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仙侣情侠传 > 江山如画(66)

江山如画(6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笔趣阁 www.bishige.com ,最快更新仙侣情侠传 !

如今的士子愿文官者众,秦汉这样的草莽出身即使中举亦仕途难行,毕竟国策如此。但秦汉今日出题全不在预料之中,此等题目他也是临时想起来的,他全没想过自己能赢,毕竟已连来三日次次失败。但题目竟出秦汉亦有一股血气,自从得一神僧感化,没有那个朝廷不缺武将,他已是死过几回之人了,将来如何于他亦不惧,单凭一腔热血报国,边关之地实在太苦了。这些士子们谈天论地确实有一套,但于实际却稚嫩无比,恐怕连鸡都未杀过,又怎能体会这世间险恶,秦汉怕是这人群里唯一一个经历人世险恶之人。一改往日的冲动暴躁,秦汉也学会了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这种变化其本身也感觉奇妙无比,内心甚慰。

赵成举年方二十有四,由于开化有点晚,其已于府试落榜一次,由于未中解元,只落下个发解进士的名额,遂放弃了上一次科举。常人能够获得发解已是不凡成就,再考便得耽搁最少一载,赵成举此举无疑成为模范人物,响彻江陵府。李从荣则是江陵府有名的殷实之家,多年来苦读且才学远扬,还一直不愿参加科举,理由是少学初浅当磨勘入仕。与那些浮华士子不同,李从荣确实才学斐然,两次在发解试中夺得解元之名,却甘愿放弃名次。于是乎两人同列江陵府名人榜,连知府都多次催促二人切勿荒废学业而成为江陵府一段佳话。

对于秦汉这样的绿林出身,赵成举与李从荣均采取了礼貌态度,这也是秦汉受到尊重而不惜早起争夺话语权的原因之一。由于这三人近几日起的实在太早,许多士子赶来多数只为看个热闹。士子段奇峰叹道:“此等论题也就原诗本意与歧义之别。不知秦兄偏向于何处?”秦汉道:“自是歧义之间。诸位苦读勤修为得不正是报国为民,然天下之间便只能依靠诸位吗?”另一士子应道:“大宋士农工商各负其责,于国家兴亡之责吗?”秦汉道:“大宋黎明千万,诸等所兴不过十之一二,保家卫国当人人有责。”秦汉此话一出,围观众士子无不纵声嬉笑。

段奇峰虽年少,却道:“秦兄如此之念以全局灌之也无不妥。但以实际言,农夫以生活计尚足,谈论国家计却不现实。哪怕是理念之间,其等斗字不识,何来家国之念?此等议题早有结论,士农工商各负其责,则家国可安。此便如十人中总有一人偷懒,商女亦于此类似,不必执着。秦兄此等议题实为军人气概,保家卫国乃军士之责,我等建设国家,代天子驭黎明而兴,此为我士子之责,各负其责而已。”秦汉道:“每当国破家亡之刻,又岂不是黎明挽救于大厦将倾。”段奇峰道:“再多的黎明没有经文识字的将军又有何用?”秦汉有些沉不住气了,沉声问道:“黎明的牺牲便如草芥吗?”段奇峰摇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岂有不牺牲黎明的!”眼见二人又陷入不断衍生议题的混乱中,赵成举与李从荣相视一眼,李从荣伸手止声,向秦汉说道:“商女之议题主在商女不知亡国恨,岂不知不吟后庭花其也难以生存,秦兄所依恐在于人之血性?”

李从荣此言着实透入秦汉内心深处,他不善于辩论,今日也是赶鸭子上架,几句话便被带偏了,家国之责,人之血性,此为家国安定之本。从内心深处秦汉经历人事很瞧不起这些文人士子,连断案都断不好,只会些磨嘴皮子的功夫,大宋官场上这类人越来愈多。知自己说不过他们,李从荣却将话题引至核心,秦汉与二人接触以来第一次对李从荣有了好感。秦汉始终认为这些士子鸡都未杀过,岂懂得家国之念?别看二人此刻意定神闲,一旦亮了刀子二人恐也吓得尿裤子。

秦汉应道:“不错,若人人端血性于天地间,岂容北蛮张狂。”赵成举叹道:“澶渊之盟已定,天下皆安,秦兄此举虽大义却不堪实用。我等虽稍有文学,但仕途尚无,人心私利之下,生存多余血性。”秦汉叹道:“如此说来,赵兄亦是其中之一了?”秦汉此言等于直面定义,于人前这是极不礼貌。赵成举无奈一笑,应道:“在下出身堪堪殷实,实无秦兄游离四方来的见识。勿怪!勿怪!”秦汉有种疲惫感,这种人文质彬彬,看似着礼,但总能找到借口来反驳你,并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赵成举,李从荣亦不例外,简直难以沟通,秦汉有些后悔连日来参加这种不切实际的雅会。秦汉只得说道:“且以舍身成仁,诸位又能如何为之呢?”赵成举与李从荣再度相视一笑,说道:“不错!于秦兄眼中我等卖弄口舌,贪生惧死,更不切实际。最终仍旧是原点,你从武,我等从文,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所行之路自然不同。若真有亡国那一日,在座的也许会有屈服,但那份血性并非人人全无。且你也无法要求到每个读书人,血性是危险中压迫出来的,家国安定之下,血性反而影响安定。”

