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石拱
次日,雨停了,天气变得晴朗。
降雨过后,气温又快速回升。
早晨,早早吃过饭,三个男人去了打猎,而三个女人在附近采摘。
三个男人打猎,领头追踪的任务就落到了靓仔肩上。当然,老黑也是懂的。但有靓仔在,老黑就负责捕杀。
至于王隽,不过是跟在后面学习。
今日运气不错,杀了一只山羊。
而英子她们,也是满载而归。
上午剩下的时间,就是做一些内务。
午饭后天气闷热,不能马上出门。
众人呆在凉爽的山洞里,被王隽强制学习文化。
算术方面,开始是复习昨日的内容,背诵十个数字的发音并比较大小。
其他人还好,就是老黑又有所遗忘。
不过王隽没有怪他。好比每天记十个英文单词,说难的人认为真的不容易。记性好的人则轻轻松松。
“老黑,有空的时候你要抽空复习,巩固当日学的东西。”王隽教他。
“是,是。睡觉前我都回想过的,可是今天又忘了。”老黑老实答道。
众人皆笑。
等老黑基本回忆起来后,王隽开始教两位数的数数。
“数目大,十个手指不够用了怎么办?那我们记住后面的数字是在十的基础上再从一开始往上加。比方说十过了又有了一个一,就是‘一个十多一’,我们叫做一十一……”
王隽讲解着,美琳翻译。众人听得很认真。
“如果用完十个手指,接着又用掉了十个手指,还没有数完,这个时候,我们要记住,后面的数字是在两次十个手指的基础上了。比方说两个十过了后又有了一个一,就是‘二个十多一’,我们叫做二十一……”
“……”
不得不说,王隽的表达能力是很强的,方法也很巧妙。把很抽象的数字简化成扳手指,大家一听就懂。
而王隽,教书的同时突然领悟到,为什么人类流行的是十进制而不是二进制。敢情,都是因为人类恰好有十个手指。假如人的手指是十二个的话,很可能我们今天习惯的是十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了。
从幼儿园到大学,没有哪个老师告诉过自己十进制的来历。
“那么,八十一,是什么意思呢?”王隽问众人。
美琳举手道:“表示数过了八遍十个手指,还多出一个来。”
“正确。美琳真聪明。”王隽表扬道。
桃花也举手,说道:“九十一,表示数过了九遍十个手指,还多出一个来。”
“对!桃花都会类推了。”王隽竖起大拇指。虽然,类推这个词,众人未必听得懂。
桃花得意地看了美琳一眼。
美琳朝她哼了一声,表示没什么了不起。
等大家领悟得差不多了,王隽问老黑:
“老黑,五十五代表什么意思?”
老黑憋了半天,说道:“表示数过了五遍十个手指,还多出一个来。”
“多出五个来好不好?”靓仔纠正道。
“对,老黑你错了,靓仔说的才对。”王隽道。
“那么,五十五和六十一,那个数字更大?”王隽又问老黑。
老黑盘算了半天,说五十五更大。
“为什么?”王隽问。
“五十五多出五,六十一多出一,五大于一。”老黑道。
他的解答引起哄堂大笑。
王隽连忙制止大家取笑。不过他也是服了,这老黑,学东西就是慢一拍。
教过了算术,王隽教汉语。
必须强制大家学习汉语。不是说土话交流不便,关键是汉语对应着汉字。今后要识字,就必须学汉语。
像当初教美琳一样,王隽从“你”“我”“他”、“这里”“那里”……开始教学,不求多。
现在有美琳用土话翻译,词的意思大家倒是马上就能明白,关键是要记住发音。
不要以为记住发音这件事情很容易。
不是有句笑话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王隽觉得当地的土话和普通话的发音也是相差很远的,所以教起来并不容易。
但是美琳、桃花和靓仔都不是问题,英子记性也过得去,拖后腿的,还是老黑。
没办法,人的智力总是有高有低的。
话说回来,这方面不行的,其他方面未必就不行。每个人,总会有过人之处的。
所以,王隽并不会因此看轻老黑。
——
上完两节课,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众人出来干活了。
今天是筑窑。
美琳和桃花拿着三个粪箕还有三条竹扁担。
扁担是上午王隽临时削出来的。
