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
我牵涉其中,而且他就算知道,他敢杀我吗?”
林清婉就算对方想杀,他又杀得掉吗?
她是不可能眼看着钟如英陷入险境而不管的,一连九日,丁点信息也没有,且派出去的人也都没了踪迹,要说不忧心是不可能的。
周刺史和卢肃对视一眼,周刺史立即道:“郡主既然要入京,下官理应派人护送。”
卢肃也道:“卢家自也得尽一份心力,回头我送几个家丁过去,还望郡主不要嫌弃。”
说是家丁,其实就是府兵。
周刺史和卢肃又道:“至于粮草郡主不用担心,若洪州真的起战事,那粮草除了从中原借调,那就是从江南这边筹集,我这就开始准备。”
周刺史眉头紧锁,刚刚夏,朝廷又减了部分赋税,只怕粮库中的粮食还真不够,看来得想办法先跟大户们借些粮食。
林清婉想了想道,“我那里倒还有些去年留下的陈粮,还有今年的粮食也刚上来……”
周刺史神一振,林清婉那块爵田的成可不小,他连忙作揖行礼道:“郡主大义。”
林清婉挥了挥手,不在意的道:“大梁安危要紧。”
要不是出事的是洪州,是钟如英,她才舍不得拿出这么多粮食呢,不过总不会是白给的,来日方长。
林清婉回家,让人立即去书院里接林玉滨,“就说家里有急事,让她立即回来,我已经和卢先生请好假了。”
一边让人赶紧拾东西。
林管家和林嬷嬷大惊,“姑奶奶怎么突然起意要去京城?”
“进京给陛下贺寿,”林清婉笑道:“不然时间久了,我怕陛下忘了我,且玉滨年岁也大了,我想带她进京看看。”
林管家和林嬷嬷虽知道最近出远门的佑少爷出事了,却并不知道具体的事,所以一听林清婉此言便以为她是为了林玉滨的婚事进京。
可也不用这么急啊,林管家就劝道:“那也不用明天就启程,不如我们选个好日子,也有时间好好拾行李……”
“所以您和嬷嬷不用跟我们一起启程,你带着下人和家丁们慢慢拾东西,后面再走也行,我和玉滨先行一步。”
“为何要这样急?”
“陛下七月大寿,现在都六月了,我们进京还得拜访故旧,总之明天我们就得走。”
今天才六月初二,皇帝要七月二十六才过生,从这儿到京城也就七八天的路程而已,用不着这么赶吧?
不过林管家也看出来了,姑奶奶这是有事要去京城呢,虽然担忧,但他也没问到底是什么事,默默地去给主子拾行李去了。
第210章同行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的年纪都不小了,所以林清婉都没有带他们,而是选了林安跟着。
还有惊蛰和谷雨林清婉都要带上,除此外,便只有她和林玉滨贴身伺候的丫头及院子里的几个粗使婆子而已。
林清婉很快定好随行的人员,她随身带着林玉滨,一是不放心她离开自己的视线太久,二则是她要带不少的护卫进京,她身边的保护力量势必减弱。
谁知道她一走那些牛鬼蛇神会不会冒出来?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能比林玉滨的安危更重要。
定好了人选,大家便开始拾行李,她则抽空叮嘱钟大管事和方大同,“新的粮食一粒都不准往外卖,等我的手信。”
又道:“别院若有事你们皆不能决,那就去找族长。”
林清婉也拜托林润对别院多加照料。
林润不是很赞同她入京,“现在佑儿生死不知,若你也出事……”
相比林佑,现在林清婉对林家显然更重要。
林清婉则微微摇了摇头道:“我这次入京不止是为了林佑,五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在前线的还是我的好友。”
林润叹气一声,“我也拦你不住,一路多加小心。”
他默了默又道:“不如将玉滨留下,她一个小姑娘,你带着有什么用?”
说不定还会成为她的拖累和软肋。
林清婉笑了笑道:“她年纪也不小了,正好趁此机会带她如今见见世面。”
她才不放心把林玉滨留在这里呢。
想到去年她除孝都要把林玉滨带去扬州,林润摇了摇头,对她走哪儿都要把林玉滨带着的行为很是不理解。
苏州再有危险那也是在林家的地盘里,能比在外面危险?
林玉滨一脸懵懂的被人从学堂里接回来,一回到家见大家都在紧锣密鼓的拾东西,连忙跑来找林清婉,“姑姑,您要出远门?”
“不是我,而是我们!”林清婉正在翻箱倒柜的找着给皇帝的礼物,却发现没什么特别拿出手的,不由有些苦恼,“我们要进京给陛下贺寿,只是寿礼先不说,我们进京总得去拜见皇帝和皇后,这见面礼要怎么准备?”
林玉滨看着被姑姑翻得乱七八糟的库房,沉默了一会儿道:“即是见面礼,那不出错就好……”
这还是姑姑教她的呢,怎么这时候却忘了?
林清婉却摇头道:“不行,得要新奇一点的。”
林玉滨没有问为什么,而是沉眸想了想道:“姑姑,您不是让书局烧了不少泥字,不如让人捡出一套《论语》来送进京?”
林清婉惊讶的看向林玉滨。
林玉滨抿了抿嘴,微怯的道:“您不是说这东西不好推广,但若有人想学,其实您是愿意公之于众的吗?所以我想着不如把它献给陛下。可平白无故的给陛下送礼也不好,现在正是时机……”
她看得出姑姑是有事要求陛下,不然之前并不想进京的姑姑为何突然这样急切的要启程?
看着剔透的林玉滨,林清婉欣慰的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你要不说,我几乎要忘了活字印刷,你说的不错,这个礼物刚刚好。”
活字印刷术在她那个历史中是宋代出现,可是并没有得到上位者重视,一是印刷是垄断行业,掌控者不喜变革;二是雕版印刷正盛,垄断的家族所藏的雕版不少,从长远看,活字印刷的成本的确很低,但于短期来看,却是雕版最合算;三是供需的问题,天下读书的人少,活字印刷并不符合当时的利益。
一直到明代,活字印刷才被重视,到得明中后期,活字印刷才蓬勃发展起来。
现在的大梁处于唐后宋前,林家搞活字印刷,以近十年来看也是亏本的买卖,十年之后,除非供需出现大的变动,不然还是会亏本。
所以林清婉只让工匠们闲时烧制泥字,雕刻木字,琢磨各种活字,但就是没投入使用。
这相当于她在花钱白做这项研究,并不指望它回报。
书局很快送来两套活字,一套泥活字,一套木活字。
林清婉伸手摸了摸,让人将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