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掌清 >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巡抚上了这么一个折子,咸丰政治的脑袋不得不想,这个是不是有人想试探什么。

“这个拿到朝会上,你说他们会同意吗?”青妤觉得自己的脾气真的是越来越爆了。看咸丰的脸,也想到了朝上的那些人,眉头一皱。

“嗯,我先朱批,回头敢说好的,我就去抄他的家。”咸丰的脸跟刀刻一样。

青妤笑了,看他奋笔疾书的样子,突然想到自己在网上看雍正的朱批,除了说他字好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家勤奋。

现在每天陪着他批折子,看咸丰的字,其实也写的不错,这些皇子凤孙,从小都受的严格的教育,不过此时他的字跟之前刚继位时的字又有不同,此时他的字就刚劲有力多了,而不似最早时,那柔弱无骨。

而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在正史上的咸丰五年因为太平军、捻军等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复,对于这个年总入才一千万两的朝廷国库来说,巨大的军开支让朝廷不堪重负。

坚持到咸丰五年,最终还是开征了鸦片税。后果是,鸦片立刻就遍地开花,没两年的工夫就实现了“国产化”!进口鸦片全线挤出了中国的境内。

但是这个并不值得骄傲,原本因为进口鸦片价格昂贵,在道光禁烟时,全国约有三百万人吸食鸦片;等咸丰五年后,因为全面的国产化,结果到了民国时期,中国有七成的成年男子吸食鸦片。弄得快成后世的香烟的普及率了!

咸丰反对,是因为他还没被逼到那份上。刚说了,历史上的太平军闹了十多年,而在太平军闹腾时,江南的捻军,上海的小刀会……反正这边没完,那边又起来了。一边打仗,地里都没的成。一边要剿灭这些人,又得不断的招兵,买武器,弹药。还有大军的补给,那处处都是钱。

此时,太平军迅速的被自我消亡了,捻军还没起头,就被扑灭在连萌芽都还没有时刻,无聊的大军帮灾民修房子,抢种地。朝廷先给了安家的粮食,能过得下去,谁还有空去造反啊;上海的小刀会前身是天地会,然后看到太平军不错,于是马上起义,还奉了太平军为主。但这会,太平军都没有了,各地都忙着恢复生产,天地会最早是反清复明,现在过了两百多年了,说这个就算汉人百姓都懒得搭理他们。

没人造反,朝廷就能有序的去做一些事,就算缺钱,也没有缺到要造种鸦片来让自己早点死。

第127章缺人

第一更

“这回抄家,没抄到什么钱吧?”青妤看他快写完了,才轻轻的问道。

“一大家子男女老少都抽大烟,有钱才怪。总算还有点产业罢了。”咸丰写完了,看了一眼,吹了一下,递给了青妤。自己去拿下一份。

青妤边看边点头,意思都到了,说了鸦片税之危害,还写了处置之法。没有像自己说的,派军去剿杀。而是让人出公告,三日之内自行铲除的,可以当作自我悔改,朝廷既往不咎,但是知法犯法的,九族腰斩。当然,最后,咸丰还写到,可叫些童子出街唱出种植之害,还有朝廷之决心。万不可不教而诛,让人诟病。

青妤都汗颜了,看看咸丰这素质,能当皇帝,比自己强多了。云南可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少数民族众多,也不知道那会儿各族相处如何,真的种烟土的是少数民族怎么办?那也是会激起民变的。真跟自己一般,上来就杀,他们这朝廷也坐不稳了。

“皇上,让人把这些家的账本公开,让人知道,明明那么有钱的人家,因为抽大烟变成啥样了。让官学,还有各大学堂的先生,学生们去看看强制戒烟的那些人。还有上回我说的报纸,一定得办。得让天下人知道,先皇的苦心孤诣。还有先林大人,他的一片丹心。”

“我们没人,青妤,现在我们没人。”咸丰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们在努力,可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有什么用?他们还是势单力薄。就算现在京营支持咸丰,让他们稳坐朝堂,但是办事的人不是这些京营的人能做的。到时也会出事。所以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帮他们办事的人。

端华和肃顺都不是,他们就是摆在那儿,让人知道,咸丰此时是最依重的还是皇族而已。不然,之前就算是道光朝,皇族是不许进军机处的。

青妤也长叹了一声,她不敢自己培训新人,她只能再一次作罢。虽说她不知道历史,但是她是商人。她反对,就是单纯的用商人的想法来的。用商人的思维来想,鸦片的合法化会造成什么样严重后果。

而更重要的是,她能想起那些年代戏里,不论男女,只要有点钱的人家,全都会有个烟枪的道具。而且不管是港、台还是内地的戏,全这样。这也就代表了当时的年代背景。她绝不能容忍在自己当政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曾国藩问缴的太平军财宝,该如何处理?”咸丰再说第二件事。

“多久了,现在才说这事儿?这个人怎么想的!”青妤瞪着咸丰。

“现在才九月,哪里有很久。李鸿章也写了密折来,他是希望这笔钱留在江南。”咸丰想了一下抽了密折出来,厚厚的一本折子,青妤接过细看。

李鸿章倒是说了一些理由,比如他想在江南办兵工厂,还有劳军。还有就是,现在咸丰派去的人在训练新军,这也是要用钱的。江南大营也需要一个新的地方来安置。

“皇上怎么看?”

“原本我也没有想过要留下,李鸿章这么说了,想来也真的是有想法的。交给他来做,真的能做好,倒是比运到京城便宜。”

“这钱可以留在江南,但是,不是用来劳军,而是朝廷为了新军建设而划拨的。他们打仗不是为了朝廷,是为了他们脚下的土地,是为了他们身后的父老乡亲。”青妤摇摇头,她不喜欢曾国藩奏折里的口吻。就跟他们有多大的功劳一样。直接用来劳军,就落实了他们在帮朝廷打仗。这是不对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