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佛与道之间的故事(下)
谢宝树想睡,却由不得他。
他看着两位争吵的大佬,无奈道:“你们争你们的,找我干什么呢?”
两位同时说道:“你与大道有缘。”
《后汉书》记襄楷上书有云:“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由于佛教道教之争,这“为浮屠”越来越神秘了。揭开宗教的神秘外纱,方晓老子“为浮屠”的实在意义。
浮屠,亦作佛陀,是梵文的音译,其意思是“觉者”。
“觉”在佛法中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据说,凡人无此三项,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而圆满,人皆可以修成三项俱全而圆满成佛。据如来说:“弥勒发意先我四十二劫,我于其后发道意。”
而“以十事致最正觉”。弥勒“发意”虽比他早42劫,但未“发道意”,爱吃穿,好交游,所以还只能是菩萨,将来继而“发道意”则可成佛,所以佛家称弥勒是“未来佛”。
只是“发意”还不能成佛,必须“发道意”方能成佛,这样的“佛”,无异于老子讲的“圣人”。故如来佛又被称作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也许“佛”的本义,原自道家的“圣人”。无论如何,佛家是把佛与圣人合为一体的。
老子在流沙指导那里的人民识道行道,而成“道德之乡”,在佛家看来,老子无异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故从流沙西来到中原的传教僧人,向人们传颂道德之乡时,便传作“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了。实际上是说老子入夷狄后,做出了神圣的大事业,公认为大圣人。
佛陀即圣人,圣人也就是佛陀。这在佛理中可得到证实。
佛理,主要在如来佛的“说法”之中。如来说法,深入浅出,多以神话故事来表达。他配称为神话艺术家。古代印度轮回报应的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考察,给了他丰富的灵感,从而创造了具有巨大魅力的不少神话。
例如,释迦牟尼说:“从这里往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那里有个佛叫阿弥陀佛。他现在正在说法。那个世界为什么叫作‘极乐’呢?
那里的众生生活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中……彼此之间都是同学和法友。那里的自然环境无比优美……地上众宝充盈、树林葱郁,各种果子都是奇珍异宝……”
这可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在和田的游记作对比研究:“昔如来曾至此处(牛角山),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当建国土”,自然是建“佛国净土”,应“敬崇”之“遗法”,当是“道流”“德行”之法,其核心是,没有主仆,没有贵贱,一律平等,都
是道家弟子,恰如“彼此都是同学和法友”。
玄奘还记述,这里“气序和畅”,“人性恭温,好学典艺,博达技能,众庶富乐,编户安业”,确如如来所说的“众生生活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中”。
这不正是“极乐世界”的原型吗?“现在正在说法”的“阿弥陀佛”的原型再没有比正在和田搞道德之乡的、又是如来之友的老子更贴切的了。
阿弥陀佛又称作超日月光佛。佛经中有个“国王月光的故事”,说:“在雪山的北方,有个国家叫良石国”,“这个国家的人,寿缘特高”,“不喜好斗”,多是“仙人们”,其“国王名叫月光”。
他乐善好施,连国王的华盖、王冠都施舍出去了”。有个婆罗门无赖来到这里,要求国王把自己的头颅施舍给他。为了“布施能换来全体生灵脱离轮回的痛苦”,月光真把自己的头颅割下来布施了。这大概就是“超日月光佛”的来由。
“良石”,美玉也。“雪山北方良石国”的原型正是昆仑山北坡产美玉的和田。连华盖、王冠,甚至头颅都愿施舍的国王月光,其原型是不称王的,不要华盖,没有王冠的,提倡“成功遂事弗名有,万物归焉弗为主”,提倡“爱以身奉天下,若可拓天下”的和田道德之乡的导师老子。
什么是道,道不是封建迷信,道是一种宇宙观,是宇宙的一些规律。这个宇宙间的规律谓之道。就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每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学习道并遵守道,人就会少灾难、少病痛。当然,道也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在里面,这里先别谈。
佛很重因果,什么是因果?因果论最早由佛教的缘起论而产生,是指通过行为或心念而产生一定的后果,就好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会得出豆。
佛教认为人生今世的一切福祸由今世或前生或前前生种下的因而成。道认为人的福祸是今世不遵守宇宙大自然之规律而成。
道认为天凉了就要添衣加被,你反其道而行,就会着凉得病,这个不关什么前世前前世的事,当然,道也承认前世,侧重点的问题,别抓字眼。
佛、道都讲究积福,也都信因果,因为因果也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佛遇灾难更侧重于福德,认为这是冤亲债主所为,是好事,是消业等。行为上主张更多地积福与回向给冤亲债主化解灾。
道也讲积福,但更侧重于检讨自己的言行那点违反了“道”的这个宇宙规律,这个是佛与道的最大区别。
但佛与道又有相同的一面,佛最终讲涅盘寂静,不生不灭;道最终讲天人合一,宇宙即我,我即宇宙,字面不同,但其意相通。
由上可看出,道包
含因果,而因果不包含道。比方说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这是因果。早上太阳出来,旁晚西落,这个是规律。
我个人认为宇宙最高的规律就是阴阳论,即生灭论。有阴自然有阳,有生自然有灭。只是生灭的表现形式不同,入涅与出世,也是生灭的一种,你不能象无赖那样死都说没有生灭,学术讨论发展成要别人下地狱那是脑残智障人士的行为,所以请你自重!
