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六零甜丫头 > 分卷阅读176

分卷阅读17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滚到周公梦里。把旧衣裳盖上他们的肚子,大人们小声聊一会儿,破蒲团扇一动一动的,最后也在朦胧月色、清晰蝉叫、热气暖气中,陷入梦乡。

直到公鸡打鸣,叶妈妈条件反射睁开眼睛,抬起头,眯一会儿解困。

‘吧嗒吧嗒’

几滴豆大的雨珠,零零星星,打在院子里的大榕树上,发出轻微的声音,似乎一股冷风袭来,她立马清醒。

“快起床,下雨啦。”叶妈妈大力摇醒自家汉子,再温柔体贴叫醒其他人,“爸妈,二弟二弟妹,安小子……在外面睡会着凉生病的。”

迷迷糊糊的小丫头们,在酣睡中,直接抱着被移动回屋里头。

大雨哗啦哗啦下起来,凉风吹散热气,闷热一扫而空,除去俩妯娌,叶家人舒舒服服睡着回笼觉。

今天下大雨,很多活都被耽搁,早上出工自然晚的。当然,没干活工分是不算的,只是后些天的补救措施,加班加点,工分也是加倍的。增增减减,算起来也差不多。

“总算下雨啦,再不下,黄老爷子都得愧疚坏。大嫂你瞅瞅,这事本来跟他没关系,没想到他这么负责。”叶二婶一提到这事,感叹万分。

村里的小干部们都不错,团结一致,为民办事,不得不说,张队长挑人眼光很好。哪怕年轻记工员霉娃子,都有着毛头小子没有的稳重感。

“可不是呢!都十月多了,这么大的雨倒是少见,说不定还有一些鱼膳可以逮。”

叶妈妈叹一声,对于仓库粮食不够,她也清楚一些。

“我就盼望它今天上午下完,中午咱们去地里头放水,下午就可以插麦秧……”

“应该差不多,去年也这样,十月下旬最反复无常两次,一直热到十一月底才降温。”

一出门,还未穿蓑衣,四面八方突如其来的几股冷风,将俩妯娌的头发都吹起来,哪怕穿着长袖单衣,此刻,她们也感觉似乎有点冷飕飕的,鸡皮疙瘩起来。

“这天气竟然降温如此厉害!”

“冷热交替,家里娃娃们都得注意,天晴请白老爷子帮忙瞧一瞧,别感冒啦。”

互视一眼,俩人赶紧转身回去,感觉屋里已凉快许多,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把被子取出来给汉子闺女们盖上,再敲门通知老俩口,叶老三,叶安诚。

“小五给我吧!”叶奶奶搂着吃过奶的小五回屋。

另外两间屋里,俩糙汉子还在鼾睡得香。

明明是心疼汉子、不肯打扰他们的俩妯娌,嘴里却不约而同骂两句‘没良心的’,然后相视一笑,严严实实披上斗笠,在风雨中,结伴往队里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叶子:俩大肥章,快相当于三章啦,夸我快夸我^_^

*#

仙女们有没有经历过闷热不行,然后去院子里睡觉。

因为这里比较潮湿,我们都铺木板或稻草,再铺席子,点一盘蚊香,然后躺上去,舒舒服服睡大觉。

在学校里,也睡过几次。

汶川地震嘛,第一天狂下雨,不能上楼,大家都是在屋檐底下抱着被子,冷飕飕度过一天,那时候,不会玩手机,因为地震没信号,只有小灵通能打回家,移动联通都不行。

后面好多余震,震得都没感觉啦。

一开始还通铺睡操场,后来摇晃一下,我们继续抱着被子,翻身睡觉……镇定得很。

现在也好多余震。

我们市一晚上,三级以下,可以十多次,心疼那些住高楼的朋友,摇啊摇啊摇啊~

**

抱紧所有仙女们,爱心发射^_^

第119章食堂初限粮

暴雨如注,天空像是被划开一道口子,水流哗啦哗啦不要钱般往下倒,溪水沟早就溢出来。要是不熟悉地势的外人进村,保管能‘刷的一下’,踩到深水沟里去。

相对来讲,碧山村地势最高,像碧水村的部分土屋,院里积水严重深至小腿肚儿。的亏他们村迷信‘防水’,家家户户都讲究高门槛,房间、客厅、财物等才没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么大的雨,队员们根本无法干活,被逼无奈只能在家歇息,倒是提前享受一把‘猫秋’的悠闲生活。

队里干部们,包括炊事员,可闲不下来。

从凌晨开始,干部们分批拉着一两个附近劳动力。捅几下猪圈附近的水沟,给受潮的鸡鸭窝换干稻草,检查牛棚驴棚有没漏雨,去萝卜白菜地里瞅瞅情况……一直冒雨忙碌好几个小时,才有空做下来开会。

“张队长,这次虽没雷电,雨恐怕跟八月那次差不多。”黄老爷子搬个凳子,坐在队部门口,抱着搪瓷杯,里面是白老太太特意泡的姜茶,雨水珠溅湿他裤角也没发现。

这都十月中旬,咋会下这么大雨,从凌晨四点至现在,也有四、五个小时。雨越下越大,一点也没有要停的迹象。

不像是阵雨,空气里冷飕飕的,似乎有降温的迹象。这一降温,今年的播种就有可能全部泡汤,黄老爷子愁得白发掉一大把。

“恐怕是的。”张队长对此一下地上积水的程度,心里暗自叹一口气,脸上依旧挂着镇定的神情,“咱们村往年都十一月才进入秋季,十月末温度不稳定正常。夏季雨不会下太久,咱们要考虑的是雨停后的工作。”

话是这样说,但此次暴雨来得诡异,进入十月,雨量慢慢减少才是正常的,即便有阵雨或雷雨,也通常不会超过两小时。

叶二婶点头道:“大雨过后,队员们有的活计干。先是地里排水播种,猪鸡鸭牛驴草料准备,冬季木炭也得烧起来,菜窖壁木板稻草堆起来……还有最重要一点,咱们仓库里的红薯还未晒干。”

红薯是村里的救命粮,可以生吃,甜甜脆脆的,可以熟吃饱肚,但它的储存必须特别小心。

碧山村气候潮湿,为防止红薯腐烂,通常在透气的木板箱或稻草堆内保存。哪怕堆放红薯的地方和靠墙处,也应垫上木板,薯堆上再用麦糠稻壳掩埋。

而且红薯是个怕冷怕热、怕磕怕碰的小妖。

温度过低,就可能受冻甚至腐烂,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烂,或者腐烂。温度过高,又可能生芽。

因此,碧山村除去留种,大部分都是在十月下旬与十一月初,将之切片晒成红薯干,保存简单。

“听说队里有一批红薯受潮?”霉娃子皱紧眉毛不解问道,这雨是今个儿下的,咋还不会有红薯在外头。

“还是刘阿婆的宝贝闺女刘桂花,她为抢洗澡,把尾工作交给她弟刘东亮。你们也知道那二癞子,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人。那一堆红薯跟红薯藤基本都被雨淋透心了,好多磕碰伤,有的还是溪沟里打捞的。”

一提起这个,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