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史上第一绝境 > 第七十六章 规矩

第七十六章 规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雍州不能乱,梁俊知道,张角知道,梁植也知道。

但凡是和长安有联系的人都知道,雍州此时此刻绝对不能乱。

雍州一乱,天下皆反。

到时候生灵涂炭,处处烽烟,那才是天下百姓真正的末日。

而对于梁植和梁俊来说,一个稳定的雍州是他们回到长安的政治资本。

更不要说此时此刻的雍州对于大炎朝来说,无比重要。

北方山蛮族已经联合起来,时时刻刻都有南下的可能。

而朝廷借助沈云发展起来的商务,只有打通西域与西山蛮诸国交易,才能够让利益最大化。

想要和西域诸国建立商业联系,需得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要想打通丝绸之路,雍州是必经之地,雍州乱了丝绸之路断然不可能重建。

这也是为什么梁植在长安与梁羽相争,落了下风之后直接奔着雍州而来的目的。

只要雍州不乱,并且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相当于把朝廷新开辟的财路握在手中。

根据户部尚书程经在朝会上的预期,如果一切顺利,五年之内,与西域诸国的商贸收入可以占户部税收的六成。

这是什么概念?谁掌握了雍州,五年后,大炎朝的财政命脉就攥在谁的手心中。

程经这样说,朝会的其他大臣们并不以为然。

当务之急还是放在如何勘定叛乱上,就在所有人都不以为然的时候,只有梁植敏锐的抓住了这个信息。

别人不信,他信。

而且事实上,他也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如果不抓住这一个机会,自己在梁羽面前永远翻不了身。

就连常玉对这种情况也是心知肚明。

造反?就带着这几个太平教的喽啰,扛着两个大旗,号子一喊起来就是造反了?

没有军队,没有钱粮,没有得到张角的点头,太平教各个分坛都没有准备,这怎么可能是造反?

只不过是常玉找个理由破魏都和苏柔给自己设局的说法,只要自己不真刀真枪的屠杀州县官员,只是封金挂印,扛着旗帜唱高调。

朝廷也好,皇帝也罢,为了大局也一定不会动自己。

毕竟论到谁在雍州经营最深,只有常玉一人。

若是他死了,太平教没有依仗,断了个官府的联系,势必要走极端。

雍州各州县的官吏没了主心骨,难免人心惶惶。

到时候,别说丝绸之路,雍州还能不能属于朝廷,还都是两说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常玉如此有恃无恐的根本,估计全场除了刘文静之外,没有一个人想要雍州乱起来。

而梁俊,着一揖到底,显然是心服口服。

梁俊不以为意,道:“好男儿做事,自然要光明磊落。我梁俊从来都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也是一个爱立规矩的人。我立了规矩,自然希望别人遵守。可我若不遵守,别人又如何愿意遵守?孔夫子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日,咱们就按规矩来,这样日后大家也按照规矩走,谁坏了规矩,没要怪我无情。”

说道最后,梁俊瞪圆了眼镜,声调抬高,众人无不一颤,个个不敢大意,将规矩二字牢牢的刻在了心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