你说人生无常,这个对,但说人生有常,这个也对,佛讲一切生灭都是因缘。但佛没有说让学佛的人怎么掌握这个因缘论,最后总结为无常二字。
道说只要是规律,就肯定有迹可寻,问题是你有没有掌握这个规律。比方说,用佛教的角度看,一间屋的形成就是砖木水泥等的因缘和合,而成为一间屋,但最终会有一天这间屋又会分解,尘归尘,土归土或者说这屋以另一种形式而存在,等到因缘和合时,又结合在一起。
但风水界事实存在有风水师在建屋时就偷偷在屋梁底下藏有“此屋拆于某年某月某人之手”的断语,后来果验。
例如说算命,算命其实是推算人生规律的一种手段,很细小的事虽然说不好推算,但人生那十年升官,那十年发财,那十年败退,这个只要有一定算命基础的人应该都可以推算出来。
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皇朝也不例外,一个朝代由生到鼎盛到败落到灭亡,这是一个生灭的阴阳转化过程,这是规律的一种,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可变的是规律,可变的是形式。
由此看来,佛教说的无常,其实也是有常,无常是相对不明白宇宙规律的人而说,无常论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眼里并不成立。
我们要了生死,无量亿劫来就在这一念,临命终求生极乐世界也在这一个正念。达摩大师当时「欣逢」战乱,后来去闭关,出关以后他一直劝导人们:不可轻视造恶的众生,他们在一念回光返照亦得成就佛道。
统统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叫做般若正念,有智慧的正念。强烈的正念,正知、正见、正念,生死都在这一念之间。因此我们平常修学佛道,就是一直在修正错误的观念,趋向于正念。
有了正念,临命终的时候就依循这个正念出离三界。简单讲,愈执著的人,愈强烈分别的人,临命终死得愈痛苦。现在这一正念提起来,平常学习放下、放下,重复的训练放下,临命终灵魂出来的时候不会那么痛苦。平常要听经闻法,慢慢的训练,所以这个强烈的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求生净土的人,下面这个故事就非常、非常重要了。往不往生,见不见佛,就看这个故事。我们要讲到「无著论师」的故事,
唯识宗的无著论师,他是修唯心识定的。
他一直很想见到弥勒菩萨,他每天拜弥勒菩萨,南无大慈弥勒菩萨,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每天都在那边磕头一直拜,他一直很想见到弥勒菩萨,哪怕睡梦当中给他一个吉祥的梦也没有关系,可就是见不到弥勒菩萨。
他每天都念南无弥勒菩萨,南无大慈弥勒菩萨,南无大慈弥勒菩萨,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每天念南无弥勒尊佛,就像我们修净土的人,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却从来没看过阿弥陀佛一样的,每天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无著论师就是每天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每天拜弥勒尊佛,修行了一年没有消息,两年没消息,三年过去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心里想:弥勒菩萨多慈悲,我可不相信他不来给我看。
他坐在那个地方,很失望就坐在那个地方。
这时,一只狗跑来他身边,这只狗很肮脏,得了皮肤病,叫做疥癞,很痒,不时的跑到石头旁边磨一磨,身上没有毛,又丑,又老,又臭。这条狗不管走到哪里,人家都给它丢石头。
这条狗就来了,在石头旁边,树木旁边,就一直磨,一直磨,没办法了,这只狗痛苦不堪。无著论师就用手把这只狗抱来,用这个指头把它抠一抠,抓一抓,看看狗痒哪里?
