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
。他们总不会回答说“因为曹东山是曹严的亲侄子,所以当了统帅”吧?
若真如此回答,只怕这三人不说别的,必定要先定曹严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所幸单同甫也没有追根问底,让曹东山和五个副将都案子松了口气。
但是单同甫接下来的一句,直接让几人都懵了。
“既然你是主帅,那便下令,退兵吧。至于曹严私下出兵,围困辖区下的交合县城之罪,日后再行决断。”
“退……退兵?”
曹东山懵了,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单同甫,一脸的不敢相信。
现在这五千州兵,是他最后的依仗,也是营救曹严的最后的机会。一句话就让他退兵,怎么可能。
五个副将也心有不甘,但眼下单同甫是命令曹东山,他们几个副将,也不好抢什么话,只好沉默不语,静观其变。
见曹东山无动于衷,单同甫眼眸一眯,气场猛地一变,沉声道:“曹东山,本官让你退兵,还不依令行事?”
曹东山抬起头,目光从单同甫的脸上,慢慢移到他腰间的银鱼带上,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咬了咬牙,猛地站起身,不再卑躬屈膝,傲然直视单同甫,扬声道:“我乃西州刺史大人亲命的州兵统帅,在军中,本帅最大。从开始到现在,你们连个名字身份都不说,本帅不知道要依的,是谁的令。”
单同甫不再说话,而是笑了起来,笑得让人遍体生寒。
他身旁的刑部尚书侍郎何兴国,怀里抱着剑,上前走了两步,停在了曹东山的面前,两人相距仅有三步之遥。
他想干嘛?
曹东山眨了眨眼,看着何兴国,脸上有些无措。
突然,寒风骤生,一声剑吟响起。
剑没出鞘。
曹东山却只觉得左肩被重重砸了一下,然后一股巨力传来,压迫得他站都站不稳。扑通一声,重新跪了下来。
一声闷哼,曹东山感受到自己的左肩又痛又麻,转头一看,只见一柄长剑,连剑带鞘,重重压在他的肩上,巨大的力道源源不断地从剑身上传来,压得他根本站不起来。
好快的剑。
好霸道的力道。
五个副将将整个过程看在眼里,心中骇然。
曹东山毕竟是他们的主帅,虽说没什么实权,但主帅当众被羞辱,打的,也是他们的脸。
所以五人慢慢站了起来,脸色都有些不善。
何兴国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嘴角浮起意思冷意。
“尚方剑在此,见剑如见圣上。我看谁敢放肆。”
何兴国的声音很大,吓得五个副将心头一震,齐齐将目光移向曹东山肩上的长剑。
只见剑鞘上雕刻有五爪金龙,栩栩如生,威严庄重,剑鞘的材质也与寻常宝剑不同,在阳光下,散发着幽暗的冷光,却仍旧不失一股威严与霸气。
五个副将大骇,哪里还管得上曹东山被打啊,当即就跪了下来,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周围众将士,也都听到了何兴国的话,又见主帅曹东山和五个副将们都跪了下来,哪还敢站着,一个接一个全都跪了下来。
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大齐这样刚建国不久的朝代,君王是一切臣民之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哪怕这些将士们都是五个副将带出来的兵,但他们的心中,君王,依然是凌驾于一切的存在。
帝王的威严,不容挑衅。
何兴国用了一剑加一句话震了场后,单同甫才继续对曹东山说道:“曹东山,事不过三,本官最后跟你说一遍,退兵。”
单同甫说话的同时,何兴国握剑的手紧了紧,曹东山瞬间感觉肩上的力道又加重了三分。
“这还是人吗?怎么力气这么大?”曹东山暗暗叫苦。
如果他知道何兴国是大齐开国第一个武状元的话,估计便不会这么想了。
尚方剑压在他的肩上,除了疼痛,更多的,还是心中的震慑。尚方剑除了能代表皇帝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权利先斩后奏。
也就是说,如果曹东山不答应退兵,下一刻,这剑,就要出鞘了。
“谨遵……几位大人之令。”
他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屈辱地接受命令。
……
半个时辰后,州兵退兵了。
陈一志站在城头看着缓缓退走的州兵,整个人都傻了。
等他确定这些州兵并不是退回营地,而是真的退兵了,终于忍不住一阵狂喜,然后立即派人,去通知身在县衙的李文柏。
当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李文柏爬上城头,看着城外空空荡荡的雪原,心里悬了大半个月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刘安也跟着来了,看到此情此景,喃喃道:“这……这怎么就退兵了?”
李文柏望了一眼空荡荡的雪原,笑道:“看来是我等的人,来了。”
“你是说……京官来了?”刘安闻言,愣了愣,然后想到了什么,瞬间喜不自胜。
“是的,终于来了。”
李文柏转身朝着东南方,遥遥一拜,“臣交合县令李文柏,感谢陛下,知臣。”
……
确定州兵退走后,李文柏便亲自下令,取消县城的戒备状态,打开城门,准备迎接京官。
过了两刻,城墙下,近二十人,骑着马,缓缓穿过城门,来到了县城内。
来人正是单同甫、纪永宁、何兴国以及十名大内高手,跟在他们身侧的,是一脸土色的曹东山和四个副将们。少的一个副将,已经被单同甫三人命令带州兵回前庭了。
李文柏站在城门口,望着骑马而来的数人。他直接就略过了曹东山和四个副将,将目光放在了位于最前面的三人身上。
待到马匹停下后,李文柏恭敬行礼,朗声道:“下官李文柏,拜见几位大人。”
“你就是交合县令,李文柏?”单同甫问道。
“正是下官。”李文柏低着头,不卑不亢。
单同甫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同时下马,虚扶了一下李文柏,示意他起身。
当三人看到李文柏脸上那张年轻的脸庞时,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名满京都的李冠玉。区区县令,就敢软禁刺史,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整个大齐,也只有你敢干了。”
“确实是少年英杰。难怪连陛下都夸赞。”
“这些天,不好熬吧?”
三人或是拍拍李文柏的肩,或是亲切问候,说话的语气,就好像李文柏是他们的子侄一样。
李文柏则是连连摆手,一脸谦虚,嘴里满是“不敢当”“大人谬赞了”“不过是为民请命,为陛下分忧,都是文柏的本分”之类的话。
见李文柏如此谦虚,三人眼中欣赏之意更加浓重,看李文柏不觉越发顺眼起来。
此情此景,被刚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