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 见证时刻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蓝礼的脚步快速来到了走廊尽头的一个待机室,酒红色点缀金色的室内装换与今年的舞台设计同出一脉;正前方摆放了一块硕大的显示屏,对面则摆放着一台红灯亮起的摄像机。
所有细节都表明了原因和目的,这里是提名者以及颁奖嘉宾的待机室。
在颁奖典礼之上,为了避免意外发生,颁奖嘉宾和提名者往往会提前候机,而组委会为了制作花絮,也为了完善晚会,于是就专门开辟出了一个待机室,记录下来舞台背后发生的花絮,同时也可以及时处理一些意外状况。
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意外状况。
倒数第二个颁发的是最佳男主角奖。作为提名者兼颁奖嘉宾的蓝礼,此时已经来不及赶回自己的位置了,所以直播待机室就是最好的选择,蓝礼依旧可以优雅从容地出现在镜头之上,不会缺席揭晓奖项的关键时刻。
事实上,今年的影帝争夺战缺少足够的悬念,也缺少足够的火花。
五位提名者分别是:“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超脱”的蓝礼-霍尔,“大师”的杰昆-菲尼克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布莱德利-库珀,“悲惨世界”的休-杰克曼。
杰克曼,作品质量和表演厚度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入围就是惊喜;布莱德利,喜剧表演还是欠缺说服力,偶像出身的第一次提名更多还是嘉奖;蓝礼,去年刚刚得奖而且年轻非常,作品的整体声势更是淹没在整个颁奖季之中,远远没有到达蝉联的高度。
换而言之,颁奖季从开始到结束,这就是一场丹尼尔-戴-刘易斯对阵杰昆-菲尼克斯的较量。
有趣的是,丹尼尔和杰昆都是刺头,他们极少或者拒绝参与到学院公关之中,最多只是礼仪性的出席,这也使得公关战的力量最大程度被削弱,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演员的个人实力以及作品的整体评价之上,难得一见地回归到了奖项的本质之上。
在作品的比拼之中,“大师”的声势远远比不上“林肯”;而在专业的较量之中,杰昆也远远落后于丹尼尔。
于是,今年的颁奖典礼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剥离了悬念,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再次登,这一刻沉默之中的鼓掌,才是更加辉煌也更加重大的肯定,这是来自所有同行的敬意,不可取代,也无法衡量。
灼热而沸腾的视线瞩目之下,丹尼尔沉稳而从容地走上了舞台,从梅丽尔的手中接过了自己的第三座小金人奖杯。
曾经有人探讨过,到底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演技奖项更重,还是奥斯卡的演技奖项更重。最后的结论是后者。
原因?
不是因为评审制度,而是因为整个平台的侧重点。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任何一部进入主竞赛名单的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每一部作品都势必拥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而电影节的本意就在于将这些优秀艺术作品展示给更多观众,自然而然地,评审团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作品身上。
遗憾的是,最高奖项只有一个,这也使得每一年的遗珠都不在少数。
为了弥补这样的错过,导演奖或者演员奖都可能以“补偿”的方式,颁发给其他优秀的作品,当然,这不是说导演或者演员就不够优秀,只是说,电影节的评审团更多站在作品的整体高度之上进行评判。
所以,几乎每一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之上,表演奖项都可能爆出冷门。
奥斯卡之中,提名阶段就是分工鲜明的,演员只能投票表演部门,编剧只能投票剧本部门,技术分类的各大奖项更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部门本身就是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同,剥离了作品本身的综合考量,单纯从专业技艺层面进行评选。
进入奖项票选阶段时,不同部门才可以交叉投票,尽管如此,大部分演员们也会避开相对专业的技术奖项,免得不懂装懂,反而闹了笑话。
相对应地,奥斯卡四大演技奖项的最终归属也更加体现出了专业技艺的认可,冷门固然存在,却依旧是实力基础之上的冷门。
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如此投票体系,最佳影片的分量也就更加得到了突出,堪称是整个奥斯卡之中最重量级的奖项。
整体来说,即使现在的奥斯卡已经成为了一场学院公关的游戏,但权威性依旧得到了保证,尤其是在各个专业单项之上,依旧在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在演技部门之中,比欧洲三大电影节还要更重一些。
当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演技奖项依旧是业内最高级别的嘉奖之一。
现在,丹尼尔就正式第三次加冕奥斯卡影帝,成为了漫长八十五年历史之中第一位达到如此高度的演员,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四次加冕影后的凯瑟琳-赫本。今晚,他们就见证了历史的诞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种感觉着实难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