可是一抓,狗就很痛,一直叫一直叫,用手抓没办法,还是叫还不能止痒。好,今天就跟你拼了,手指太硬,不行,我就用舌头,流脓也不怕,大慈大悲的精神拿出来,就用这个舌头。
当他大慈悲心显现,用舌头舔的时候,弥勒菩萨突然虚空当中显现,还看到弥勒内院。这时候,他恍然大悟,原来佛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现在念佛不能见佛,为什么?你念佛,求佛保佑,而没有大慈悲心,这不相应。阿弥陀佛是这么的慈悲想要救我们,我们就把责任统统交给他,自己好坏不重要,慈不慈悲也不重要,反正我念你,你就是要保佑我。
这,跟阿弥陀佛完全不相应,一点都不相应。无著论师,唯识宗的一代祖师,念弥勒尊佛念了三年,拜了三年一点消息都没有,当他看到这只得皮肤病的狗的时候,大发慈悲心,用舌头舔,这一念慈悲心,与弥勒菩萨的慈悲心相应,扣上去,一下子扣上去,弥勒菩萨现前。
他搞了老半天,怎么弄都是见不到弥勒菩萨,这一念慈悲现前,立马相应。
诸位,你听得出来这里面的含意是什么吗?要跟诸佛菩萨相应,没有什么法门,你就是要慈悲、平等对待众生,你就是要无相乃至一条狗都不能轻视它。
这一条狗竟然是无著菩萨的大善知识
,你想想看这一条皮肤病的狗,竟然是他的大善知识,让他大发慈悲心。在座诸位,你念佛念了几年了?
外省人讲的:“啥都没看到!”一味地要求佛祖保佑,我去恨人去嫉妒人家,反正你就是要保佑我,我念你,你没条件就是要保佑我,这怎么能相应呢?
我们跟佛的频率不相应,怎么念就是没办法感应,一个是那么大慈大悲的佛陀,而我们是这样执著,自私自利,就是只有为自己好。
所以修行一定要听经闻法,用般若的智慧打破那个执著,不要伤害一切众生,而且要大慈大悲的怜悯众生。众生不是要让你恨的,众生是要让你同情的,众生是要让你怜悯的,众生是要让你救度的。
现在很多人说佛道双修,佛家道家一样,没有高低之分,不要有门派之见。本文专门探讨佛道两家的具体实修之异同,及取舍问题。
佛道两家在具体实修上有很大的“重合性”,“证悟空性”是两家重合的,其核心修法,以及其最高成就,是一致的,修佛也有可能成道,佛就是道,道就是佛,指的都是同一个杳然难知的本体。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祖师有的讲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原因。但是落实到具体修炼细节,特别是对万物的理解,两者就是有差异的,甚至于很多地方呈现出完全相悖的趋势,比如典型的佛家认为一切皆空,缘起性空。
道家则认为本体实有,有物昆成,佛家向死,求空求解脱,甚至走向形神分离,行出离法,仙道则贵生,长生久视,性命合一,营魄抱一。这是两家的基本现状。
先是为什么佛道两家会有很大的重合性,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其“客观现实”都是在效法道的无为,注意是客观现实,跟人的定义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你证空性,跟清静、寡欲这些在具体本质,有很大一部分是一样的。
以庄子来看,他认为道是极虚的,“唯道集虚”,以及超越性,不可知论等,以及道本身是完全无为的,不会去主动干涉世间万物的,而同时这个道的规律,又是遍及世间一切,既然这个规律遍及万物,也就包括人,那么你这个人,要是采取和道相悖的做法,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也就去效法这个道,所以他关于修炼的认识之一就是从致虚下功夫,以及混沌思想,闲居无为,清净,虚无游世等。
他在《庄子?天地》中举例只有象罔可以找到玄冥之珠,就是这个意思。在《庄子?知北游》说:“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在“证空性”,就是一种最上乘的无为法,以无法为有法。也就是有的人说的修行就是行住坐卧的说法。包括入定
