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王氏这会儿是真的忍不住了,直接就拿起了贾政书桌上的砚台向贾政砸去。他一个靠着父荫才勉为其难得了监生功名的人,是哪门子的臣子。
这亲儿子眼见得要进火坑,这当爹的还居然还在书房抱小妾。
贾政这边帮不上忙,王氏便想着回娘家求助,可首先王家在宫里也没个门路,王鑫就算是舍了老脸求皇帝皇帝也不一定答应。更何况,王氏原先的做派,早就把家里给得罪狠了。
可毕竟是亲闺女和亲外孙,王太太还是给闺女出了个主意“你公公好歹是当今跟前的老人,珠哥儿又是他亲孙子,倒不如去求一求你公公。”
王氏这时候也顾不得脸面不脸面的问题了,急吼吼的打算赶回去求贾代善。
贾代善此刻也十分的迷茫,虽说当今确实是喜怒不定,可他好歹也在当今手底下做了这么些年的事情,皇帝的性子还是了解的。
珠哥儿又不是什么出色的神童,贾政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贾代善觉得自己也没有能让皇帝记起他次子的儿子来。
更何况虽然理论上珠哥儿也不用守三年的孝,今年十月也就出孝了,可珠哥儿的爹娘祖父祖母都还在孝中呢。这在皇家已经是实打实的晦气了。
所以皇帝到底是怎么看上珠哥儿的?难道是纯粹的为了恶心一下废太子?如果是这样,那怕是珠哥儿在宫里会受些欺负了。
还是有人特意推荐了珠哥儿,那贾家的未来可要好好打算了。
第89章
贾代善本来也是个半点弯弯绕绕都不会的武将,可在朝中勾心斗角了半辈子以后,贾代善直爽的性子已经磨去了大半。
珠哥儿进宫去当伴读,不仅顺利恶心了贾家,也顺利恶心了废太子,可能还能给疑心病中的皇上添跟刺,所以到底是谁向皇帝推荐了珠哥儿呢。
贾代善阴谋论了以后总觉得是有人要下手对付贾家,至少是要对付荣国府。以至于贾代善对贾珠本身要去当伴读这事也上心不起来。
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算是有完卵,贾代善也只有想尽办法保住瑚哥儿。
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肉也是不同的。对贾代善来说虽然都是孙子,但是打小聪明伶俐的嫡长孙瑚哥儿当然是不一样一点的。
在出了贾珠被选为伴读以后,贾代善想到的第一反应不是进宫去求一求当今,了贾珠的伴读,而是想着要不然让顾先生带着贾瑚先去游历一番,过个一年半载的再回来。
这样即使是贾家出了事情,好歹也能保下瑚哥儿来。只可惜,瑚哥儿是嫡长孙,还在孝中,不好出门,要不然私底下让他们走?
贾代善还在这边想着对策,宫里高坐着的皇帝已经吩咐了人来请贾代善了。
皇帝自己认为他心里苦啊。
本朝传承到当今也不过两代,而原先太/祖爷也不过是地里刨食的,所以现在还有些世家暗地里骂皇家不懂规矩。
所以当今就越发重视规矩,嫡长子继承制是世家们传承了多年的规矩,皇帝也对他那嫡长子重视的很。
可重视重视着,把儿子重视得造了反,顺利的被当今圈了起来。原本嘛,当今完全可以当没有过这个儿子,反正每月也自有内务府给废太子一家送吃的喝的进去。
嫡长子没了,这不是还要立贤的规矩么,当今还有五个儿子呢,从五个中挑一个贤德得出来不就好了。
可跟着儿子一起被圈起来的儿媳妇居然有身孕了,还一举生下了今上唯一的一个嫡孙。这儿子犯了错,可刚出生的嫡孙可没犯错啊。
当今扳这手指数了数,从废太子及冠之年娶了太子妃开始,当今就开始盼孙子了,盼了这么多年,把太子都变成废太子了,然后突然有大孙子了。
当今都想着要是这个嫡孙早出生几年,他对废太子都不会下这么狠的手,好歹让嫡长制度延续下去啊。
可等太子废了吧,皇帝才看出自己的儿子还真没一个是好东西的,这皇位到底给哪个不孝子好呢?
皇帝一心想找一个能善待了废太子一家的儿子继承皇位。皇位给不了嫡孙了,可衣食无忧的日子总还是得给嫡孙的。
可眼瞅着嫡孙一天大似一天,别的孙子都已经由他们的父王,延请了大儒作为先生开始启蒙了,可他的嫡孙却只能由被圈着的废太子和废太子妃两个胡乱教着。
这他妈能教好一个孩子?
不可否认,废太子作为当今亲手养大,寄予厚望的儿子,学识还是不错的。至少怼遍朝堂上的各个大儒是半点问题也没有的,可那都是曾经。
高考前的我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但是从考完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把所学的都还给老师了。
废太子也一样,在入阁读书的时候,废太子的学识是连大儒们都盛赞的。可这么多年下来,废太子日日忙于朝堂争斗,早就和他这些年所学的东西相忘于江湖了。毕竟,储君要学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治国之道。
废太子妃更不用说了,作为皇帝挑来做下一任国母的大家小姐,自然不会是不识字的,可相对的,也不过不是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
可当今又不能派个人进去教孙子,一是找不出这么一个人来。把一个大儒送进去跟太子一起圈起来?这得多大的仇啊。
二是,作为皇帝,早朝上打个喷嚏都能被朝臣们研究一遍有什么寓意。要是当今把惦记孙子放到明面上,指不定就有人开始怀疑皇帝是想立皇太孙了呢。
实在看不过眼的当今忍不住把自己所有儿子的嫡子都接进了宫,索性一块儿教,也正好有了借口,把嫡孙接出来教养。
当然还有一个寓意,不出以外,这个王朝的下下一任主人,大概就会是接进来的这些孙子中的一个了。
现如今大家都是小时候,也是最最能打好关系的时候,当今就想着要是嫡孙能与其他孙子打好关系,将来总能衣食无忧,做个闲王的。
众皇子也万万不可能想到,他们在府里和幕僚们讨论了通宵,皇帝为什么把各家的孩子接进宫居然是这种用意。
皇子们还怀疑皇帝是不是对孙子们有什么考验,为了加重夺嫡的筹码,皇子们还强令儿子的先生们加班加点的督促儿子好好学习。
终于有理由把嫡孙接进宫给请个名师启蒙了,可新的难题出现了。皇孙进宫读书得有伴读啊,别的孙子都有母族,或者是他们爹的母族。
可嫡孙的母族和祖母一族都已经被他老人家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了。
要不然,朝中大臣家找一个?满朝文武这么多人,家中有跟嫡孙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的也不少。
可无论皇帝看上哪个,刚刚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