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急得几度抬手,想安抚一二,介于大庭广众之下又不敢真碰着人。
青嬷嬷抽了嘴角,她这把年纪什么看不出来,但主子有孕在身,可不能让小皇子/小公主自胎中就见识这种把戏。
青嬷嬷直接将幼宁带回了内殿,正要劝些什么,就听幼宁道:“嬷嬷,你说那位温夫人想要什么?”
太上皇的垂青?入宫?荣华富贵?
“依奴婢看,温夫人也就想借个势罢了。”青嬷嬷回想了下方才温夫人的表现,她可不觉得温夫人是真对太上皇有情,“当初安远侯府闹出那些事时陛下和您正在南城,虽然有些证据,但说起来也不大好处理,毕竟安远侯府也没有可以主事的族人,温家官阶不够。若非太上皇心血来潮要管这件事,指不定后续会如何……”
说来温夫人也算大胆果断,知道太上皇要管这件事的第一刻就想到要“借”自己来达成目的。谁不知太上皇最是怜香惜玉,也最是抵挡不住美人,就算他再没什么权利,这种小事肯定不在话下。
如果借此与太上皇有了牵扯,不仅能与安远侯府断了干系,日后想独自一人,也要便宜许多。
除了温夫人自己,还没人知道她当初给太上皇下的只是昏睡药,两人实际并未发生什么。不过思及太上皇后宫三千,经验丰富,她还是做了十足的架势,并且用了一点小伎俩,才成功让太上皇相信了自己。
青嬷嬷道:“这位温夫人,娘娘您还是少接触为妙。”
为了快速达成所愿,能甘愿与一个年长自己快三十的男子扯上男女之事,也的确是不折手段。而这种手段,在青嬷嬷看来总归有几分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幼宁颔首,“我并未想与她有太多接触,只是觉得……父皇这次可算是……”
她掩唇笑,促狭极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太上皇自诩风流多情,这一生不知伤了多少女子,幼宁作为晚辈不会对他的风流史提出意见,但能看到太上皇在美人身上栽一回,她多少也乐得看热闹。
幼宁眨眨眼,“嬷嬷,我是不是变坏了。”
青嬷嬷乐,“这哪儿叫坏呀,太上皇的事,娘娘您哪儿管得了呢。您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养好自己养好小皇子小公主,其他一概不用操心。”
瞧瞧青嬷嬷话说得多漂亮,几句话就把幼宁的责任卸下,并且成功给了她看热闹的理由。
对嘛,她在养胎,顾及不到其他也是情有可原。
温夫人一事,燕归下朝后幼宁顺口提了几句,得了淡淡一声笑,“随父皇去,乱不了。”
燕归早就知道这两人间那点事,这半年来私下联系过几次他都一清二楚,这种小事于他来说如同芝麻绿豆,还不至于放在心上。温夫人再大能耐,也就在安远侯府与太上皇身上翻点风浪,燕归连压一压的兴致都没。
见幼宁完全看八卦的心态,燕归捏了捏她软绵绵的脸蛋,“其实还有一人也知晓此事。”
“谁?谁?”幼宁扑闪双眼,就差趴在燕归胸口追问,有孕的她能用来消遣的东西着实少,也只能听听这些闲情八卦了。
“太后。”燕归回得淡定,顺便将幼宁因惊讶张开的嘴合上,“我们离宫时宫务由她掌管。”
掌管宫务的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太上皇几个月偷偷摸摸出宫了几次。不仅如此,她连温夫人的家底都早已查了个清楚。
温夫人实际并非温家女儿,而是温家的远方侄女,十六那年爹娘双双去世,这才到了京城叔父叔母照顾,随后被温家为义女。她先守了三年父孝,又守三年母孝。出孝后主动提出要嫁给安远侯为填房,当初温家为一桩案子所累,这门亲事正好解了其燃眉之急,但也正因此,让温家对温夫人歉疚良多,不然也不会在温夫人嫁出去那么多年后还会为她撑腰请旨。
“幼幼知道温夫人在京城与谁最相熟吗?”燕归继续满足小妻子的求知欲,没有吊她胃口,直接道,“是柔然族的那位。”
等、等等……幼宁感觉记忆有点儿模糊,不过柔然族她还有点印象,那不是和妃的母族吗?
当初,柔然族似乎……好像……是留了那么一个人在京城,还是十三哥哥的表妹?幼宁有点儿不确定想道,没办法,和此人接触实在太少了,她连名字都没记住。
“那个人……想做什么?”幼宁奇怪,燕归漫不经心道,“许是想借温仪利用太上皇做什么,可惜温仪并不是个听话的棋子,只想随自己心意。”
“……”幼宁默了会儿,“感觉父皇好可怜。”
“嗯?”
幼宁轻数着,“虽然最终都是冲着十三哥哥你来的,但是好像……每次都要先从父皇这儿走一遭,要么就是从我这儿……唔,我这儿也挺多,不过还是父皇最可怜。”
因为……太上皇有点儿蠢,而且后知后觉,别人冲着他来他也无法察觉,并且被利用得心甘情愿,简称傻白甜。
燕归低笑出声,“似乎的确如此。”
他本人太过可怕,根本没人敢直接对着他来,如今幼宁又被护得死死的,那身边算得上亲近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位了。
幼宁字里行间带着同情,燕归顺势道:“我去提醒父皇一番?”
“不用啦。”幼宁伏在他怀里,弯弯的眸儿如碧波一般,柔软而烂漫,“吃亏是福,父皇以前就是吃得太少啦。”
第120章
晚来风急,硕大的芭蕉叶猛烈摇晃,天色愈暗,宫女们四处快走合上小窗。
不多时,雨珠便噼里啪啦打下,下坠的态势击得芭蕉扇面连连伏地,青嬷嬷立在廊下看这场骤雨,杏儿稀奇道:“我以为只有夏雨才这么急呢,今儿好好的天说变就变了。”
她回头望了眼紧闭的寝门,“还好娘娘睡前喝了汤,不易被惊醒。”
青嬷嬷颔首,“娘娘怕黑,先去把灯点上。”
“哪儿用您吩咐。”杏儿笑,“方才关窗时我就把那盏莲花挂灯点上啦,就在寝帐外,娘娘掀开就能瞧见。”
“嗯。”青嬷嬷道,“陛下离京多久了?”
“十多日吧。”杏儿歪脑袋一想,她算着与石喜分开的日子呢,记得还算清楚,“祭天在九华山,来回脚程快些七八日就行,加上祭天的时辰,说不定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呢。”
青嬷嬷露出喜色,“那就好,陛下不在,娘娘用膳都没什么心思,食得也少。”
杏儿弯唇,娘娘有孕来时常要陛下哄着吃东西,十足的小孩儿作态。近日还时不时孕吐,更是食欲不振,若腹中是个小公主倒好些,若是皇子说不定出来就要被陛下教训。
“我去御膳房看看梅子腌得如何,你在这儿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