,看起来也是很像“证空性”。
实际上四禅八定是所有得道者都必须要走的路,无论是哪个门派,跟门派名称无关,修道是客观事实。因为你不得先天一炁是不可能真正转换色身,真正得究竟的。
但是为什么其对万物的理解,又会在很多地方不同,甚至呈现完全相悖的趋势?这要从佛家的起源说起,在古印度就有关于梵我关系的论述,明确提出本体实有思想,但是当时原始佛家为了反对婆罗门教,提出与之相对的空无思想,诸行无常,诸法皆漏,五蕴皆空等。
也就是说,很可能只是单纯的为了反对婆罗门教,就是以此作为一个思想武器,因为上古印度婆罗门教,实际上道德经包括基督都是明确提出本体实有,道是不能被做出任何定义的,既不能定义为实体,也不能定义为规则规律,任何定义都是失真的。
只知道是确实有且只有一个“实有”,但是这个“实有”是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说它是规则规律,只有缘聚缘散,这是必然失真的,这是求道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然后实际上佛家始祖释迦摩尼本身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在他千年后以后才有他的弟子记录他的一些言论,再后续的一些印度修行人在某些因缘之下证到了空性,发现“我所修的产生的功效很符合空性”,于是进而发展原始佛教的空无思想,逐步建立一个以缘起性空为基点的学派。
因为有了这个以空性为核心的基点,加上后续实证很“符合”空性,那么他们的进一步的发展、走向就是以追求空性、实证空性为向导,其思想体系也全部围绕空性为展开,当在情理之中,这也是现在的佛家的基本特点。
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它的方向不像道家往回走的思路,而是多数一味求空求静求解脱,根本修行导向反而是追求死亡了,堕弃肉身,视之为臭皮囊,并且把人的身心合体和外界分裂开来。
忽视客观环境对人身心的客观作用。很容易将身心分开看,以及孤阴寡阳等,心经、金刚经所说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自含阴阳的概念,是一个超越性的概念,但是这只能是证到这个东西的人才能真正明白,这些东西一放出去,凡夫看了就只看到了一个阴性概念的空,空无,也就是执空,顽空,以及进而发展成消极无为,软弱无能等。
只有在真正证悟到空性之后,才能认识到佛家的核心,并且不被其余糟粕思想干扰,但即使进入禅定,采到先天一炁,仍然不能将禅定绝对化,脱离客观环境对修行的作用。
阴阳、养生、风水等这些都是对身心都是有影响的,在你得道之前,是不能完全无视这些的。你不妨尝试一下,晚
上睡前吃个饱餐,然后熬夜,绞尽脑汁思考问题,早上睡懒觉,不要吃早饭,试试看感觉如何,一边结合打坐,长此以往坚持,看这个打坐能多大程度去抵消这些“罪业”?
道家养生的东西,没有道理的吗?
此外,即使是就打坐本身来说,也是很容易偏阴的,如果你打坐是入定状态,那么这就是一个超越性状态,是超越阴阳的,不需要考虑阴阳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坐一两个时辰下来,活力四射,脚底生风,甚至有点从座位上弹起来的感觉,
而如果是在那里枯坐,很容易出现昏沉,睡过去,坐得久甚至会脑袋发晕,眼冒金星,气血不足的感觉。因为你静坐本身就是有阴性因素的,没有入定就会偏阴。可有几个人敢说,一入座就是入定呢?所以说你不注重阴阳的平衡,调节,动静的结合,怎么行呢?
抱朴子列举了各种即使采得上药,也不能得道的种种情况,比如双盘枯坐、积阴难返、山精有毒等。
修心也非常重要,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大环境去谈修行,为什么进入禅定的人不少,得道的人却寥寥无几?不可能没有原因的,仅仅因为道难悟?
