鸣,这个你不知道吗?”
队正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还真不知道。将军,我们这里乃是边关,就算是打仗那也是真刀真枪的跟敌人干,谁的声音大,谁就占上风,那里还用给战马嘴里含木棍呢?”
所处的地位不同,想问题的思路不同;所处的地方不同,声音的大小不同。
“我明白了,一直以来都是敌人进攻你们,你们被动迎战,几乎不用刺探对方的信息,所以也不存在人禁声马衔草这一说。”
好深奥的言谈啊!
听了张威的话,队正连连点头,“将军说的太对了,虽然我们恒州地处yīn山脚下,但是这边我们几乎是不过来的。自古以来这yīn山之地都是游牧民族的地方,没事谁来这里作什么呢,好好的日子不过谁愿意给自己惹事呢?”
好直接的回答,还真有点老子他老人家的处事风格: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原来如此,其实马嘴里含木棍这事情也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几百年前,曹cào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想出来这么一招了。正是由于他亲自带兵,人禁声马衔草刺探袁绍的军情,最终战胜了袁绍,统一了北方。”从小就喜欢看电视的张威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还是记得蛮清楚的。
学以致用,今天终于用上了。
谁说只有读书才能够增长知识,看电视、看电影、唱歌、跳舞等等都是增长知识的好途径;甚至连逛街都是增长知识的重要方式,就算是不能够增加书本知识,也能够增长社会知识。
“张将军真是博学多才,博古通今,连曹cào的事情都知道,我等佩服的很啦。曹cào是谁?”队正连胜夸赞道。
啊?
你你你,你也太无知了吧,连曹cào都不知道?
哥们你的无知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我我,真的是无言以对了。
张威吃惊的看着队正,“你不会连曹cào都不知道吧?”
队正一脸迷茫,看了看身边的其他几个士兵,对张威道:“曹cào是谁?我不知道,你问问他们,估计都也不知道。”队正很无知,不过还要拉上几个更无知的给自己垫背。
望着这几个迷茫的手下,张威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