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日头渐渐升高,转眼间便已经过了正午,县衙门口的岗哨已经换了两批,正堂也送走了几批前来报案的百姓。
要说这古代官制有哪里不好,就是全县事物不分大小全部都得由县令处置,就连审讯查案这等专业性极强的事也要县令亲力亲为,县丞县尉说是副手,其实也只不过是领了县令的命令打打下手而已。
好在现实和电视剧还是有所不同,整整一个上午,前来报案的百姓虽然不少,但基本都是些邻里纠纷,最大的也不过是张三偷了李四家中养的几只母鸡,忙了半天也不了多少神。
唯一让李文柏担心的是,前来报案的百姓下至贩夫走卒,上至书香门第,大多数平民老百姓都显得面黄肌瘦,穿的也十分单薄,完全不是过冬时该有的样子。
平仓里仅剩的粮食大部分已经陈旧得发霉,不必想,肯定是诸如施五之辈年年用旧粮换新粮,时间一久,仓里的粮食最底下的恐怕已经积压好几年。
李文柏让人数了又数,最终发现能用还不到四分之一,别说外地来的饥民,如果开仓放粮的话,还不够交合城中百姓的一半填饱肚子。
再想想郑家屯,百姓们正是需要家里壮劳力干活儿赚钱买粮的时候,县里却还在无节制地征伐徭役,一个村子竟然连一个壮汉都没被留下,只有老弱妇孺幸于难。
看来这个冬日,对交合百姓来说会是极为严酷的寒冬。
书房里钱楷的工作进展得也很顺利,不愧是专门做文书工作的县衙老文吏,整理起账目来比李文柏熟练了不知多少倍,李文柏中间去看过几次,发现根本不需要他帮忙,便也就不去添乱了。
正午时分,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数人结束了半天的工作,要么趁着晌午吃饭的空挡歇息歇息,干活儿的地方离家近的,就匆匆赶回家和家人凑上一口热饭,也是一天劳累最大的动力。
不过不论百姓们的生活如何艰苦,县衙中的存粮是不会少的,当一盆香喷喷的大米饭合着酒菜被端上来时,李文柏觉得自己深刻体会到了何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
吃了一口,北方的大米味道清甜入口即化,李文柏放下筷子,再也吃不下去。
“大人?”身边伺候的李二见状担心地开口,“大人劳累一天了,还是多吃点吧。”
李文柏摆摆手:“弟兄们的伙食如何?”
“这...”李二目光躲闪,“兄弟们皮糙肉厚,在军营里混日子惯了,大人不必担心。”
从李二的话中听出了些什么,李文柏脸色一黑,当即拂袖起身,不顾李二的阻拦大步走到后院公人们用饭的地方。
屋内人声鼎沸,大家都在抓紧时间用饭,李文柏掀开隔着房屋的布帘进去,明明是用饭的地方,进去却闻不到一点点食物的香味。
第103章难解之局
“大人?!”屋中的衙役捕快们慌忙起身行礼,同时还不忘遮住饭碗,狠狠瞪向后面面露苦色的李二。
“少瞪他,是本官自己要来的!”李文柏皱眉呵斥,随手挥开身边一个中年衙役挡住饭碗的手,这才看清楚了碗中到底是什么东西竟是大米混合着糠皮的米糠混合物,上面点缀着几棵野菜,别说肉了,就连正常的蔬菜都没有。
“这是什么?”李文柏端起碗,面沉如水,“来人!去厨房把伙夫给本官叫来!”
“大人息怒!”中年衙役慌忙阻止,“大人,不是伙夫故意怠慢,实在是往年都是如此啊。”
李文柏闻言更气,猛地将碗磕在桌上发出“咚!”地声响:“往年都是如此?伙夫暂且不谈,你们跟着本官好歹也有几个月了,不知道本官是什么人吗?还由着伙夫乱来!”
李二在一旁赔笑:“大人当然不是那等耽于享乐不管民生的贪官污吏,但县里面公事千头万绪,大人又还年轻,要是营养跟不上可不是会耽误公务?到时得不偿失啊。”
“李二说得对,大人,您就回去安心吃饭吧!”被夺了饭碗的中年衙役也跟着劝,“兄弟们以前跟着大将军征战四方,什么吃食没往嘴巴里送过,这还算是好的了呢!”
“就是就是,大人,您就回去吧!”
“快去吃吧,待会儿凉了可就不好了。”
“属下们好得很,您不用担心!”
衙役捕快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音里满都是对李文柏的关心和信任,一点点不忿都不曾有。
李文柏眼眶不禁有些发红,“李二,去!去叫人把本官的饭菜端过来,本官要和弟兄们一起用!”
说完,李文柏深吸一口气,端起被摔在桌上的碗,就着用过的筷子大口吃起来。
中年衙役大惊:“大人!”
“打住!”李文柏没好气地笑骂,“就你们能!是不是都忘了,本官也曾跟着你们贺大将军孤军深入西南,打得白夷落花流水?”
“快去快去!等晚了饭菜凉透,看本官不治你的罪!”
李文柏沉下脸恶言恶语,衙役捕快们却纷纷止不住红了眼,李二年纪小情绪不稳,还暗戳戳抹了把眼泪,再不相劝,带着几个衙役就一溜烟跑没了影。
感到一屋子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李文柏微微一笑,继续大口吞咽起来。
老实说,这米糠混合物的味道是真不敢恭维,吃在口中既粗糙又干涩,吞下去竟然还会摩擦喉管,也真不到古代平民百姓是怎么能愿意天天以这玩意为主食的。
很快,县令大人和公人们一道用饭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县衙,在公人们当中,李文柏的威望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就连墙头草如钱楷,听闻此消息时都不发怔。
晌午的插曲过后,县衙便又重新忙碌了起来,彼时是没有午休这一概念的,人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从早忙碌到晚,天色完全黑下去后才会停下来歇息,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是如此。
李文柏在正堂后的小书房正整理着接下来几个月的赈灾计划,李二突然拿着一张信纸闯进来,欣喜道:“大人,车队来的消息,说是明日傍晚就能到了!”
“快给我看!”李文柏大喜,接过信札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果然是自己指派的车队主事亲笔所写。
“太好了!”李文柏喜形如色,高兴得在屋中直打转,“还想着不管怎样明日一定要开仓放粮,百姓已经不能再等了,这消息真是雪中送炭!快吩咐下去,将平仓中还能用的粮食加紧整理出来,昭告百姓,后日开仓放粮!”
“是。”李二却显得有些担心,“可是大人,车队带来的粮食满打满算也不过能撑上一月,这还是不算上外地逃难来的饥民,往后要怎么办啊?”
李文柏渐渐冷静下来,必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