真修行人应该重视这个客观事实,然后反思理论。当然有的人会说,放弃肉身不一定就是没有得道,佛祖本身是中毒死亡,他的徒弟,后世的佛家修行人多数会为这个事件圆场,比如说这是佛祖有意示现众生,生死无常。
不要执着肉身。这个究竟层面,也不好做过多探讨,因为毕竟还没有证到那里,但是你看道家的飞升,有很多都是百岁岁以后,甚至是驻世长达百年以上,然后依然色若童子,鹤发童,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得道。
层次不够的修行人在那种极其混乱、悲观向死、心物分离的文化中,很难有一个清晰的头脑。我交流的修佛的,大多数都难逃混沌性思维,比如典型的“我不需要证就是合空性的”,“不要有法执,不要去搞什么修炼”,片面夸大心的作用,从根本上就是求空求静求解脱,这是其基本特点决定的。
而且现在佛教作风极其混乱,充满个人崇拜、迷信。就像佛教的典型的口头禅“只有佛法是正道,其它都是外道”,“末法时期”,“谤佛罪过无穷”等,都是属于个人崇拜,以及将佛法绝对化。至于在那个原始佛家时期,究竟是什么样的,释迦本人到底有没有究竟,我们已经基本是不得而知。
再加上现在佛教思想只重来生,解脱道,几乎是完全没有道家的入世道,很容易造成人的入世能力的荒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修成一个无用的废人。
而与之相反的是,道家有“无所不通”的圣人,而且几乎每个朝代都
有,比如姜子牙、鬼谷子、张良、范蠡、诸葛亮、王阳明、司马懿,佛家有没有呢?
所说的这些,可能对于佛家修行人有冲击,但我说的都是事实,都是有依据的,真正对真理负责的,应该重视客观事实,从事实反思理论,而不是一厢情愿。
当然,因缘造化之下,有修成功的和尚,也很正常,佛家也有大罗金仙,因为证空性确实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所谓大道至简,至简法门,掌握得好,其他条件都还算好,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是作息规律的,对于空性不偏枯,大概掌握得可以,他直接靠禅定加上修心成道是有可能的。但是是少数,大部分都逃不脱这个证空性的思想陷阱。
道家的基本立论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一到多的模型。而这个模型,无论是内在修炼(内圣),还是外在的世间法都是符合的,当然,我们可以往大了说,整个宇宙,天地万物,还有人这个小宇宙,内外,大小,都是符合这个模型的,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先验性的规律,即先验逻辑,这个先验性的意思,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
而佛教,更多的是经验事实,就是佛祖说看到是这样,就像空性,看到像是空性。
但实际上,至少是很可能,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我们往往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有可能是幻觉,我们所看到的,背后的本真是什么,不得而知,即便是修炼,你感觉到的,是正途,还是邪道,你只凭感觉,没有先验性逻辑做依托,是无法确定的。
为什么道家的在实证到空性之后,进一步建立的修法理论,是三返二二返一的一个逆回过程,而不像佛家的证空?
就是因为有这个先验逻辑做指导,他认为修炼导致的身心变化,也要符合这个规律,才是真正在修道,假如在某些情况下,光是靠禅定和修心达不到这个效果,就要通过其它养生方式去实现,而不是像佛家听之任之,一味求空求静,心解脱了就行了。这是和佛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其根本立足点不同。
道家在一和多的基本模型之下,发展阴阳学说,建立起一个严格翔实的无所不及的体系,在修炼上是走中道的,步步为营的,是讲究性命双修的,身心一体的,基本上是不会走偏的。
并且也有一套完整的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相呼应,真正学道有成的人,出世入世面面俱到,是一个完全的自由人。不像佛家修成要别人供养的废人。
真要修行,修炼自己,要实证真理的人,其入手最好是学道,不要学佛,不可否认佛道在证悟空性上的重合性,但佛家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等思想体系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原
始佛家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现实中的四维时空下的,而不是高层空间,这都是硬伤。
它的经书实际上严格来说,并没有具备完全的正知正见。学道就算你不能入道,但是最起码不会走向顽空,而且至少会增强你的入世能力。但是在实证到“空性”,并且在一定程度的道学基础上,佛道参合修炼,是有益身心的。
佛家在解脱道是说得很透彻的,佛性是无为而治身心的思想基础,而道家则可以弥补其它佛家除此之外的不足之处,比如阴阳是从一个空性平衡态过渡到更高阶层的空性平衡态的理论基础。
很多人分不清佛道两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特别是两教的生命观的深刻内涵,不深入进去,是很难理解其意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对生命的关注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因。佛道两教同样如此。
人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其天性就是好生恶死,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也就产生了种种宗教和崇拜,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是宗教产生的母胎。
佛学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从古瑜伽的经典《奥义书》可以看出,佛教的轮回观、六大圆融说、四蝉八定等等都是直接继承了《奥义书》的思想。缘起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由此而阐发的四法谛、十二因缘以及唯识学,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历程。
