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美女赢家 > 第四百四十六章 缅怀

第四百四十六章 缅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齐达维给大家解释,说那些句子虽是夫人所写,但是后面的拼凑成歌词却是他所为,可是把一堆精华拼到一起,却有成了糟粕的嫌疑。

齐清诺笑:“我妈始终要和流行音乐拉开距离,都没给我爸写过词,我爸先斩后奏,开个玩笑。”

杨景行对李丹阳说:“那时候正仰慕丹阳哥,想感受一下词曲咬合,可是后来放弃了,太难了。”

李丹阳笑:“先有词?那不行,照谱填词就容易一些。”“词曲咬合”这东西,他当然最有发言权。

濮玮幸等不及:“先听一下,这么多保留曲目都出来了,大方一点。”

冉姐就问杨景行:“作曲看怎么伴奏?钢琴成成肯定没问题,吉他才敬也行。”

就然是保留曲目,齐清诺还是慎重一些,大方:“我们来吧。”

杨景行点头。

甘凯呈提醒冉姐:“好好唱,权当你们忘词了。”

冉姐呵呵笑,先跟詹华雨说清楚:“嫂子,不是我存心啊。”

一起回舞台,齐清诺钢琴,杨景行抱起几乎有灰尘的琵琶。虽然都是老主顾,但是对这个组合也还是有人觉得新鲜呢。

带着付飞蓉就位,冉姐有些气势地宣布:“机会难得,《指尖流水》!”

掌声很热烈,期待的人还是不少。

杨景行先开始前奏,充满古韵的轻柔琵琶吟似乎在提醒大家集中注意力欣赏高雅音乐。琵琶奠定了基础后,钢琴跟上,并逐渐拉开场面。可能许久不弹,齐清诺略有误差,但是影响不大。

而且起香港,就聊到了李丹阳的老朋友黄霑,就歌词而言,要让在座所有人膜拜。黄霑因病去世几年了,令人怀恋。

李丹阳安慰浦海人:“他写过,其实香港音乐是受浦海影响的,上个世纪,太多浦海音乐人去了香港。”

齐清诺知道:“他去世前一年的博士论文,据说当年香港大学没人敢审。”

李丹阳惊喜:“知道?”

齐清诺只杨景行:“他让我看的,很受启发。”

李丹阳看杨景行,杨景行就只知道讨好:“说起来,几位大哥都在论文里出现过,除了瑶瑶姐和安卓哥。”实事,齐达维也是论文中提及的少数几个大陆现代音乐人之一,而李丹阳在论文中出现次数不少。

大家呵呵一笑,可大陆音乐人都和黄霑没交情,只能由林正升和李丹阳发言,濮玮幸作为文化人的粉丝,也能发表一些意见。

李丹阳问杨景行:“你记不记得,论文里对粤语音调的总结,很有用。”

说起这个大家都知道,汉语本来就是是介绍少数几种音调语言,而普通话是五声,粤语却有九声之多,都是先天具有歌唱性天赋的语言。不过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使得大家不再专心音符,而一门心思研究语言去了。

濮玮幸博学:“这个上世纪解放前就有人研究了,声调对应音调,叫……什么?”

杨景行说:“赵元任,好像。”

濮玮幸连连点头:“对对,语言家,音乐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了不起。”

齐清诺笑:“施氏食狮史。”

濮玮幸连连点头,哈哈笑,一连串:“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程瑶瑶咯咯笑,问齐清诺:“什么意思?”

台湾人也不知道呢。

虽然不够严肃严谨,但是不得不说只用一个音,靠着音调就叙述了一件事,的确挺好玩的,还能说了不起,要不怎么说中华汉语博大精深呢。

说起赵元任,也算个奇人了,大家不方便八卦现在的人,聊一聊以前的还是喜闻乐见的。看起来濮玮幸了解得最多,像说书一样跟大家讲起来。

闽南语难学啊,估计放赵元任那,也就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可以当台湾原住民了。

慢慢的,大家都表现出来了学识,显然不是一群只会情情爱爱的商业歌曲从业者,连安卓也能侃出文化来。甚至对于冉姐时不时的插嘴,明星们也都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

杨景行这几个音乐学院高材生大多时候只听着,偶尔在前辈们记忆力不够用的时候接话。

本来玩够了准备散场的,现在却一个个专业起来,时针已经快指向十二点。显然,明星也要分怎么看,有一些客人光看明星们自己聊天,已经不太坐得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