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想学武
过滤后的药液放入不久,显示就又出现了。
浓缩度12%
浓缩度13%
药液没有什么问题,张一帆也是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提炼度到不了90%以上,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以后再去探究这个问题。
张一帆试图调整火候大小,发现也只是作用与浓缩度变化快慢,上写的是“须中火一刻钟改为小火”,明显是个固定的时间,难免把火候的把握看得很重要。
过了几分钟,浓缩度突破50%,张一帆明显发现浓缩速度会越来越快,火候是没有变化的,不得已只能调低火候。
到浓缩度95%时,火也差不多是最小的那种了,慢慢等待着几十秒变动1%。
浓缩度99%
浓缩度100%
开盖,3枚圆形药丸整齐排列在一起,张一帆用筷子夹出来放在了瓷盘子里。
回春丹:
品质:8品
阴阳值:50
外伤:2
内伤:6
解毒:2
药效:1天
“梁伯,你看,成了!”
张一帆高兴得不行,这颗回春丹可比之前他吃的那一颗好上一倍。
“我看看。”
梁伯拿起一颗还是热的药丸,先是拿起来看了看,接着闻了闻。
“好!好!好!这种成色的回春丹,我可从来没见过,就是城里的那些大药铺也没见过这种。一帆,你不会是个炼药大师吧!”
“哪会啊,我真的是第一次炼制这东西!还行吧?”
“这哪是还行,天才,天才,哈哈哈,捡到宝了,看来我这药铺不会荒废在我手上了。”
梁伯一边拿着回春丹左看看右看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对了,梁伯,为什么药液可以自己形成圆形药丸啊?”
这个问题让张一帆有些困扰。
“这就是这个丹炉的作用了,你看丹炉上那颗墨色的小石头,那叫原石,丹炉里刻制着一个阵法可以让药液浓缩时聚为圆形,而这原石就是他的驱动力。”
张一帆点了点头明白过来,接着又去拿了一批药材炼制了一堆其他的丹药。
一个上午,张一帆把轻身丹,健骨丹,活血丹再加上回春丹这4种丹药,一样炼制了一份。
比起初试时的份量,后面每次份量都增加了三倍,每一种一次都炼制了九到十颗。
出了丹药房来到大厅就听见外面的吵闹声。
村子里聚集起来不少人,梁伯也过去了,张一帆也感兴趣地去凑凑热闹。
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门口,还听到有孩子和女人哭的声音,张一帆拍了拍前面一位大叔的肩膀。
“大叔,这是怎么啦?”
“哎!我只知道陈家昨天被收走了好些粮食,今天陈家就这样了。”
从人群的缝隙可以看到,一名男性睡在地上,旁边是哭泣的女人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一旁一位大婶听到张一帆他们讲话,转过了头来。
“陈夫人真是个可怜人啊,丈夫去年狩猎时就断了一只腿,全靠陈夫人一个人做农活勉强养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现在被收了一半粮食,真是……哎,老天不长眼啊!”
他丈夫因为自身残疾,再加上现在被收取大量粮食,选择了自杀来让自己的家人有足够的粮食活下去。
张一帆拳头捏得紧紧的,气得全身只哆嗦,这样一对为家庭付出的男女,凭什么还是如此。
“我去和那狗官拼了~”
一阵怒吼声传来。
是村长的孙子祝晨辉,他和村里其他人不同,他作为村里唯一的武修,绝对耐不住这种委屈。
“辉儿,现在还不是时候,最起码等你到了武士上级才有这个实力。”
“辉儿,你爷爷说得对,你现在去了打不过,村子里的人不全得跟着遭遇吗”
他家里人各个劝阻之下祝晨辉才憋下这口气来到陈夫人边准备安慰几句。
此时,陈夫人一个转身,双手直冲冲向祝晨辉的佩剑而去,一把拉开佩剑,日光下宝剑出窍,明亮的锋芒一闪而过。
“别~”
人群数名反应过来的人大声喊到。
陈夫人拿着宝剑回手抹向了自己的脖子,
鲜血滴答滴答地往下流淌着。
“别做傻事,你要是不在了,你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说话的是祝晨晖,他一只手抓住了剑身,虽身为武修,还是被割破手掌,但反应速度不是常人能及的,也幸亏他反应及时才救下来了陈夫人。
“叮当~叮当~”
剑被她扔在了地上,接着整个人扑倒在了她丈夫的尸体上。
“我好痛苦,我好难受,我不知道怎么办,求求你们让我去见相公吧!”
陈夫人趴在他相公尸体上痛哭着,一旁两个孩子也被娘亲的举动吓得哭得更大声了。
张一帆从后面慢慢挤到了前排,来到了祝晨辉旁边。
“给,这是我刚练的药。”
张一帆给了一颗活血丹给了祝晨晖,这是他刚刚炼制主治外伤的丹药。
祝晨晖没有推辞,接过后直接服下。
药给完后,张一帆又蹲下和陈夫人说上了几句。
“陈夫人,我知道你很难受,很痛苦,但现在逃避也不是办法,你看看你两个孩子,你还有责任,你必须将他们养大成人,虽然对你来说很残忍,但这份苦也只有你有资格承担。”
听完这番话,陈夫人哭得更大声了,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悲痛,有些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也跟着留起了眼泪。
“祝兄,来一下我有事和你商量。”
张一帆把祝晨晖拉到了药铺,拉他来主要是想问问修武的事情。
“祝兄,我想修炼武道,不知道可不可以?”
“一帆兄弟,恕我直言,练是可以练,可你现在已经过了最佳打基础的年纪,即使踏入武修之列,后面进展也会很困难。”
“没关系,我想请祝兄带我入门就好。”
祝晨晖陷入沉思。
“行,明天早上天亮前来水井旁。”
“多谢祝兄了!”
下午,村里为陈家举办了葬礼,在镇里请了一位道士做了法事,临近黄昏前葬在了村里的后山上。
张一帆祭拜完后回到了药铺,并拿出了下午祝晨辉给他的一本《武修之路-感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