道学的产生同样如此,道学的产生比佛学较早,早在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道家的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东汉时产生的黄老道中初具雏形。
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所阐发的道体论,既是宇宙本体论又是生命本体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本体,生命既能从道生出发来又有返回到道中去。
所谓得道,也就是返本归根,从个体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还虚合道,出有入无,才是生命的永恒归宿。为求长生,道教以及之前的各种修持方术都把升仙作为修持的目的。
为此,道教的传说中有十洲三岛的仙境,还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古仙得道之处,都是有别于尘世的修仙圣地。自古以来,还有不少经过实修而得道的真人,如王子乔、赤松子、王玄甫、三茅真君、八仙、北七真、南五祖等。秦始皇时的方士徐福渡东海求长生灵药的记载,也就是在这种追求超越生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可见,没有对生命修炼的执著追求,就没有道学和佛学的缘起。
佛教唯识学深入地探讨了生命的层次。它把生命分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感觉。前六识是人的显意识,只是人的外在形式。
末那识相当于人的潜
意识,它只有在梦中和深层人静中才能感觉,而可赖那识则是人的最后一识,只有这一识才是先天而生的,这才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
佛学从缘起论的朴素辩证法出发,认为生命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这种观点怎么理解呢?首先,生命的各种要素都是因缘的和合,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而灭。
这种依它性佛教称之为自性本空,也就是说恒在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如梦如幻,任何对生命的执着都是错误的。其次,生命又是相续的,它始终是一个生生灭灭、因因果果的流转过程。
按照缘起论的观点,一切事物都具有因果关系。人既然有现世就必然有作为因的前世和作为果的后世。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来到这个世上,也不会最终没有结果地灰飞烟灭。
佛学的这种生命辩证法是相当彻底的。说它本空它又相续,说它相续它又只是一个流转的过程,并无恒在的实体。佛教一方面反对机械唯物论人死灯灭的断见,一方面又反那种认为肉体可以长存的生命观。佛教始终坚持缘起论的观点,坚持非断非常、即生即死的辩证观。
首先,从道体论出发,道家所生命看成是道的外化,因此《道德经》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性命圭旨》则说:"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和生命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着生死本来就是道的外化和流行。道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生命也就必然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
就是四神说,即识神、元神、圣神、玉神。识神相当于佛教的前六识。元神又分为阴神和阳神。阴神相当于末那识、阳神则相当于阿赖耶识,而圣神和玉神,则是生命的更高层次,是修真到极高境界才能证到的存在。
在回答生命能否永恒的问题上,道教从道体论出发,认为,顺着道的外化而延则死,逆着道的外化而返则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道教建立了修真的理论,一切外丹和内丹的方法都是修真的具体途径。修真的目的则是长生住世,最终实现生命的永恒。
佛教曰解脱,道教言飞升,都是为了解决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超越生死,以求得肉体生命的长寿和精神生命的永恒。但由于文化根源的关系,佛道生命观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透悟生命的角度不一样。佛教的生命观从缘起论出发,强调生命的因果联系,强调生命的依
他性、强调自性本空,是以内在的体验去铨释生命。
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的依据就是人的感觉,是佛教先贤在深沉的禅定中对生命所作的解析。而道教的生命观是讲对待,是从性和命的对立统一中去铨释生命。
黄元吉《乐育堂语录》说:"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所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
超越生命的途径不一样。
由于佛道生命观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超越生命的途径也就不一样。
《性命圭旨》说:"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越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佛教因为注重生命的因果联系,注重生命的内在体验,因而也就不重视外在的形体。在修持方法上注重性功,在禅定中明心见性,求得智慧。道教因为注重性命的对立统一,则讲究性命双修。道教的各种修持方法特别是内丹功都是把性命双修当成一个根本原则。
对待生命的态度不一样。生,于佛教曰苦,于道教曰乐。佛教既然是幻性命以超大觉,必然不重视人的现世,如佛教有人生八苦之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佛教甚至把人的肉体看成可以抛弃的臭皮囊。
而道教恰恰相反。"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
谢宝树在一旁问道:“佛与道,与我何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