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
妤又要跳脚了,想想也是,就算是现代,也拿家暴没法子。老公打死老婆都不用赔命,法官们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来轻判。改变妇女的地位,在二十一世纪都没能改变,在一八六零年,你让他们能如何?
“娘娘,要不,这事,先交给奴才来办吧。您有时太急切了!”林嬷嬷看看咸丰,只能赔笑着无奈的说道。
“不要,你要怎么做?两个小的,想法子让他们退亲,而那个大的,你暗地的想个法子,把那个袁什么治一下,然后让他们好好过日子。说实话,我知道,你法子多,你也能按着当下的情况来做,万不会不让人说我乱插手人家的家务事。对不对?”
青妤坚定的摇头,她知道林嬷嬷一定能按着大清的法子处理好,但是,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若是想救那女孩,特别容易,她只要召见那个女孩,没事让她进宫说话,说她有多贤惠。袁某人就得老实,就像舒宁家的那个老公,青妤让林嬷嬷再教那个女孩一点心机,把那个家牢牢的掌住真的一点不难。不过她不要,刚说了,这回,她想试试挑战制度。就算这个人不是曾国藩,是哪位王爷,她也会如此。
“您是娘娘,您若想管,哪有管不了的。不过呢,奴才想的是,若是人家的父母都不急,咱们这些外人管了,只怕还要落不着好。甚至被那些酸儒们说咱们不顾人伦!”
林嬷嬷轻轻叹息了一声,但还是轻轻的抚着青妤的肩头。这些年,她对青妤是越来越好,不是忠心,而不真心的爱戴。
她知道,娘娘才是真的善良,比外头那些所谓的善人要善良得多,不过,外头对她的评价并不高,特别是那些贵妇人们,他们怕青妤,可是心里却还是觉得青妤不是一个合格的贵女,暗地里,也有说,‘毕竟是那小门户里出来的庶女。’
现在她若再跳出来挑战制度,这其实最为难的是皇上。她也看了咸丰一下,希望他能站出来说两句。
咸丰笑了,自己低头专心的喝着水。他只赞同林嬷嬷前半句,青妤是皇后,她就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她气成这样,早就该死了,还留着过年吗?
第26章反对制度
第二更
“我不怕,嬷嬷,我真不怕。”青妤都知道,不过她不在意,她常对林嬷嬷说的是,她们谁敢站出来说?他们再瞧不起,也只能跪在地上,谁也不敢抬头看她。想想,回头看着咸丰,“皇上,我闯祸了,您会生气吗?”
“当然不会,谁惹你生气,我才会生气!”咸丰十分正色的说道。
青妤笑了,而林嬷嬷叹息了一声,不过既然皇上都介意了,她也就算了,这回她真的退了出去,由着他们自己来处理。
青妤看室内没人,在咸丰的颊边重重的亲了一下,也不跟他废话,自己坐回书桌前,摊开纸,写起文章来。
她在报上有个小小的专栏,每天她会写点什么上去。她每天都会帮着咸丰处理大量的事务,报上的专栏可以说,是她为咸丰政策的摇旗呐喊,也是一种更家人性话的解图。让每一个素人都能清楚明白咸丰的意思,让地方官们无法欺骗百姓。这回她决定写写女性的地位问题!
她虽说没有答应李鸿章,不在报上骂曾国藩,但是她想想,也觉得点名道姓这么骂人,在现代其实也不对,再说严重一点,人家是可以告她的。所以她也不说那个了,她从杀婴开始说。
一连几天,从杀婴一直到女姓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所要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最可怕的是,很多好不容易长大成人,顺利成婚之后,这些女子竟然也成了新的刽子手,她们甚至参与到迫害同性的屠杀场中,甚至于,她们是叫嚣得最厉害的那群人!
每天两千字的小豆腐块,就挂在一角,这应该是她佚名的专栏里最不受视的文章吧?因为没有朝中重臣的名字,这个引发不了百姓的关注,而那些士大夫们,谁又会真的为女姓说话?
但京中一个小报转载了这些文章,文章后面有数字,证明文章说的那些故事并不是危言耸听,每年就算是京郊杀女婴的现象都屡禁不绝。而后家里就算不杀女婴的,女孩长大了也不许上学,甚至要被卖掉好给家里的男丁花用……
可以说女性的一生,都是历尽了千难万苦,婚前为娘家尽力,婚后为婆家所倾尽全力,但是,又有几人得到了认同?
更多的人,最多想想母亲一生悲苦,却从来不会想自己的妻子其实正在重复着之前母亲的旧路!而他们的女儿,将来也还会走上这条路!所以为母亲念诗的都是伪君子!
青妤大笑,她是中央日报,她的观点不可以偏激,但是这种小报,他们就没有这种压力,他们可以嘻笑怒骂,只要不是诽谤,没点名道姓,就没人能管。
这份文章在士林里就引发了一边倒的反对,就差没把报社给砸了,但是正是这样,报社反而天天把那些士大夫们骂他们的话全登上,一下的反驳,他们报纸的销量一下子飞涨起来。
士林也是的报纸的,对他们来说,不能只有他们一家说话,于是士林开始回击了。这成了全国报纸的一场狂欢。
这就是青妤的目的,越多人讨论,其实也就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就快成为男人的财产了,可以随意的处置。这是青妤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而这些日子,咸丰也在关注报上的消息,他虽说没有表态,但是他也一直在思索,从争论,到后来的撒泼乱骂,从某种程度上也看出,他们这些年在教育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他们这十年一直在发展科技,四书五经变成了国学,成了一个科目。虽说他们没敢改变科举制度,但是国家一些专业部门越来越重视新学的学生,他们不用科举,但是可以应聘。只要他们参加了这些部委的考试,就可以授于低级的官职,然后也有他们自己的升迁通道,这让传统的科举份子们大声的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