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悦君歌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如水对柳凤寒的偏见也早已烟消云散。周如水又算是头一回出宫远行,这般的交往之中,也未有甚么身份利益的冲突束缚。如此,就自在开怀得紧了。

再加上,柳凤寒虽行事乖张,却又确实是个明快敞亮的,故此常常无话不说,又是无所禁忌。他总是能叫周如水看见一番新的天地,学到一些在宫中学不到的知识。这般,就更是有趣!直是叫人见之心悦,久处不厌了。

这几日在柳家茶山,周如水便一直跟着柳凤寒在山间东走西窜,看着他怎么勘管忙着茶的茶农,也顺道听听他那满嘴的生意经。

有时,柳凤寒会指着满山的茶树,满嘴铜臭却又正儿八经地算计,“这次眼看是过了节气要颗粒无的,本来已经把工人都遣回去了。谁知后头又下起了雨,茶庄复又有了成,这才又请了熟工来修剪茶枝。一来二去,倒是付了两回工钱,白了一笔开销。”

有时,他又会风雅十足的,领着周如水立在山头吹吹山风,歇在茶树林中焚香煮茶。

他还往往会耐着性子给周如水解释茶的门道。譬如,他会如数家珍地道:“秋茶又唤秋白露,汤色、滋味间于春茶与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在滋补方面一般不如春茶。”但往往谈着谈着,他又会锱铢必较地盘算起生意,打细推地和她解释:“因此,秋白露若卖去富庶讲究的江南必然抬不起高价。如今茶山减产过半,就更不能往江南销了。只有往货物稀缺的居庸关那头贩卖,才能得利最多。”

更多的时候,二人会坐在山头的大榕树下品那管事带来的糯米酒,酒水甘甜芳醇,香味浓郁,周如水极是喜饮,往往比柳凤寒喝得要多。

柳凤寒早知她是宫里出来的女官,便会时不时打趣她不知民间疾苦。这日,四下无人,他更是揶揄地嗤道:“宫里到底有甚么好的?明明是个华丽无比的金笼子,世人却怎么都捅破了头地要往里头钻?你父母是因何将你送进宫去的?难不成,那里头真有稀罕的不得了的宝贝?以至于,即使骨肉分离,也在所不惜?”

彼时,周如水已饮了不少的糯米酒,她醺红着脸,顺手用袖拭了拭嘴,轻飘飘地答道:“能有什么宝贝呀!不过就是吃得好一些,住得好一些,活得更累些。又或许,是因君上是万岁,万岁,万岁,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沾上了个万岁,总能有些个好处罢!或许,还真能多活上个几岁呢!可那又如何呢?若是活着都不畅快,还不如死了呢!”说到这,她微微侧头,痴痴地笑了一声,扭头,盯着几上喝了大半的酒水,又伸手拿过,仰头一饮而尽。

听见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柳凤寒扬了扬眉,他好整以暇地看着饮着酒的周如水,先是嗤她:“你吃酒的时候,真像那偷了腥的猫儿。”说着,又满是不屑地嗤道:“你说得对,长命有甚么用?活得不好,活多一刻都是受罪!再说了,这从古至今呐,那些个求长生的,从未有谁真的得到过长生!说到底呐,还是金子好!”

“便是真有谁得了长生的,咱们也不晓得呀!”周如水笑睇着他,掷了酒樽回几上,掐来根嫩叶扔在他肩头,漂亮的眼睛眯得像天边弯弯的月牙,调侃他道:“你真是俗不可耐!计较来计较去,你爱的总是那些个阿堵物!想你若是做了官,定会是天下第一的大贪官!”

闻言,柳凤寒嘴角一扬,往后一倒,靠在树上晒然笑了笑,才哼道:“呵,你懂甚么?小爷若是做了官,或许是天下第一的大清官呢!说了你这姑子懂得少吧!在这世上啊,能者多劳可从不是个好词儿!这人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死得也就越快!指不定彼时,老百姓全都得仰仗着小爷来养活,为了他们的温饱富贵,小爷一人却还得上刀山下火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啧啧,想来到是可怜!”

说这话时,艳红的夕阳徐徐染上枝头。

柳凤寒绝美的双眸被夕阳映衬得神秘而又深邃,他眉间的红痣更是越发的嫣红如缀了起来。盯着他,周如水也不由晃了晃神,待回目光,也是一晒,又掐来根嫩叶往他身上一扔,没好气地哧道:“就你能胡诌。”

闻言,柳凤寒亦是一笑。

彼时,就在他们头顶,栖息在枝头的麻雀展翅滑向渐次染红的天空,随着几声鸟鸣,落叶飘飘洒洒,一片两片,都静静地落在了他们的肩头。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好冷啊

想到假期结束之后又要回去做狗

说不出的忧伤

第66章徽歙朝奉

几乎处理好了茶山的事儿,柳凤寒便又带着周如水走街串巷了起来,不过这次第,却是为了协助周如水探访一些本地的商户。也正因整个徽歙县几乎都是行商的门户,本地的商户常年行走四方,又都与柳凤寒有过硬的交情。所以,这么一通问下来,所涉的消息,竟是几近攘阔了半个周国。

彼时,周如水也才终于明白,周国盐改之棘手,已是刻不容缓了。

这时,楚国又有了传闻,道是前些时日楚王出游,留王后甄姜在瀛台之上。江水大至,楚王使使者迎甄姜,使者急切,以致忘了持符。至瀛台后,使者请甄姜出。甄姜却道:“王上每与宫人相约,召必出示符节。今,汝未持符,妾不敢从。”彼时,使者急道:“水方起,吾再回返取符,必定不及救主。”甄姜却坚持道:“妾闻守贞者不犯约,持勇者不畏死,妾知今从汝出必得生,然,弃约越义,有死不为也。”于是,待使者取符再归,瀛台已崩,甄姜也溺亡了。

诚然,忠贞守信是这个时代所提倡的。《列女传》中就曾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道是一个唤做尾生的少年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见,女子未至,却涨起了大水,尾生为了不失约,抱柱死在了桥下。于是,天下便有了三高行,“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

如此,甄姜虽逝,但因她与尾生不分高下的德行,她的美名也自然而然地传遍了大江南北。世人都道她以信成君,以礼持己,虽死犹荣。楚国以国礼葬祭了甄姜,一时之间,甄氏一门满族荣光,便连楚女都多了个节烈的名声。与此同时,谢氏立刻便朝甄氏递出了橄榄枝,邀甄氏一族也来参加来年的周国赏花宴。

这事儿自然也传到了徽歙,听得此事时,正盯着外头发呆的柳凤寒转过脸来,忽然就问正埋头看着帛书的周如水:“你当那楚后甄姜如何?”

闻言,周如水缓缓抬起脸来,她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半晌,才看着外头滴着雨的屋檐,淡淡一笑,不咸不淡地答:“不觉有幸,只感可悲。”她并不觉得,甄姜的做法有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