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是小菜一碟了。可是徐氏却认为是自己家终于出了一个从文走科举路子的苗子了,何况从军虽然升官快,但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徐氏当年是咬着牙含着泪让独子上了战场,可是现在轮到大孙子,徐氏却是恨不下这个心了,宁可让孙子成了纨绔,反正家里也有爵位,也不想让孙子受儿子当年受过的苦。
“儿子跟隔壁的化堂哥商量过,咱们家已经是一门双公了,历朝历代的也没多少咱们这样的人家,功勋已经够了,也是到时候改换门庭了。隔壁的敷儿和敬儿也都是三岁就启蒙了”贾代善作为一个能让自己不降等袭爵的能人,也自然是知道贾家已经功高震主了,到不如从大儿子起就开始走从文的路子。
至于贾赦,也就是侯佳恩到底是不是像贾代善自己那样半点没有科举的天赋,到是已经不在贾代善思考的范围之内了。贾赦是长子,到时候肯定能袭了自己的爵位,哪怕降等,也逃不了一个候爵,贾赦哪怕实在是学的不好,也有个爵位候补着呢。说白了,贾代善想让贾赦走从文的路子,只是为了给皇帝放出了一个荣国府已经打算改换门庭,等自己一死就得把兵权交上去的信号。而且贾代善的夫人史氏刚刚又给贾代善添了一个儿子,贾代善还不信了,难道两个儿子都会没有读书的天赋?贾家都能从金陵城的泥腿子变成本朝赫赫有名的“一门双公”的勋贵,难道还不能从勋贵再转变成书香世家?
就这样贾赦,也就是侯佳恩同学继被迫穿越后,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又走上了被迫从文的路子。贾代善是个好爹,自身又是本朝的超品的国公爷,这就这软件和硬件都有了,自然就给我们贾赦同学请了一个名师,虽然贾小赦同学今年刚满三岁,搁现代三岁的孩子话还说不清呢。
众所周知,一般来说,学工科的语文水平一般都不是特别高,咱们贾赦童鞋的语文水平那就厉害了,不仅不是特别高,而且还是特别差。三字经啥玩意,贾赦小朋友在现代是个孤儿,从小也没个父母教个三字经弟子规啥的,作为一个孤儿能吃饱穿暖有学上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谈的上什么课外教育,当年也没什么素质教育,最多跟着课本学一学。可是从小的语文课本教的都是白话文啊,零零星星有几篇古文,也挑着简单的来,这对上古代的教育就有些脱轨了。
所以……纯古代正统科举出身的进士老师,对上假三岁真工科的学生,可不是得鸡犬不宁。贾小赦在现代学了二十几年的简体字,虽然穿过来三年,可也是真改不了这些小习惯。而我们的进士老师……很信奉一句话“棒棍底下出孝子”,贾小赦写错一个字,打十下手板,背错一个字,打十下手板。
贾小赦同学:我没错,凭什么要打我。
进士老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东家的小孩子还是挺有灵性的,就是读书太马虎,我一定要把他坳过来。把手伸出来,打
终于有一天,贾小赦同学在被老师无休止的叮了三个时辰,打了四十下手板以后仍不住了,哭着跑回了荣庆堂跟他祖母扬言,在也不要从文了,他要从军,做大将军。
徐氏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重规矩的人,看着儿子从军习武受苦也没跟儿子说半不字,可是到了这个从小养大的孙子这儿,徐氏却妥协了。
“善儿啊,既然赦儿自己愿意走从军的路子,到不如就让他去习武吧”徐氏看着自己娇滴滴的孙孙肿的老高的手心,欲言欲止的向儿子开口了。
贾代善这时候还年轻,自觉自己还能庇护这儿子,贾小赦又是穿越过来的,别说是哄好贾代善这个一直待在军中的糙汉子了,就连史氏这个在红楼中心偏的没边了的母亲,贾小赦也是哄的很好的。当然这个前提建立在贾政没出生之前。贾政出生后,史氏就把她的满腔母爱给了贾政同学,对这个养在婆婆身边已经开始启蒙了的儿子不闻不问,仿佛贾赦不是她亲生的一样。
贾代善一直以为自己请老师过来是来教儿子明个事理就好了的,一心想把儿子宠成纨绔的贾爸爸万万没想到自己请来的老师真在把儿子往科举的路上教。当然这也没什么,可是现在这不,儿子哭着喊着不想学了么。财大气粗的贾爸爸决定把老师开了,并额外送上了一年的束,当然对外不是“你教的太严了,都引起我儿子的厌学情绪了”而是很为别人考虑的“让先生来给三岁小子启蒙实在是大材小用,万不敢耽误了先生前途”
假三岁的贾小赦同学被这个结果弄傻眼了,他虽然确实觉得亲爹请的老师太过于迂腐,也确实学不习惯七弯八绕的古文,但是却并不是这真的想让他爹把老师赶走啊。毕竟前世是孤儿出身,别说是被打手板这种苦了,比这艰苦上千倍玩倍的日子都过过,又怎么会仍受不了这些呢。
贾爸爸自然是不会让自己的嫡长子变成失学儿童的,荣国府的门第也多得是人来自荐成为世子的授业恩师,不久之后,贾小赦就迎来的他的第二个老师。
经历过哭闹以后就辞退老师这种事情后,贾小赦同学哪里还敢搞事情,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老师学三字经。一遍学一遍自我进行心理暗示,学不好的我就只能去继承我老爹的爵位了……(好像没什么不对)
第9章没有标题_(:3」∠)_
贾小赦同学一个工科生开启了只身鏖战科举的征程。
幸好八股文这种东西,还算是有点套路,贾小赦拿出了工科生套公式的大法,一路磕磕绊绊倒也是考到了举人,名次居然还不错。当然这跟有个好爹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官二代,谁敢让荣国公的儿子,宁国公的孙子,据说皇上都夸赞过的青年才俊当孙山。你这是想得罪谁呢?四王八公可不是吃干饭的,而且贾赦名次不好,这不是说皇上没识人之明么?你这是想穿小鞋还是想穿小鞋呢?当然这跟贾赦同学的实力也是分不开的,要是写的实在太差,在名字还被糊着的时候就早被剔除了,连个拼爹的机会都不会给。
然后有个好爹的用处就越发的显现出来了,在贾赦一朝考中举人以后,某一天的某一个时间段,热爱的做媒的皇上决定牵个红线。把大龄单身男青年贾赦同学的婚事也解决了。
荣国公和魏国公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当然两个左膀右臂是不一样的。魏国公是他的恩师,又在自己亲政的时候激流勇退,一点也没有让皇帝为难到,而荣国公却是勋贵一派的代表,这些个勋贵们因着手里有着兵权,行事颇有点放纵。在皇帝心目中自然是魏国公的分量比较重的,但是就冲着荣国公改换门庭,让两个儿子都学了文,明明白白地暗示着打算把兵权交出来,特别是在荣国公的二儿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