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总有奸臣想害我[科举] > 分卷阅读167

分卷阅读16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十六了,崔老太太见同岁的顾长梅都娶妻了,她还是问了一句:“洛儿啊,我跟你祖父帮你物色了几户人家的姑娘。只是你现在有举人功名在身了,明年要是考中了进士,我担心你看不上那几家的姑娘。你姑母倒是认得不少大户人家的小姐,你看.......要不要同你姑母说说,帮你做个媒?”

男子低娶,女子高嫁。

崔家是商贾之户,门庭不高,崔洛现如今的身份地位是没法娶到高门大户的小姐。崔老太爷和崔老太太肯定是盼着她能娶一个将来对仕途有助力的女子。不过,崔洛这个岁数,的确也该先定亲了。

因着她是家中独苗儿,两位老人家对崔洛的婚事尤为在意。

崔洛这个时候也不打算瞒着了,她已经与萧翼商议好了,而且据萧翼所说,古月她......也无心嫁人,不如先‘嫁’给自己吧。

“祖父祖母,您二人对孙儿的期望,孙儿定不辜负,实不相瞒,孙儿已有心仪的女子,待春闱高中,金榜唱名,孙儿即刻登门求亲。”崔洛道。

她可能是当男子太久了,说这话时,已经面不改色心不跳,好像很快就能让两位老人抱上重孙子似的。

一听崔洛这话,崔老太爷与崔老太太面露欣喜之色,还有什么比终生大事,开枝散叶更加重要的呢。

“是哪家的姑娘?对方可有意?”崔老太太忙是问道。

崔洛弹了弹大氅,那两条极为标致的黛眉挑了挑,道:“是缙王的养女,她......也是很喜欢孙儿的。”

缙王可是当今皇帝的弟弟,太子的亲叔叔,这门庭够高了,就算对方只是养女也无妨。毕竟缙王一直不曾娶妻,也没有嫡亲的骨肉在世上。

崔老太爷与崔老太太不怎么清楚京城权贵的事情,但既然是缙王的养女,那肯定身份高贵了,老太爷道:“崔洛啊,你可不能胡来!莫要像你爹!一定要给人家姑娘三礼六聘!”

崔洛严肃道:“........恩!孙儿知道的。”

‘逼亲’的事暂时搁置,崔家二老现如今最大的心愿还是想让崔洛以科举为重,只要考上了进士,祖宗门楣才能跟着光耀起来。

*

缙王府。

古月连打了几个喷嚏。她是有武功的人,一开始还能忍住,但没过几息就‘啊切’了几声。

缙王身披裘皮大氅,古月从安王府搬过来有些日子了。对萧翼与缙王的安排,她还能说什么呢?安王既然一开始就将她晾在京城宅院内,就没有将她视作心腹的意思。

而且,这几人不是一伙的么?

古月突然觉得‘求助无门’,就等着‘羊入虎口’了。

缙王的双腿搭在火炉子上,正依着圆椅在烤火。

古月见势后,大喜:“义父,您的腿......”这时,她警觉性的压低了声音,“您的腿可是有知觉了?”

否则根本不需要烤火呀!

缙王微微点了点头,“此事不得伸张。”

古月会意点头,缙王的遭遇,她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就连主子至今也没有崭露头角,就算有行动也是暗中进行,按着主子的话法,那就是......还不到时候。

缙王府常年孤冷无声,这里就像是座死宅,没有一点人气儿。自从认了古月为干女儿之后,倒是稍微好些了。

缙王看着她一身男儿打扮,皱眉道:“你跟崔洛的事就快定下来,你将来也是要相夫教子的,怎能一直这副装扮?那崔洛小儿虽说文弱了一点,不过我看萧翼对她很看重,将来在朝堂上或许会混出一番天地出来,你跟着她不会吃苦的。”

缙王并不知道崔洛的女儿身。

相夫教子......古月的人生观念之中,从来都没有这四个字。她从未想过嫁人,更没想过嫁一个......女子?!

换回女装?她从七岁那年开始就没穿过女装了。全族被灭,血流成河,她活到现在也是因为萧翼救了她,并教了她武功,还告诉她,将来会替楚家翻案,为她满门血亲报仇。

她一直都信萧翼,也敬他,尊他。所以,萧翼让她‘嫁’给谁,她都没意见,怎么偏生就是崔洛?!

“义父,我知道了。那......秦先生送来的长袄,您还下么?”古月小声问道。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旁人不可触及的伤痛。

古月自己有,缙王也有。

一阵沉默之后,冷风起,吹得梅花散落一地,那场面凄楚却也极美。

缙王摸着膝头的长袄,道:“难为她了。”一个头发都懒得梳的人,竟给他缝衣裳了。

古月听懂了缙王的意思,将长袄折叠好,了起来。

那两个人也不知道何时才能重归于好.......

*

会试首场是在二月初九。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是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

崔洛听说座师当中就有王宗耀的祖父与沐白,这一点与前两世也不一样。

冥冥之中,王家的地位有所提升,另外沐白......愈发的偏离了他原来应该走的轨道。

他是太子的老师不假,但后来同时也成了朱启的左膀右臂,乃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可这辈子崔洛发现沐白似乎......不怎么正经?!还听说他又纳了一房美妾.......

为了讨个头,崔洛等人提前就入住了状元楼。

快临近会试这几日,从各地不断涌入大批学子,状元楼已是人满为患。作为‘土着’考生,崔洛等人占了很大的优势。

裴子信家贫,是与王宗耀住一间的,二人正好可以商讨学问,猜测考题。

首场考试前的第三天,状元楼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学子,崔洛非常熟悉此人,他就是南直隶的解元刘学东。

金陵也有国子监,是立朝之初创办的,直至如今,两都国子监的士子们还会寻了机会聚集在一处,或是斗诗,或是辩学。

会试也是南北学子争个高低的最佳时机了。

在大明,权势争斗真的是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这些人做不出来的。不管是文武百官,宦官与士大夫,还是九卿衙门之间,根本就没有厚道人。都会拉帮结派,分朋植党,闹得满朝乌烟瘴气。南人与北人之间的纠纷,也贯彻了大明王朝百年之久。

崔洛,许墨,王宗耀,裴子信以及顾长梅坐在一桌,五人正吃着饭。就见店小二迎着一位器宇轩昂的公子走了过来。

此人眸如点漆,身姿挺拔,其实五官算不得突出,但整个人看上去气质绝佳。

当崔洛看见那抹难以忽略的石青色时,她有种见了‘故人’的错觉。

刘学冬一身石青色杭绸直裰,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