秦汉闻之有些失望,他所提出的血性是一种汉人精神,无论男女老少均能遵循之。但赵成举,乃至于整个大宋的官场的士子皆持这种念头,他们只负责治理百姓,战争乃掠夺本质违反大宋文明开源本义,即使有战争也是军士之事,与诸士子无关。且秦汉提出议题还有另一层深意,居安而不思危,兵备荒废,这是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开始,这些秦汉不能当场明言。刹那间秦汉的报国之心大受打击,与这样一群人为伍还如何报国?大宋朝廷上再有韬略的武将始终被文臣打压,且难以反驳,因事或罪的武将多无好下场,反而文臣除了贬斥无一人丢了性命。秦汉不是不清楚当今的状况,他提出血性的原因在于,士子们这种目光短浅,取轻避重,掩耳盗钟私利观念。还大言不惭的以匡扶黎明为己任,这是秦汉这半年来投身科举所看到的真实心得。他没有靠山,没有关系,只有那老神僧赠与的三锭银饼。

且这些士子相互之间尚有许多微妙的联系,同席一科无论将来如何功成名就他们皆有同科之谊,这是一条最微妙的界限。秦汉沉声说道:“在下与诸位一样皆在这文明之下,难道大宋的文明不需血性吗?”赵成举道:“其中一点论之,血性一种是危险下的拼命之举,亦是斗殴丛生的源泉。无法经书施教的黎明很容易被蛊惑,魔教便是例证。”秦汉有些无奈,他知晓自己无法说服众人。李从荣补充道:“秦兄想法与武将并无不妥,战场上便该如此!说到底,文武分列,各司其职而已,不必深究,辩论至末也不过虚无的结果。文以行政报国,武以战场报国其实并不矛盾。至于血性,也请秦兄明察,大宋官场之上便尽皆庸流?你能否定否?”秦汉想强调的是汉人的全民血性意识,但这一波人始终在强调各司其职之意,这是当今大宋文与武的界限,秦汉此刻很沮丧。

秦汉的沉默一时令亭中颇为尴尬,毕竟这个话题实在太普通,文武各司其职还需讨论吗?亭中众人均觉今日清议太过无趣。正当众人打算离开时,一士子挤过人群入得亭中,此人一身素衣儒常服,约莫十八九岁,模样虽清秀,但肤色尚黑,并不出奇。但江陵府众多本地士子均认识他,其名陈宽,一个落魄流浪到江陵府的士子,但确实真有文采,其家人为了供其读书殷实之家也破败了。陈宽上前三揖而礼,并说道:“今日之议题确实过于平常,秦汉兄不善言语,在下却也略有心得,望大家勿怪多言。”一些不识陈宽学子有些不耐烦问道:“你有多少心得呢?”这是个疑问重重的回应,陈宽微微一笑,黝黑的皮肤确实比较不招人讨喜。陈宽应道:“如此在下请问大宋文明是何物?我大宋人除了军士便不需血性吗?一个没有血性的文明能称作文明开泰吗?”陈宽直接抛出了大局观念,这是关乎所有人的声誉,亭中一时许多士子均愣了一下,这是个敏感的话题,因为他关乎整个大宋的士子阶层。赵成举应道:“若无文明血性,我中华岂能在次次大分裂之后回归统一,这不正是文明凝聚力所带来的成就吗?”李从荣道:“也许一开始大家与血性的认知仅在于血性报国之念。究其原因在于血性于战争中更能体现,于生活中常常不需体现,秦兄意欲人人所成均为军人血性是吗?”

李从荣这一问秦汉有些懵,这个他还真未想过,在他的理解中血性还需分类吗?陈宽应道:“也许秦兄心中的血性在于军士,源其本意却是一种全民意识的国人血性,秦兄是否?”陈宽的试问让秦汉放心不少,当下应口称是。李从荣问道:“如此国人血性又该如何倡导呢?”陈宽道:“此观念以大宋全民为本,不定非要人人学识,而要通过士子如同虚章导流,非一日之功。”李从荣道:“可魔教也以血性之流蛊惑百姓,肆意谋反乱政。”陈宽自信应道:“大宋黎明千万,纵使魔教蛊惑,岂不闻沧海一粟?那个朝廷没有些谋逆之辈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