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长子嫡孙[科举] > 分卷阅读33

分卷阅读3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士?还是像窦先生他们一样做个经学大儒?”

萧翌半晌没说话,过了许久,才缓慢地道:“这两者都不想,我想……”

我想做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不过后半句话声音微不可闻,说了什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不愿意多说,谢知趣也就不再多问。

就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兄弟之间,谁也应该有不愿意让旁人知道的事,没必要非得追根究底,平白惹人生厌。

片刻后,韩辑又叫过谢,众人间又商量起了回家的时间,因县试要回原籍考,此时又正值二月,便决定三日后就启程归家。

回家啊……

谢含笑听着他们商量,思绪又不知不觉跑远了,阿今年也十四了,明年便要及笄,原本他还以为会赶不上,如今倒是正好。

还有阿珏,他刚满三岁的幼弟,年前他回家时,那小家伙还是个团子样儿,也不知这次回去后他还记不记得自己了。

唔……还有阿遇这小丫头,方才听师父说到要把她送到清平女学去,清平女学倒是素有名声,怕只是怕她一时之间适应不了。

……

他们要下场的事林行道已经知晓,在他们临走之前嘱咐了一句“尽力便好”,就不再就此事多言,只难得细心地提醒了他们一些路途中要注意的事。

众人皆感念谢过,三日后,便各自踏上了归乡的路。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边杨柳正青,微风裹挟着微潮的水汽阵阵拂过江面,在走了好几日之后,这艘载着谢几人的船终于停靠在了码头边上。

船靠稳之后,谢站在船头上,朝码头上眺望而去,眼神微动,随即便随着人流走下了船。吴亮和月朗风清几人,就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忙不迭的跟在他后面,视线半点儿不错,生怕跟丢了。

谢家来接他的人是谢阁老身边的大吴管事,而立在他身前那个挺拔的身影,虽然四年未见,面容有些许变化,却依旧俊朗如初。

谢缓步走到他对面停住,清幽的长眸染上一抹笑意。

第32章嘉定县

却是对面之人先开口打了招呼:“许久不见,阿。”

谢笑了笑,也道:“行舟,许久不见。”

二人相视一笑,四年未见的生疏之感便荡然无存,仿佛又回到了之前他们还一同在皇宫中给太子伴读的时候。

这人便是四年前去了阳城历练归来的镇国公长子沈行舟,或者说现在应该叫做世子了,年前镇国公就上了折子给他请封世子,皇帝也批了,只不过谢此时还不知道罢了。

阳城这几年看来对沈行舟的影响颇大,谢打量过去,他身上原有的那丝懒散的气质已经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便是一股疏阔之风,眉目间更添沉稳,谢暗自思量,看来军营,永远都是锻炼一个男人最好的地方。

沈行舟来这儿也只是想过来见一见谢,并没有抢人的打算,于是在看到谢府的管事也走了过来之后,便拍了拍谢的肩,语气熟稔地道:“知道你这次从书院回来,是为了参加县试的,这几日我也不过来打扰你了,等你考完咱们再聚。”

说罢后,又似想起了什么似的,眼中蕴着笑意,接着开口道:“对了,延龄之前入了国子监,这一回他父王也要压着他下场,你们到时倒可以做个伴儿。”

谢闻言,也想起了当初伴读时顾延龄那不爱读书的模样,想让他下场,可不得被压着吗?不忍俊不禁起来,随即便挑了挑眉,对沈行舟道:“放心,到时候我一定替晋王看好他。”

他话音落下,沈行舟就朗笑起来,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便先这样吧,我也不耽误你回府了,来日再聚。”

谢冲他点了点头,也道:“来日再聚。”

二人说罢,沈行舟就转身离开,丝毫不拖泥带水,这雷厉风行的作风,想必也是这四年的成果罢。

半晌后,直到身边的大吴管事出声提醒,谢才回视线。

一行人坐上马车,往燕堂巷谢府行去。

===========================

谢在家中休整了几日,就好生被他祖母和他娘的汤汤水水各类药膳给淹没了几日。

虽然亲人的关心他甘之如饴,可是这些汤汤水水却是已经喝够了,又过了几日,他才终于熬到了快要县试,不松了一口气,吩咐月朗和风清将东西拾好,只待出发去嘉定县。

谢与顾延龄,还有他二叔家的独子谢琅此番要一同下场,他们县试的报名点则是在嘉定县的礼房,要填写的信息包括籍贯,考生姓名,年纪,相貌特征,三代存殁履历等。

因为规矩还要求由同考的五生互相结保,便由谢他爹出面又找了两个同僚家的孩子,毕竟这种小事也不好再麻烦谢阁老,还有一项是需要本县廪生作保,从而来保证考生非冒籍,是本人,而不是由其他人来替考,且保证出身清白,非娼妓,优伶,皂吏之子孙,本身亦不是身操贱业者,才准许报名。[注]

这个人选倒是好找,先前在谢家教导谢的那位宋先生便十分合适。

嘉定县离盛京并不远,来回也只用一个时辰,只不过县试需要考四天,这样来回奔波反倒容易劳累,正好谢氏在嘉定县也有宅子,报好名之后,谢与谢琅,还有顾延龄便在里面住了下来,另外那两个谢臻同僚家的孩子,却是因为家中早已给订好了清净的院落,便不准备叨扰了。

盛京地处北方,这里的二月不比广陵,还是气温颇低,冷风阵阵。

到达嘉定县的第二日清晨,谢的生物钟便将他从温暖的被窝中给拉了出来,他今日却难得的有了一丝起床气,索性在洗漱停当之后,就去把顾延龄也给叫了起来。

美其名曰:“早晨背书记得较为牢靠。”

言罢便转身离开,自去回房用早膳了,徒留顾延龄一个人气哼哼地待在房间里。

至于为什么不叫谢琅?

谢之前回家之时就发现,他这位堂弟好似对他颇有些意见,见到他之后要唤人都不甘不愿的,让他不由得有些迷惑,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惹得这位堂弟有意见了。

直到某次问过他娘,才明白原因何在,竟然是因为二婶儿宋氏总是拿自己跟谢琅比较,动不动便是“你看你大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说得多了,谢琅也就不看他时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了。

知道这件事后,谢真是哭笑不得,想不到自己也有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那天。

叛逆期的少年总要顺毛捋,关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