至于粪箕,美琳在早上采果的时候顺带砍了一些藤回来,给每个粪箕安上了提手。
因为工作地点就在山洞旁边,王隽把小虎带上,让它出来溜溜,强身健体。
能够下来,小虎自然不亦乐乎,又是跑又是嗅,到处闲逛,新奇的不得了。
三个女人下到沟底,清理台风带来的一些沉积物。
而三个男人把沟两侧的树砍了。
然后,老黑和靓仔把树肢解,做成柴火。
大女人用她那把新做的石铲,就地取土,把土装进粪箕。
王隽则用扁担挑着两个粪箕,把土倾倒进沟里。另一个粪箕,被美琳和桃花用一根扁担抬着运土。
修窑是一项强体力劳动。
这里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小工地。上面的人都忙着自己的活计。
老黑打着赤膊、穿着短裙,喊着号子,一斧一斧地把大树干截断,劈开。他力气大,准头好。每一次挥斧都会先比划一下,然后高高举起,大力劈下。对于大树干,一开始劈下去只是一个小小的裂口。对准裂口多劈几下,小裂口逐渐扩大。这个时候,老黑会捡一些小木块塞进裂纹,然后翻转木头,在另一个方向再制造裂口。
终于,某个时刻,大树干会轰然爆裂,变成两半。
若论破树干,没人能和老黑相比。
靓仔则用英子做的石斧清除树干上的树枝,并且把老黑破开的树干再一次劈开,细分成手臂粗的柴火。
最忙的莫过于小虎。它一会儿跟着美琳跑来跑去,一会儿又跑到老黑旁边看他劈树,看英子挖土,不小心还会懵懵懂懂冲进斧下或者铲子下面,弄得险象环生。恨得老黑骂骂咧咧,英子想把它踢到沟里面去。
没有人叫苦。也没有人喊累。
累了,自己放下工具歇一歇便是。
原始人哪有那么娇气?而王隽也是能扛的。
开始的时候,出于好奇,王隽拿着老黑的石斧试着砍树,发现这玩意儿太钝,耗力气还没有意想中的效果。也是老黑力气大,耐力好,换成自己,只怕用两下就会把石斧扔掉。
由此,王隽又想起了桃花脖子上那颗孔雀石。
若想在这里长久呆下去,必须想办法找到出产孔雀石的地方。
生产金属!
怎么才能找到那个地方呢?这是一个问题。
——
太阳西斜的时候,王隽喊停运土,带着三个女人下到沟底,把分散的土集中,一层一层夯实,开始筑墙。
忙活了将近三个小时,筑起的墙,不过一米多高。但是已经完全覆盖了之前王隽砌的石墙。
收工之前,王隽决定拆掉弧形石桥的支撑。
“什么,你要拆掉这些木柱?”三个女人同时叫了起来。
支撑一拆,上面由许多分断的石头砌成的桥顶不就塌下来了?英子问。
“放心,塌不下来。”王隽安慰道。
说着,他弯下腰去,抓住最外边的木撑用力一扯。
三个女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塌下来的话,就的返工重做了。
可是,王隽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她们又不好阻止。
她们觉得接下来将是轰然的坍塌。
桃花用手蒙住了双眼。
只是,她们以为必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石桥依然如故。
王隽又去扯另一根支撑。
三个女人的心又是一紧。再拆,肯定是不行的了。
可是又出乎她们的意料,石桥还是没有塌下来。
剩下的支撑,王隽索性用扁担直接往里打,稀里哗啦地把剩下的支撑全部打翻了。
神奇的是,石桥安如泰山,一点没有塌下来的意思。
三个女人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
接着,她们又看见王隽跳上土墙,在石桥顶上使劲又蹦又跳。
这样折腾,石桥能受得住吗?三个女人又担心起来。
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石桥纹丝不动。
眼前的一幕实在颠覆三人的认知。
英子想不通,走到洞口跟前,想看看有什么变化没有,是不是王隽施展了什么魔法,或者下了什么咒。
当然是一无所获。
王隽道:“别看了,这叫石拱,不可能塌下来的。”
“石拱?”
三个女人重复着这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