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80年代小夫妻日常 > 分卷阅读136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副根本不听她话的样子,也是没辙了,气哼哼地说:“你想养就养,到时候我可帮不上什么忙,顶多就是能把锅里的汤汤水水倒给猪吃。”

“妈,我不要你帮,我自己干得来。”桂芝犟着脾气说,然后进屋做饭去了。

方荷花在厨房做饭,正好苏保国也从地里回来了。方荷花就跟他唠叨,说桂芝不知足,福子现在能挣不少钱,她还要养什么猪。

苏保国倒没方荷花那么生气,说:“她想养就养呗,养不过来就会急着卖出去,不需你操心。”

方荷花瘪瘪嘴,懒得说话了。

吃过晚饭,红梅把孩子都交给苏醒,她要去秀梅家问问。既然答应了桂芝,总得跑一趟吧。

秀梅和苏昌盛听说桂芝要养猪,一点儿都不吃惊,最近来她家里求着买猪崽的没十个也有八个了。

秀梅实话实说:“平时不管谁来订,我都是答应一家只能买一头的。村里那些养五头六头的人家,都是去好几个地方买才凑齐的,我可不能一家卖个七八头,培养那么多竞争对手不是眼看着掉价吗?”

苏昌盛用脚蹭蹭秀梅,说:“福子家不一样,他是姐夫的亲弟兄,咱多卖几头吧。”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是卖猪崽。再说咱家现在只有三头猪崽没订出去,也没七头可卖呀。”秀梅说。

红梅寻思了一下,说:“那就三头都给桂芝吧,别人问起来,你说是卖给了你姐的妯娌,亲戚不好推辞嘛,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秀梅还在心里权衡着呢,养猪不易,她是真不想大家都来养猪,把价给拉了下去。

苏昌盛却急忙点头,“好好好,就三头。”

秀梅见苏昌盛都答应了,来找她的又是亲姐,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红梅回家把这事告诉桂芝,桂芝听说只有三头,有点失落,紧接着又问:“有母的吗,如果三头都是公的不好养,最好来一头母的。”

红梅可知道桂芝的心思,她是想把母猪养起来,以后好配种下崽,将来就能多养了。

红梅无奈,只好又帮忙跑一趟秀梅家。

以前秀梅是绝不可能卖母崽的,看在亲姐来说的份上,她答应给一头母崽。

苏福一开始听说桂芝要养猪,吓得跳起来,如何都不答应。最后听说只养三头,他只好妥协了,心里期盼着养三头可不要太劲啊。

红梅回屋,跟苏醒说了这事,然后感叹道:“桂芝可真是能吃苦,咱家种田种地还有那么一山的桃,我都觉得有些忙不过来。至于什么猪呀鸡呀,我是一只都不想养。”

苏醒在电视面前一边调台一边说:“那是,咱养好两个孩子就行了,猪呀鸡呀鸭呀还是算了吧。”

乐乐在旁听着不乐意了,“爸,我和妹妹是人,不能拿来和猪呀鸡呀鸭呀比。”

苏醒和红梅听着禁不住喷笑了出来。

苏醒摸摸乐乐的头,“儿子呀,快三岁了,也长能耐了。”

第一百零四章

之前因为卖桃,家里人没少帮忙摘桃选桃。

花生完的这天晚上,苏醒让红梅煮了一大盆香辣花生和炒两盘花生米,再拿出八瓶罐头和一扎汽水,以及自家卖的多味花生和饼干、兰花豆、瓜子之类的零食,在老屋子前摆了个桌,叫一大家子出来边乘凉边吃。

除了喜子和肖燕在外打工,一家子人坐齐乎了。

看着天上的月亮,边吃边喝,聊聊家常,挺惬意的。

苏保国还抿了两盅小酒,感叹道:“咱这一家子好久没坐齐吃东西了。”

庆子笑着说:“爹,这叫吃宵夜,深圳那边可流行了。一到夜里,那些从厂里出来的小伙姑娘们全在路两边找摊子吃宵夜,花个一块两块的。”

“干得那么累,挣点钱又吃进肚子里了,不划算。”方荷花吃着罐头说。

庆子嘿嘿笑着,“我是不太舍得去吃,而且在厂里干活累得只想回屋冲凉睡觉。喜子的活儿要轻松些,偶尔和燕子吃个一两回。要是点上像咱家今晚摆的这么满满一桌,得十几二十块钱吧,外面的东西贵!”

红梅感慨道:“现在日子好过了,吃啥都舍得,哪像前些年,我和苏醒在外面吃一顿六块多钱的饭菜,我心疼好几天。”

桂芝接话道:“那是,嫂子你也不看看你和哥现在能挣多少,不只是在咱村,估计整个云桥镇,你们也排得上前三了。”

最近桂芝见红梅家挣了大钱,眼热得很。不仅是她,村里眼红的人多着去了。

大家不只是眼红,也有不少要开始采取行动了,见红梅和秀梅姐妹两家都挣了钱,心里都痒痒的就纷纷打听,都想养猪、鸡、鸭、鹅什么的。

当然,大家最想学苏醒种桃,苦于无山可承包,只能退而求其次养家禽了。

各家各户都花心思在想着如何挣钱,不过这个时候苏家却要忙活着打家具了,因为明年二月底庆子要结婚。

本来方荷花是想让姚师傅给打梁床,再打和老大老二结婚时差不多的衣柜。

苏醒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不流行梁床了,而是时兴席梦思床,只需打简单造型的一米八宽大床。

另外,衣柜也不要老式的,要新式的组合衣柜。

方荷花也不懂,让老大和庆子跟姚师傅沟通要打啥样的,无论是床、衣柜、桌、椅等,都得跟上潮流。

庆子最近也很兴奋,忙着在楼上东屋擦擦洗洗。每打好一样家具,他就兴冲冲地搬到楼上东屋去了,琢磨着摆放在哪儿为好。

苏醒还和爹妈商量,现在流行“四大件”,不再是“三大件”了,所以庆子结婚时应该添上一件,最好买上电视机,这样庆子和腊梅以后就不必去别的屋看电视了。

方荷花寻思着年底老大老二家要上交钱,还得把去年少交的钱给补上来,今年田地间的入应该也有一千多,这么算来,庆子结婚要用的钱足够了,就答应了。

至于喜子到时候结婚要用的钱,更不需发愁了,因为喜子去年过年时给了她一千,苏醒也把那借的一千还上了,今年喜子过年回家,肯定还能带回两千,不需家里出一分钱。

想到家里的钱不紧张,两个儿子连着要结婚也不必去借一分,方荷花和苏保国心里畅快得很,觉得儿子们有出息了,将来都能过上好日子,可不像他们年轻时那样,能吃饱就不错了。

到了十月,晚稻都回了家,也交了公粮,桂芝从秀梅家买回了三头猪崽,准备好好养着。

因为还要摘棉花,桂芝是里里外外地忙。大毛二毛有时跟着她去地里,有时就在家门前玩,毕竟就要满三岁了,倒不需时时刻刻看着。

方荷花带着妞妞,时不时也能看会儿大毛二毛。虽说之前她跟桂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