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六零甜丫头 > 分卷阅读76

分卷阅读7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吞下去。

将蟹黄蟹膏吃得干干净净。

那些肥嘟嘟的蟹爪,里面的蟹肉,同样让叶家人啃得欢,嘴里止不住赞叹‘这蟹绝对是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难得丰盛午饭过后,晓丫头去找她的狐朋狗友争地盘,狗头军师甜妹儿,跟树袋熊一样,掉着叶妈妈的裤子,绝不撒手。

“这鬼灵,知道她妈要去镇上赶集了吧!”

叶妈妈拎着甜妹儿回屋里头,将什么户口本、户口本、副食本、粮本,零钱和各种粮票盐票油票副食票,裹在一破布袋里,小心翼翼塞到衣服兜里。

甜妹儿一再强调:“我绝对会乖乖听话的!”

最后,在王二舅二舅妈叶安诚的帮忙劝说下,叶妈妈无奈点头,抱着甜妹儿,搭上了瘦驴板车。

车上被垫着厚厚的软棉絮,棉絮上面铺上一层干稻草,甜妹儿被二舅妈搂在怀里,和叶妈妈一起做最中央。

王二舅跟叶安诚,则一左一右护着,赶驴的竟然是少年叶安诚。

“安小子悠着点儿!驴听你的话,这山路可不听。”

暴雨后的青山很清晰,可以让人看的很远很远,甚至达到平时目力所不及的地方。

路过的花花草草,像是跟抢着新鲜事似的,使劲伸直着腰杆儿,一簇簇都将小小的头颅挺得高高的。

在熟悉村人们的羡慕目光下,他们的驴车驶出了村子。

“妹子,到时候你们坐驴车回来的时候,路上得小心点儿,尽量慢一些,这山路上坡下坡的,看得人心慌。”

“二哥,没事儿,到时候搭牛二家的驴车,他可是山路老手。倒是你们,恐怕明天才能到县里,还得在别人家休息一宿,到了有机会,就托人带个口信……”

……王二舅跟二舅妈,暗地里交换了个你知我知的眼神。

从碧山村到碧山镇二十里路,有十几里的山路。山路坑坑洼洼,即使是坐在软绵绵的棉絮上,也能颠得屁股开花。

的亏甜妹儿还有舅妈跟妈妈的人肉软垫。

颠了不知道多久,甜妹儿都问过十多次的时候,驴车终于来到了碧山镇外。

远远看去,靠近外边的青砖墙土砖墙,都被刷着鲜红色的标语,两边树上被拉了块红布,略微有些褪色,上面也写着一串长长的红心标语。

“妈,这就是碧山镇吗?”

“对啊,甜妹儿还是第一次赶集呢!”

忽然,镇门口墙上的高音喇叭猛的响起,放了一首激情昂扬的‘农民子弟兵’类的歌曲,然后开始宣告消息: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所有生产队都将建立公共食堂,以后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肉吃。红心主义就是公共食堂,公共食堂万岁!以后人人吃饭都不要钱!”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可能要晚半个小时,等我修改一下。抱紧你们。

感冒的叶子,咳嗽得厉害,码字都不好使,天气转凉,仙女们要小心些哟。

********************

螃蟹真的很好吃啊!突然好想吃

镇里的原型就是以前某人的镇上,真的很小很小,街道还弯弯绕绕,几个巷子,房屋也很少,下一章会说。

不过街道小,咱们街上还有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必定给烈士上墓,年年不落下。

然后那天都流行折纸花。

白花满天飞,都是小孩子一个个折的,我们每个人都折了六年……

上午纪念烈士,下午放飞玩耍,孩子都期待下午

***

第57章截胡供销社

“人人吃肉不花钱?”

赶驴车的叶安城眼睛亮了,激动重复道。他自己把里面的信息中和一下。

王二舅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严肃呵斥:“赶车给我认真点儿!”

几人下车歇息了会儿,然后跟着驴车慢慢走,一靠近小镇,里面闹哄哄的各种声音,已经开始震得耳膜子疼。

一进镇,便看到穿着灰蓝黑三色补丁衣裳的男女老老少,否管逛街的,还是镇里头的,个个昂首挺胸,神抖擞。

因为镇太小,一时间,旱烟味、臭脚丫子味、牛粪味、臭汗味等,五味俱全,难闻得想吐。

人群中间,一带着红袖箍的汉子,拿着简易的扩音喇叭,大声道: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未来人民的生活,就是大家在一块吃饭,在一块干活,什么心也不操。”

“从明天起,每个生产队都开始成立大食堂,家家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到食堂吃饭,谁家也不准做饭。你们必须把锅砸了,把碗摔了,谁家要是不按说的办,谁家就是反对三面大旗!”

“大锅饭万岁!”

所有人热热闹闹庆祝,一个个盘算着回家砸锅摔碗。

少年叶安诚非常激动,跟着其他人一起蹦蹦跳跳,他恨不得立马返程回村,通知其他人这个好消息。

甜妹儿不知道什么是‘公共食堂’,但是对于‘大锅饭’这一词,还是有点印象的。

奶奶去世之前,迷迷糊糊念叨过。

什么破大锅饭,一开始大鱼大肉,吃不完就喂猪喂狗,白白浪救命粮,才过了几个月,就啥也没得吃,后来爸妈都被活活被饿死。

甜妹儿咬了咬唇角。

这大锅饭会不是就是杨婆婆口中,叶家灾难的开始?

她把头埋在叶妈妈胸前,努力把泪珠子强压下去,心里默默盘算着,回家该如何跟爷爷奶奶他们讲。

因为周围环境太吵,叶妈妈以为她又犯困,也没在怎么关注,紧紧搂着她穿梭在热哄哄的人群中。

碧山镇真的很小。

这里仅有几条长街,整个镇子里只有一家供销社,以及一家国营的饭馆。

王二舅之前没少往镇上跑。

哪怕人多杂乱,他也能快速领着其他人,穿过短巷子,走捷径,熟门熟路来到一青砖平房前。

青砖大屋很是气派,六七百平米,长形,门口的木槛有甜妹儿一半高,一看就跟旁边的屋子区别很大,上面还有脱落斑驳的红漆字样“碧山镇人民供销社”。

走进去,它柜台有一米多高,成“冂”状。

三面柜台柜台前空场处,逢年过节,都会在这里摆摊,凭票买货物的人,能从门口排到门外。

三面依墙立有高木柜子,分类摆放吃的、用的和穿的、里面的物品不多,但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一目了然。

用的如镰刀、锄头、搪瓷脸盆、穿的各类布匹,吃的像食品如面条、饼干、红糖白糖,芝麻饼等。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叽叽喳喳在卖吃的柜台边,你挤我推。

他们用渴望的大眼睛朝着装糖果的玻璃瓶,瞟了再瞟。

然后笑闹着,说谁有钱,他今天来就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