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系统之后三国时代 > 第八十五章言和(下)

第八十五章言和(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章武二年八月初六,有关孙刘言和的流言才第一次在吴军营内传开。

消息起因于一次诡异的炸营,据说初五夜戍时的时候,距离陆逊大营较近处的一座军营哗变,有乱兵欲冲击帅帐,以安东中郎将孙桓为首的一波将领以镇压乱兵为由,强闯了陆逊帅营……

到初六早晨时,吴军大营就开始传出大都督陆逊失踪的传言,紧接着大都督陆逊与蜀帝刘备夜谈的流言也传了出来,虽然帅帐中的陆瑁几次试图镇压这股流言,但这股流言好似是长了翅膀的蝗虫,在军营中飞快蔓延,再加上似乎有将领在暗中撑腰,灭了又起,起了又灭。

等到八月初八这一日辰时,大雾弥漫,就有值守的将士言说不久前看到五名黑衣人从西官道钻入了营垒,当夜,蜗居帅帐多日的陆逊就突然召集将领,告知了他们即将与刘备言和的这一决定。

这个消息引起的轩然大波自然可以预见,吴蜀之战历经两年,双方从打出真火到后来各自疲软,到而今地步,两军在三峡都丢下了太多的尸体。

简而言之就是这梁子,结的有点大了!

章武二年的蜀地不说家家白事,满城尽灰这么夸张的话,那也算得上是白幡悬屋,哀嚎遍野,许多县城村镇就连半夜都会有明灭不定的烛火以及一桩接着一桩的丧事。有时夜间传出的哀鸣声犹如狼嚎,给人不寒而栗的悲戚之感。

而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刘备尚还在从蜀中六郡,巴地五郡不断的征集新兵,大汉丞相没有办法,更是将汉中之战后的十五税一提到了十税一。

不难看出,刘备在蜀地的统治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就算有诸葛亮的长期经营,此刻也已是风声鹤唳,叛乱四起了。

刘备军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维持战争的战争潜能。

至于吴军,在马鞍山之战中战死重伤的人就有五万之数,之后在白帝,峰山,秭归林林总总又丢了接近四万人,总损失也接近十万,而今又被陈恪断了粮道,可以说很没脾气了,此时再加上江东旧地受到魏军的威胁,这些将领心寄家乡,就更没打下去的意思了。

可以说议和已经成为吴蜀双方在大局上的意愿,双方高层也都认为这是件大势所趋的事情,区别只在于,如今谁吃的亏更多一些,谁背的锅更大一些。

因此当陆逊宣布和谈之事由他一手主持的时候,下面立刻没了声音,当天下午,先前哗营的吴卒被武场斩首,很快也再没人提陆都督失踪的事情了。

八月十一,吴军回军驻扎巫县,陆逊仅率轻骑一千,往北井山与蜀主刘备会面。

就这样,至八月二十,远在秭归东岸的陈恪等人终于收到了孙刘停战的风声。

听到这个消息,魏昌第一个跳出来抗议,大骂道:“吴人与我等血海深仇!如何能停战!”

“我等在这边拼死拼活,好容易堵住吴军,结果后方却求和了?”

魏昌性子刚猛,心直口快,稍有不满就直接开喷,这时像张胖和杨纯这般性子敦厚的就开始拉劝架,将他拉到一边嘀嘀咕咕,大体意思就是要他别生气,然后再就这局势给他一通分析,直把魏昌听的气哼哼。

不过这厮虽然还有些余气,却到底没再闹。

前来传递消息的是汶江亭侯主簿李子轩,陈恪因为此战的大功,已被恩旨封为亭侯,食邑三百户,李子轩也因功被封在陈恪门下,陈恪手上的几百白耳少年,全部有了官职,刘备让他们继续追随陈恪。

陈恪对于停战的消息并不惊讶,早在几天前,他的系统突然显示【白帝城攻防战】已完成时,他就大概猜到了缘由,此时听李子轩娓娓道来,面无表情,心里却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问道:“我们占了什么便宜?”

李子轩一下听懂了陈恪的意思,他道:“有的,陆逊提议将宜都郡的西部,武陵郡的西北部赠予吾主,以修永好。”

闻言,刚蒙头的魏昌又冒出头来,双目瞪的铜铃大,叫道:“赠予?就这?”

一旁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都有些不满,你特么割让就割让吧,还美其名曰赠土,还小气扒拉的各割了一半郡,这特么算个球啊!

陈恪闻言也有些皱眉头,李子轩接着解释道:“只能这样了,你们需知,夷陵一战我军水师损失殆尽,吴军就算不谈也可以将大军由水路运走,区区秭归栈道,挡住个把月还有可能,再长…就不现实了。”

“就这,吴侯孙权还不一定会答应,据说东吴大都督正在星夜将文书呈报给武昌,最后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陈恪似是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道:“此次和谈,是陆逊主张的?”

“是,”李子轩点头,瞟了眼不远处的赵云,压低声音继续道,“江东那边的局势也很紧张,据说,陛下应该就是怕吴侯被曹魏覆亡,不得已,才答应下来的。”

陈恪等人闻言,都心有戚戚,陈恪叹了口气,遥望江陵方向,眼眶湿润,恨恨道:“吴人反复无常,三袭荆州,当年汉寿亭侯北伐襄樊,声威几至许都,全因为孙权之叛而功亏一篑,时至今日,我们竟反倒要保他们了?是何道理!”

赵云等他说完,睁开眼睛,看了陈恪一眼,淡淡的道:“时局大于对错,取舍在于制衡,你若想和东吴、曹魏讲你的道理,首先你就不能打败仗。”

“我何时打过败仗?”

“你要一直胜下去才行。”

赵云说完这句,便又闭目打坐,李子轩听了赵云的不做声,陈恪却在那撇撇嘴,赵云自从不作战以来,除了进食和养马,整日坐于秭归崖边,长枪横立,面朝江水,一动不动,像个黄巾邪教道士般,有时陈恪甚至觉得赵云在参军之前是个黄巾军也不一定。

话虽如此,赵云的话虽然刻骨,但确实有他的道理,乱世是理想主义的乱葬岗,很多问题和事情自不能拿太平时的规矩来跟别人讲道理,陈恪虽然被父母保护的很好,但毕竟出生于乱世,一阵气闷,埋在心里也就过去了。

只见他拉住魏昌,与李子轩勾肩搭背着往营里走,嘴里对着他们喊着:“罢罢罢!想那些糟心事做甚?功名已傍我身,兄弟依旧在侧,今朝不醉,何时可乐?”

陈恪一边叫着,一边向李子轩炫耀着自己的功绩,谈到攻占峰山【粮仓暑】的时候,还特意提到。

“那东吴的梨子啊,可大个了!又甜又脆,可惜的是不经摆,都被我们吃光了!没关系,我还给你留了蜜饯和肉蒲,都是缴的那吴贼的!”

陈恪在那唠叨着,少年们围拢过去,不时爆几句粗口,立刻就爆发出欢娱的大笑,气氛逐渐变得欢快,营地里的风似乎也开始欢叫,他们拂过最中央站台上的红旗,上面绣着一个“漢”字。

章武二年十一月中旬,吴都武昌终于传来消息,孙权的侯旨被裱在紫红色的金框里,上面印着两个殷红似血的大字。

“准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