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向南牌”画芯修复液 (更新完毕)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金陵大学。
国庆假期已经开始了,学校里的一大部分学要么选择了回家,要么就和要好的同学一起,结伴旅行去了。
原本热闹的校园里,一下子寂静了不少,校园里的街道上,也只剩下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行走着,显得颇为孤单。
在校园深处的一栋墙面斑驳的老办公楼里,此刻却有一场会议正在进行。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确定一下咱们研究所第一款产品的商标名称、外包装设计,以及上市推广的计划。”
坐在向南左边第一位的位置上,孙福民将老花眼镜戴在了鼻尖上,透过上方扫了对面的几位年轻人一眼,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开始第一项,商标名称,之前咱们内部已经开会讨论过很多次了,最终列举了一些商标名称,比如速达、森宝、画匠等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说说自己最钟意哪一个商标名称,以及理由。”
邓维是坐在对面的三个博士生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她性格比较开朗,胆子也大,此刻第一个开了口:
“我比较倾向于画匠,咱们的这款产品,实际上就是画芯修复液,如果连起来读,就是画匠修复液。这意思简单明了嘛,画匠用的修复液,可不就是专门用来修复画芯的嘛,一看就懂,挺好的。”
“邓师姐可能有点误会,咱们的商标可不止是用于一款产品。”
王明耀抬起手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
“也许以后咱们研究所还会开发出古陶瓷修复、青铜器修复,甚至纺织品文物修复所使用的产品,那时候肯定不能再冠上画匠这个商标了吧?因为根本就不是画匠用的东西。”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一个商标要有延续性,所以,我觉得森宝可能更好一点,森林之宝,代表绿色、无污染,咱们这款产品就是绿色无污染的,所以才能用于文物修复。”
“王师弟说得虽然有点道理,但是我还是觉得森宝不怎么合适。”
张伟利轻咳了两下,说道,“商标名称最好能体现产品的最大卖点,咱们的产品虽然是绿色无污染的,但这并不是最大卖点,咱们的最大卖点是,能够快速修复画芯,所以,我个人还是更倾向速达,迅速达到目标,这个寓意也不错。”
“……”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
“咳咳。”
孙福民清了清嗓子,说道,“听了大家的意见,我感觉各有各的优势,但感觉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意思,昨天晚上我回去想了好久,忽然有个想法,不如说出来给大家参考参考。”
说着,他转头看了看向南,笑着说道,“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向南是咱们文物修复界里的一面旗帜,只要一提起向南,就会想起文物修复相关的事物来,可以说,向南这两个字,就代表了文物修复。”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向南来做商标呢?比如说咱们这一款产品,就叫作向南画芯修复液,任谁看到了,都知道这是文物修复用的,也会知道,这是修复画芯用的。”
孙福民转头看了看另外三位博士,笑着问道,“各位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邓维等人听了一愣,用个人的名字当作商标名称并不是没有,比如说超市里经常看到的豆腐乳和面条,都有用个人姓名当作商标名称的例子,不过,这还是很少见啊。
“这个不大合适吧?”
向南原本一直都在听着,此刻却是不得不发言了,他有些迟疑地说道,“用我的名字当作商标,怎么听着都感觉有点不搭,还是换一个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
孙福民立马反驳,他说道,“一个新商标出来,一开始听着都会有点不习惯,听得多了就习惯了。我觉得向南这个商标非常合适,大家觉得呢?”
“倒也不是不可以。”
邓维迟疑了一下,笑着说道,“就像孙老师说的那样,老板本身就是文物修复界里的一面旗帜,知名度相当大,用老板的名字当作商标名称,辩识程度也很高,当然,最大的问题就是,向南自己得能适应。”
张伟利也点点头,说道:“我同意邓师姐的意见,用老板的名字作为商标名称,也是一个好办法。”
“我也赞成。”
见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王明耀也是从善如流,投了赞成票。
“我……”
向南一看不对劲,刚想发表点意见,不料孙福民一敲桌子,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笑道:
“四比一,这个议题就算通过了。”
向南:“……”
既然如此,干嘛还要打电话叫我回来开会?孙老师你们自己决定不就好了嘛!
向南有些幽怨地看着孙福民,孙福民自然当作没看见,继续开始讨论下一个议题。
相比较商标名称,剩下的产品外包装设计和上市推广方案这两个议题,就相对平和得多了,没用多长时间,就一一获得了全票通过。
开完会后,已经是十一点半了,向南这个大老板难得回来一次,中午便请孙福民和邓维等研究所高层一起吃了个饭。
在饭桌上,向南忽然想起了什么,看了看张伟利,开口问道:“张师兄,咱们研究所的第二个研究课题,开展得怎么样了?”
研究所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基于向南推出的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所开发出来的标准化产品,如今产品已经成型,马上就要推向市场了。
而第二个课题,则是为了解决古书画修复中的难点——消除古画画芯与命纸之间的陈年胶水的黏性,从而提高揭裱效率。
和第一个课题不同的是,第二个课题只有目标,而且在研究过程当中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案例,完全是需要靠研究人员从头做起的。
难度和第一个课题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向南尽管知道这个研究难度不小,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想看看研究所这边到底有没有什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