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琉球逐日(中)
琉球王都首里的港口码头上,一群萨摩藩的武士们强行登上了一艘琉球商船。
琉球商人十分惶恐,央求着武士高抬贵手。
萨摩藩士说道:“从今日起,琉球的贸易关税和其他杂费,将由萨摩藩在番奉行直接收取,凡是琉球商船必须向宗藩萨摩藩缴纳足额的税务,善尽义务。”
“请问这关税要交多少?”
“你们货物总价值的一成五。”
琉球商人惊叫道:“这也太高了!我们这些跑海商的小人物,拼死累活都不一定可以赚到一成的利,要征收货物价值的一成五,那等于把我们杀死啊!”
萨摩藩士一把推开商人,说道:“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从明国拉来的各种商品,来到琉球就已经涨价至少一二成,如果贩运到朝鲜或者日本,更是会涨价五六成,一些商品甚至成倍增长!日本的金银都要被你们这群黑心的商人骗取了!在这里征收你们的税务,都是必须的。”
这名武士其实说但也不能叫完全错误,大明的工业化开启、积极促进贸易之后,已经成为强大的贸易国,向外界提供大量的低价商品。不要说跟工业品相比,就算是普通的手工艺品,日本本地出产的都无法比得上,工艺落后且粗糙,价格还贵。这时候的日本货物,与后世那种被强行赋予的匠人精神完全不能划等号。匠人是存在的,但是好东西却少。
于是作为中转贸易经销商的琉球人将一些大明的商品带去日本,不少东西都能卖得极高的价格。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会是长久的,因为琉球商人同样面临着大明商人的竞争,一个商品在进入日本市场后,一段时间后将本地产品击败,那么必然会因为抢占市场而下滑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不过至少在这一时期,积极参与海上贸易的球商是赚取超额利润的。
一部分球商甚至集资跑到大明去购买航速更快的飞剪商船,希望能够运载更多的货物来出售。他们的海贸是不仅限于中日韩朝东北亚地区的,许多球商也积极参与东南亚的贸易,用一个并不太恰当的比喻,琉球商人很长时间在东亚海洋贸易上都扮演着类似欧洲的荷兰人这样的角色。
只不过荷兰能够自保,琉球却太弱了。萨摩藩控制着琉球,在看到琉球赚钱之后,立即就把心思打到了他们的身上。萨摩藩是相对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对于幕府也存在一定的抗衡性质,当年德川幕府开创之后,封各大名都是采用的石高,转译一下就相当于耕地面积。萨摩藩如果能够在贸易上拿到更多好处,就相当于提升了自己的石高。
琉球商人反抗不得,只能道:“大人,旁边的商船为什么你们不去征税?”
萨摩藩士生气了,一脚将他踹倒,说道:“关你屁事!萨摩藩收取关税是收取隶属萨摩藩的琉球,你们是琉球人,理应向萨摩藩纳税!”
旁边的商船,来自大明。
在码头的另一角,郑成功远远地望着这边发生的一幕,他的身边是从弟郑省英。
“大哥,萨摩藩在琉球不过仅有武士数十人,兵卒不到百人,我们郑家已经有百名精锐混进了琉球,只需兄长一声号令,就能将萨摩藩倭寇一夕荡平。”郑省英压抑着自己的兴奋,郑家是一个非常大的宗族,包括郑成功的宗亲,还有一系列忠于郑家的部将臣子。
郑家的形式其实非常类似于日本的封建形式了,宗亲和家臣组成了忠于一个氏族的势力,对于上一级的中央集权的忠诚度反倒是有限。
所以在郑成功投靠白明修之后,郑家的人其实非常失意的,他们的权势削减了,没有什么位置了。有一些如马信、洪旭这样的部将,之前就跟郑家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直接就脱离了郑家,丢掉了身上的山头。大明军中的山头主义不显,白明修也不搞平衡主义,一切军官将领都要忠于国家和皇帝,百分百执行任务,并且不做勾心斗角的事情。但这显然不适合郑家,所以郑省英等郑家人其实是没有被启用的。
到大明局势初定,征伐日本的事情被提起来,白明修找来了郑成功,交代他可以去弄他的郑家私军了,这才又将郑省英等一帮本领白明修看不上,忠诚主要是家族而不是国家的家伙,重新收拢到了郑成功的旗下。
郑成功毕竟还是海军副司令,这两年在军中看过的才俊多了,也真的不把原本郑家的这些人放在眼中。不过他向来帮亲护短,即便是这些人不中用,他也一样放在身边。
说起来,郑成功还是有些犹豫的,他这些郑家私军,不少都是自己的老兄弟了,但是重组之后并没有经历过实战。他也亲自去视察过几回,感觉自己的这支军队跟真正的明军相比,还是差了点什么,精气神都不太一样。不过至少,郑家私军的装备是跟大明正规军一样的。
“安排人,咱们准备动手了。分两队人,你亲自领一队人,配合张进、林福把守住琉球王宫,我亲自带人在码头对付这群萨摩武士。”郑成功行事非常果断,琉球这边的情况他们已经早就摸透了,虽然手上只有一百来人,但是有心算无心,他们胜算更大。
不多时,驻扎在大明商馆中的四五十名郑家私军的士兵就来了,他们身上的军装也很特殊,是一身迷彩服,大明正规军都没有换迷彩服,反倒是他们先用上了。这些郑家私军装备的倒不是大明最新的m4步枪,而是老式的m1纸壳弹步枪,对付日本人也是绰绰有余。
“给我打!把这些倭寇通通消灭,占领码头。”郑成功一声令下,郑家私军立即冲了上去。还在对付琉球人的萨摩藩士们,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这么一批人,当即就被放倒了好几人。最惨的是这些武士根本没有带几条火铳,被郑家私军打得从船上下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