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史上第一绝境 > 第四十七章 规矩

第四十七章 规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学浑身一激灵,赶紧道“回殿下,咱们雍州的规定,损耗归当地官员所有。手机端 m.vodtw.la”

“是么?”梁俊转头看向一旁的霍掌柜,高声道“霍掌柜,你霍家粮行乃是咱们雍州数一数二的大粮行,你来说说,是不是有这个规矩。”

霍掌柜上前一步,赵学冲他投来求助的目光,霍掌柜不去理会他,施礼道“回殿下,不光雍州,大炎朝各道均有此规矩。古人云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一来说的是运粮之弊,二来便是运粮之难。粮食在运送过程之中,损耗颇多,我朝赈灾轻易不运粮,多是户部拨发钱款,让当地州郡自行筹备粮食,然后再下发到各受灾州县。”

梁俊等人听了直皱眉,让你说有没有这事,你说这么多干什么,可也不好打断他。

只听霍掌柜接着道“既便如此,这中间也多有损耗,因此在粮食在还未出州府之前,多是定好下拨多少,到了下面应该多少。其中的损耗,粮食还未出库便已经定好。若是实际情况损耗超出,需由当地官员自行凑齐。若是多出,则归当地官员所有。”

梁俊皱眉道“也就是说,老子的这些粮食,实际上到灾民手中,并没有那么多?”

霍掌柜道“没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均是如此。”

赵学等人感激万分,磕头如捣蒜,道“殿下,殿下,我等皆是按照规定来做,绝没有任何私心。”

梁俊冷笑道“这样说来,倒是本王错怪你们了?”

众官员皆道不敢,心中的石头却放了下来。

都觉得自己肯定是得救了。

雍州历来是这样做的,只要粮食按数到了地方,那些损耗全都是归他们所有。

大家提前把损耗所得的粮食提前运回家里,虽然面上说的不好听,可也不算是什么大错。

想到此,所有官员都放下心来。

合着太子爷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闹出来这样的误会。

也不怪他,太子爷乃是国之储君,往日里接触的都是国家大事,这种基层的芝麻谷子的事情他老人家怎么能知道。

就在众官员都以为这一劫过了的时候,梁俊忽而道“那这耗损一般是几成?”

霍掌柜道“回殿下,一般是三成左右,不过还得因地制宜,若是山路险阻,又遇到下雨下雪,也有可能到四成的损耗,甚至更多。不过草民从商多年,所闻所见什么。

“回殿下,这粮食是卑职发的。刺史大人还吩咐卑职,不能有丁点错误,卑职在发粮食的时候,全都是一个一个过的,不敢有任何怠慢。”

“粮食如何发也是你来决定么?”

陶典吓得赶紧磕头,道“回殿下,卑职哪里有这个权利,乃是遵从刺史府中的公文发放。”

他虽然人不聪明,可祖辈都是干粮官的,这其中的机关诀窍他爹当年天天嘱咐,因此一涉及到他本身的业务,陶典说话也不喘了。

赶紧从随身携带的公文袋中拿出刺史府给他的派梁文书,递给梁俊看。

梁定昌接过来交给梁俊,梁俊打眼看了,只见公文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哪一州哪一郡该分多少石粮食。

看到武威县,正是要分二十万石。

公文最后还有邓正的亲笔签名合着刺史的盖印。

“陶典,这上面写着武威县二十万石,为何你只给了武威县令十万石?”

陶典听了一愣,高呼冤枉,道“殿下冤枉啊,卑职确实拨给了武威县令二十万石粮食,一石不多,一石不少。这二十万石中间包括五成的损耗,卑职专门盯着,绝不会出错。”

众人一听五成的损耗,全都瞪大了眼睛。

王保更是张口结舌“妈妈我的亲姥姥,五成的损耗!”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